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220章 我的决定

血之孙吴 第220章 我的决定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我骑着马独自走在返城的路上。

失落、无助、仿徨地心情弥漫在心头,总觉得将士们的表现让我失望了。

在历史上,许多王朝的军队都会畏战、惧战,只有秦汉的军队才会闻战则喜,不打仗反而不高兴。

之前,我的一系列举措已经保障了前线将士的利益,让他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在战场上舍生忘死。但没想到的是,这反而引起了留守部队的不满。

但是他们说的也没错,我也理解,但能有什么解决办法呢?难不成从前线换上一支部队,让金陵大营所部顶上?这未尝不是个好办法。

“主公!”以王强为首的明卫迎面而来。

刚才因为事态紧急,所以我并没有带上他们一起出来,没想到让他们担心了。

“主公,大营那边出什么事了?”王强关切地问道。

“哎,金陵的将士们想要上前线杀敌立功,因此大闹了一场!”我不禁叹了口气。

“主公,这有什么?您就让他们去呗!”王强满不在乎地说道。

“呵,说来轻巧,他们上了,金陵这边由谁来留守?”我立马反驳道。

王强一想也对,就立马闭口不言了。

原本颇为机灵的王强,自从当了明卫统领以后,也变得“蠢笨”了。估计是考虑的问题多了,责任也重了,反而没以前的那股机灵劲了。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对啊,我可以问问子布啊!”我一个机灵,立马神采飞扬起来。

“走,去刺史府!”我招呼一声,然后策马扬鞭,在大道上奔驰而去,引得行人纷纷避让。

我没管一众明卫,而是径直来到刺史府门前,翻身下马,也没有让人通报。

一众守卫看到我也不敢吱声,全都低着头。

我径直走进张昭的书房。

张昭正在办公,听到脚步声,连忙抬起头来,看到是我,不禁有些愕然。

“主公?您怎么来了?”张昭有些惊讶。

“子布,刚才军营里出事了,将士们全都嚷嚷着要上前线杀敌立功,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此事?”我开门见山地说道。

因为事出突然,身为刺史的张昭还不知道刚才军营里发生的事情,所以有些不明所以。

于是,我便将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向张昭叙述了一遍。

张昭听完,不禁皱起了眉头。

“主公,作为将士理当服从命令,朱休穆作为主将,没有约束好自己的部众,对此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应该受罚!”张昭总结道。

“可问题不单单是将士们,而是包括朱休穆在内,一众留守将士全都想要上战场,我又如何能够罚他?”我有些无奈地说道。

“主公的新政确实没有保障到留守将士的利益,也难怪会引起他们的不满了!”张昭想了想说道。

“子布你的意思是,再出台一些保障留守将士利益的政策?”我连忙问道。

“主公说的是一个办法!如今的扬州加上江夏,有人口近一千二百万,青壮数量不下二百万。义务兵役制度要求,凡青壮都可以参军,但也不可能组建二百万大军!否则的话,难道让老幼妇女来种田?

正常情况下,军队分为正规军,也就是机动兵力,以及边防军和地方军队组成。

如今主公的军功、抚恤、退伍制度,保障了大部分将士的利益。比如正规军,如今正值乱世,根本不缺让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连三江军区、淮南军区、山越军区,将士们都有立功的机会。可唯独咱们的大本营,守卫建业、丹阳、吴三郡的将士,何来战事可言?如此一来,咱们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他们岂不是享受不到?”张昭分析道。

听了张昭的分析,我的内心也平静了下来。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感觉确实是政策上存在着纰漏了。

“那该如何弥补?如何解决此事?还请子布教我!”我是真没办法了,对着张昭直接长揖到底。

“要想解决此事,昭倒是有三策,可以提供主公作为参考!”张昭想了想说道。

“还请子布教我!”我再次作揖,恭敬地求教道。

“一,轮换。每隔半年或一年,将留守部队与主力部队中的一支进行轮换,确保各部将士都有上战场杀敌立功的机会。如此一来,也能确保金陵这边留守部队的战力!

二,启动去年主公所说的军饷制度,但是只给留守部队发放军饷,让他们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三,取消吴越军区,只在金陵和各郡留下一批郡兵。”张昭一口气说道。

“第三个办法也不行,虽然是郡兵,但万一他们也想上战场呢?这样岂不是无解,并且没完没了?我看第一和第二个办法倒是可以。”我回答道。

“主公采用哪一策都可以,昭并无意见,全凭主公做主!”张昭说道。

“我再想想,再想想!”我嘴里念叨着。

张昭也不再搭理我,命人为我上了一杯茶,然后继续手头的工作。

我搬来一张靠背椅子,然后一屁股坐下,开始思考起来。

直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张昭也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我才终于有了决断。

张昭自忙完工作后,就一直在喝着茶,静静地陪着我,见我有了些反应,知道是我想好了。

“看来主公已经有了决断!”张昭微笑着说道。

“不错!子布,我决定了,三个办法全部采纳!等到秋收后,让顾元叹把金陵的城墙修建起来,然后组建一支建业郡兵。取消吴越军区,朱桓所部并入江东军团。矿厂、船厂、工坊、兵工厂等设施的留守部队,暂时由沈攸所部负责,并擢升沈攸为校尉。留守部队与前线主力,进行一年一轮换,并在留守期间发放军饷。不,全境所有郡兵、县兵都要发放军饷!”我对张昭说道。

张昭就静静地听着,也没有立即给出他的意见,而是在思考什么。

注:汉代承袭秦制,置材官于郡国,郡有都尉,辅佐太守管理郡兵。中央有南﹑北军。汉武帝时更置八校,隶属于北军。国家有事,则调发郡国之兵。唐代府兵,基本上沿袭秦汉郡兵旧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