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269-270章 军团主将

血之孙吴 第269-270章 军团主将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时至十一月,天寒地冻,比之去年冬天还要冷。数万大军,带着御寒神器,尚且冻得瑟瑟发抖。别说是继续作战了,只能每天缩在城内烧火取暖,好在运输大队的工作已经完成。

随着天子的诏书被送到樊城,一时间皇恩浩荡,升官的喜悦也让将士们短暂忘却了严寒。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周瑜升官了,成了大汉前十的高阶武将,这没什么说的。毕竟周瑜他要能力有能力,要威望有威望,要战绩有战绩。

相比之下,唯独太史慈被天子封为了安南将军让人眼红。

一个月前,太史慈还只是杂号将军,甚至半年前还只是中郎将。现在直接成了重号将军,一跃成为军中排行第三的重将,只在我和周瑜之下,位在其他众将之上。

倒不是说太史慈没这个资格居此高位,先后擒获魏延、羊侃的战绩也足以服众,只是这个位置实在太令人尴尬了。

如今江东军团就驻扎在樊城,马上就要退回江夏,到时候我会回到金陵,等我一走,谁来主持江东军团?

太史慈官位最高,岂不是唯一的人选?

论武艺,自然没什么说的,军中将士人人服他。

但若论及用兵,太史慈又如何服众?

就算太史慈真的做了主将,替我主持江东军团,其他人又没有意见,我也不放心啊!

眼下的局势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荆州军团就在荆南,很明显是要对付交州的。而江东军团驻扎在江夏,则是要应对曹军的。

那么,以太史慈的能力又如何能够统帅江东军团?肩负如此重任。

总之就是一句话,太史慈的能力还不够!

曹军已经南下,听说军队人数多达数十万,但是去掉水份,怎么也有十五万、二十万。统帅也必定是曹操本人,将领有徐晃、于禁、张合、乐进等一大票五子良将,又有许褚这样的猛将,何人能够与其一战?

在我的心目中,三国本土的名将,论用兵,东吴四大都督和曹操、司马懿、诸葛亮肯定是独一档的,往下就是曹魏的五子良将和蜀汉的五虎大将了。

然而,这一世因为没了刘备,五虎大将中最优秀的关羽、张飞都到了曹操那里。再加上两晋南北朝的萧摩柯、薛安都等一大票名将,导致曹操的实力暴涨,比之另一个时空强大了不止一倍,这无疑让我压力山大。

但反观我这边,因为我的存在,也让孙策得以存活,其他无数人也因为我改变了命运。

不仅如此,还收获了诸如魏延、黄忠这些三国本土名将,以及陈庆之、陶侃、沈庆之等其他朝代的名将。再加上东吴原本的武将阵容,对上曹操的强大势力倒也不虚。

唯独有一点,让我十分头疼。

那就是,我这边的将领普遍年纪较轻,或者资历不足。反观曹操那边,大多已到中年,所以不论经验还是名气,我方都远远不如。

虽然我和周瑜都能够对标曹操,但周瑜肯定要先应对交州。那么,我不在的情况下,又有谁能对付曹操呢?头疼!

“召集众将前来议事!”我向王强吩咐道。

“喏!”

我独自坐在樊城的县府中,望着光秃秃的墙壁发呆。

同样人在县府中的鲁肃率先赶来。

“主公,出了何事?”鲁肃询问道。

“子敬啊,来,坐!”我直接邀请道。

鲁肃也不客气,理了理衣冠,直接一屁股在我身旁的凳子上坐下。

见鲁肃坐定,我直接开门见山道:“子敬,我准备明日启程回金陵了。”

“主公乃是荆扬二州之主,回金陵理所应当!”鲁肃淡淡地说道。

“我走后,江东军团还得继续留在江夏,以前有伯阳在,为我统帅大军,又有你从旁帮衬,我放心。但现在伯阳归于公瑾的荆州军团,又需要镇守江夏!如此一来,又该由何人替我统领众将呢?”我提出了我的忧虑道。

“原来如此!倘若按照官位,自然是该太史子义或者程德谋二位将军。但既然主公有此忧虑,想必是对二位将军的能力感到不放心吧?”鲁肃猜测道。

“子义能力不足,德谋、义公战功不足,其他人则威望不足,实在是无人能够统领众将!其次,明年我准备将两大军团全部进行扩编。届时,我不再继续统帅江东军团,所以不管怎么样,都需要选出一名军团主将来!”我接着说道。

