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227章 纵横荆南(上)

血之孙吴 第227章 纵横荆南(上)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一年之中最热的三个月时间,周瑜练出了一支精锐之师。

五万大军全都晒得皮肤黝黑,唯有一双双眸子里,依旧透露出了坚毅的眼神。

周瑜将大军一分为三。

由甘宁、蒋钦、王二率领前军攻略武陵;

由黄盖、李四、冯习率领左军攻略零陵、桂阳;

由周瑜亲率孙瑜、周泰、张南的右军,以及本部攻略长沙。

舰队经过一天的航行,终于抵达赤壁,然后在那里分道扬镳。

周瑜将带领本部和右军的将士,以及两万民夫在赤壁登陆,然后从陆地一路向南,直取临湘。

两万民夫运输着大批的攻城器械和粮草辎重,吊在最后面,周瑜则率领两万大军先行一步。

经过半年的相处,这些民夫早已经不把自己当外人了,而是把自己当成了江东的一员。所以在运输粮草物资的过程中,他们十分尽心尽责,丝毫不敢怠慢。

从赤壁至临湘,近七百里路程,一路上将会经过数座城池。

周瑜派周泰在前,作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城池则攻之。

周瑜则亲自带着由宋谦率领的本部,以及孙瑜、张南所部一万大军,远远地跟在后面。

孙瑜经过半年的休养,身体早已经康复。

半年前,他在武昌城立下大功,被我擢升为中郎将。虽然如今在军中,中郎将已经不算什么了,但孙瑜却以中郎将之资在统帅着右军。

由此可见,孙瑜在一众中郎将中实乃排行第一!

张南则以降将之资,在右军中担任部将,虽未受到重用,但江东军最为看重战功和能力,所以这也让他看到了无限的希望!

周泰在去年的时候还是别部司马,淮南之战、安陆之战,立下诸多功劳,累计军功一路晋升至现在的中郎将。

这在江东军中实属罕见!

但是周泰对我孙氏忠心耿耿,忠于孙权,但更忠于我这位主公!

两个月前,周瑜向荆南派出了大批探子,前往打探各个郡县的情报。

自从去年刘裕起兵以后,整个荆南都为之空虚,不过只有一些郡县兵还在镇守。唯独临湘城内,有刘裕的一名心腹——昌义之在率兵镇守。

昌义之乃是刘裕乡党之一,不但是嫡系中的嫡系,而且十分善于守城。所以自刘裕起兵以后,便把原先的大本营——临湘,交给了昌义之镇守。

原本这是一件十分轻松的工作,但随着荆州水师在赤壁之战中被全歼,长江的控制权便被我军所夺取,荆南与荆北之间的联系也被切断了,刘裕就此失去了来自荆南的补给。

可以说,现在的临湘城关系到整个荆南的存亡!倘若周瑜能够顺利攻下临湘,那么荆南便可以传檄而定。

倘若周瑜攻不下临湘,那么整个荆南就可能会继续死扛到底。

所以这一次出兵攻略荆南,在整个荆州军团中,周瑜的任务是最艰巨的,压力也是最大的。

但身为主帅,这种最艰巨的任务,又舍周瑜其谁?

好在周瑜早已经胸有成竹,两万大军、两万民夫、大批的攻城器械,便是他的依仗!

而根据情报,临湘城内的昌义之手中不过只有三千精锐,以及一些郡县兵。

所以,这次的任务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经过五天的行军,周瑜大军抵达了江夏郡与长沙郡的边境。在这里,江夏境内的最后一座城池,也已经被周泰攻了下来。

周瑜派出队伍中跟随的文官,委派前去担任县长和县丞。

这些人是三个月前,从金陵被派出来的,一直跟在周瑜军中,现在正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接下来几天,大军朝着长沙腹地继续进发,所过之处,城池、村庄也早已易主。

然而根据周泰派人来报,这些城池和村庄早已经一个兵也没有了。

周瑜判断,昌义之可能是在“坚壁清野”,把全郡的郡县兵都调到了临湘,企图负隅顽抗。

然而就这点手段,周瑜又岂会怕他?

等深入长沙郡腹地以后,大军开始放慢行进的步伐,准备等待后方的民夫和攻城器械、粮草物资。

两万民夫中,大部分都是长沙本地人。

现在他们已经回到家乡,然而为了帮助周瑜大军顺利攻取长沙,他们没有回家,暂时放下了思乡之情!放下了对家人的思念!只为了在接下去的攻城战中,为周瑜献上微薄之力。

又过了十天的时间,大军终于抵达临湘。

周瑜派遣孙瑜率部前往西城,张南率部前往东城,亲率本部和周泰所部在北城外五里处驻扎。又从本部分出一支一千人的队伍,由一名军司马率领,前往南城设下埋伏。

这是标准的围三缺一打法。

而两万民夫也被一分为三,五千人跟随孙瑜所部去了西城,五千人跟随张南所部去了东城,而北城这里最多,有着足足一万民夫。

大批的粮草物资、攻城器械,同样也被一分为三。

连同民夫在内,四万大军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先慢悠悠地扎营,然后将攻城器械一一组装起来。

总计六十架大型投石车,六十架井阑,六十架冲车,这些都是工坊在半年的时间内制造出来的成果。

原本我从金陵带来了投石车、井阑车、冲车各一百架,除了在这里的这些以外,剩下的分别在甘宁的前军和黄盖的左军处。

接下来,马上就是验证它们威力的时候了!

注:昌义之,临淮郡乌江县人,原本是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

昌义之少有武干,随南齐大将曹虎征战,多立战功。后留事雍州刺史萧衍,受其厚待,并协助萧衍起兵夺位。

南梁建立后,临川王萧宏出征北魏,昌义之率军为前锋,攻拔梁城。后因梁军主力溃败,被迫移军扼守钟离。

天监六年(507年),北魏中山王元英率数十万大军攻钟离,昌义之督率三千梁军奋力抗击。随后与赶来救援的韦睿、曹景宗等合击魏军,取得大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