江东军团所属:

白袍军陈庆、吴才。(白袍军已经从太史慈的左军之中脱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一军)

前军韩当,节制陈武、朱桓二将。

左军太史慈,节制魏延、廖化二将。

右军孙河,节制潘璋、沈庆、马忠三将。

后军程普,节制徐盛、陆逊二将。

也就是说,能够担任江东军团主将者,唯陈庆、韩当、太史慈、孙河、程普五人而已。

太史慈能力不足。

陈庆威望、资历不足。

韩当、孙河、程普三人也各有各的不足。

数万大军,十数位将领,竟无一人有资格统领大军,实在让我烦闷不已。

但若按照历史上众将的能力和功绩,来强推一人出来担此大任,也不是不行。但就怕会像赵括那样,拔苗助长!

能够服众者,可谓将。

能够取胜者,为良将。

能打赢他人打不赢之仗者,则为名将!

唯独担任大将者,威望、资历、能力、战功缺一不可,方可为大军统帅。

就比如周瑜,跟着我,或者说跟着孙策已有六七年时间,是无可争议的军方第二人。

再者,江夏之战、赤壁之战、平定荆南四郡等战役,周瑜的能力也展露无疑,水战、陆战,攻城、野战全能。无论是能力还是功绩都是数一数二,让人不得不服。

除此以外,孙贲、徐琨,包括贺齐,三将也都不错,足以坐镇一个军区。

相比之下,陈庆、韩当、太史慈、孙河、程普,在各方面也不逊色于以上三人。但毕竟涉及到数万大军,甚至明年可能还要扩充到十万人,那他们就真没这个资格了。

统帅一个军团五万、十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就意味着,未来爆发的战事,双方人数将达到十万、二十万,甚至更多,已经是必定能够载入史册的大型战役了。

既然如此,区区江东十二虎臣这一级别,如何有这个能力去统帅如此大军,指挥如此战役?

“主公,如今咱们的地盘不过两个州,甚至南郡也未拿下,军队也不过二十万,这还是加上了各地的守备部队。如此形势,主公是否有些操之过急了?”鲁肃问道。

“子敬,曹军已然南下,明年春后,曹操必会亲率十余万大军,前来攻打南阳、江夏,为曹仁复仇!我的忧虑也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我解释道。

“从战略上来讲,主公没错,也谁都没错。但主公为了给河北群雄解围,强行消灭了曹仁的三万大军,又派白袍军北上攻宛城,威胁许都,逼迫曹操主力南下。如此一来,我方的压力却是极大的!”鲁肃说道。

“我不这么做,我军确实可以平安无事地统一南方。但曹操也会顺利地平定河北,统一北方。到时候,我等双方之间依旧会爆发大战,一决雌雄。如今,我不过是把这件事给提前了!”我说道。

“主公说得不错,正是如此!”鲁肃赞同道。

就在我二人聊天之际,众将纷纷赶来,然后按照身份高低依次坐下。

望着一张张面孔,说实话,我心里还是喜悦的,毕竟这里可是有着江东军的半数武将在啊!而且是一个豪华阵容。

但一想到要从中选出一人担任军团主将,又不禁让我犯了难。

众人坐定,却也都不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不知何故。

于是,我便向众人解释了一番,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诸位,事情就是这样,所以当务之急是选出一人,担任军团主将!”我直接说道。

众人议论纷纷,虽然这是大好事,但大家各有各的担忧。

比如,有担忧自己没资格的,有担心自己能力不足的,更有担心主将人选无法服众的。

总之,众将也不知道该由谁来担此重任为好,军中也确实没个合适的人选!

众人议论纷纷,唯独魏延因为是降将的身份,所以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咳咳,既然大家也选不出来,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我制止了众人的议论,然后说道。

众人纷纷停下来,看着我。

“我这里有五个人选,大家挑选一人,然后进行投票!”我说道。

众人都不说话,而是期待着哪五人是人选。

“太史子义、韩义公、孙伯海、程德谋,还有一人,鲁子敬!”

没想到第五人竟然不是陈子云,而是鲁肃!

这让鲁肃不由得吃了一惊。

“主公,为何把肃也带上了?”鲁肃提出了疑惑道。

“陈子云目前担任一军主将便已是极限,如何能够统帅军团?倒是子敬你,我看倒是合适的很!”我笑着解释道。

而我的一番话,也引得众将纷纷起哄。

鲁肃不禁闹了个大红脸,很不好意思。

“好了,五名人选,可以说各有所长,诸位也不要再推辞,接下来就开始投票吧!”我直接宣布道。

“主公,这投票该怎么个投法?”程普问道。

“问得好!嗯…尔等每人一次投票机会,先好好想想该投谁,等会我会将尔等五人一一点名,点到名的站起来演说一番。最后再由各位投票,一人一票,得票数最高者便为江东军团主将!”我解释道。

“啊?还要演说一番?主公,这还不如让末将和大伙厮杀一场呢!”太史慈说道。

“哈哈哈!”众将直接大笑起来,就连我也有点忍俊不禁。

“子义,论武艺,在座的各位谁是你的对手?为大将者,首要谋略!当然,统兵、用兵、指挥能力更是不可或缺!”我说道。

“主公,既然如此,要不还是把慈换成陆伯言吧!”没想到太史慈有些退缩了。

“好了,子义你也不必推辞,能不能担此重任还得看大家支不支持你呢!”我说道。

“那好吧!”太史慈无奈了。

“既然如此,德谋,你先来!”我说道。

“喏!”

“诸位,末将的本事、人品,大家有目共睹!说实话,这军团主将的位置,末将眼馋的紧。但末将自知论功绩不如诸位,就连后军主将的位置都是因为主公厚爱,方可担任,所以末将也无话可说,一切全凭主公做主!”

没想到,程普倒是个实在人。

“义公,你来!”

“诸位,末将自跟随老主公以来,也算是战功赫赫了吧?年前,主公也让末将短暂的主持过金陵大营,论能力、威望,末将今日就厚着脸皮,斗胆夸耀几句,在座的各位有谁能比过末将的?”韩当厚脸皮!

“伯海,你来!”

“诸位,承蒙主公厚爱,河才能担任右军主将,但河有自知之明,恐怕也没那个能力担任军团主将。所以大家要是推举我,河无话可说。要是不选我,也无甚要紧!”

“子义,到你了!”

“额,诸位!慈的平生之志便是带三尺剑,领十万兵,立不世之功!所以慈十分感激主公给慈这个机会。倘若慈能够担此重任,一定不会再重蹈覆辙,不求百战百胜,但求稳扎稳打!”

“嗯,子义说得不错!”

真没想到,太史慈一介武夫,一番话竟然说得最好!

“子敬,该你了!”我微笑着看向鲁肃说道。

鲁肃是真没想过要统帅大军,我之所以点到他,则是考虑到他也是四大都督的一员!

“主公,诸位,肃乃是军师,理当为主将参赞军事,制定战略、战术。若是由肃来担此重任,恐能力不足!论能力,肃不如周大都督和主公,如何能够担此重任?”

“好了,五位人选都已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接下来,我点到名字的,大家就举手投票!”我没有理会鲁肃的话,而是直接说道。

“程普,程德谋!”

“韩当,韩义公!”

“孙河,孙伯海!”

“太史子义!”

“鲁肃,鲁子敬!”

经过投票,程普、韩当、孙河三人一人两票,鲁肃竟然一票未得,得票最多的竟然是太史慈!

这个结果实在出乎了我的意料!

但事实就是如此,我回想了一下刚刚的投票过程。程普、韩当、孙河的得票,都是来自他们三个的部将。

唯独太史慈,总共得到了九票!分别来自魏延、廖化、沈庆、贾华、程普、韩当、孙河、鲁肃,以及他自己!

“弘先(沈庆之表字),他们都投自己的主将,你为什么投子义?是因为你看到几位主将都投了子义,你也跟着投吗?”我向沈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主公,诸位!庆觉得太史将军为人豪爽,而且武艺高强!虽然第二次安陆之战和截断汉水之战,太史将军的左军都遭受了重创,但并非太史将军之过!反观章陵一战,仲达(沈攸之表字)他有错在先,若非有太史将军在,此战必败无疑!庆通过这一战,看出了太史将军实属大将之材!何况樊城一战,也多是太史将军的功劳,所以庆觉得太史将军担任军团主将实至名归!”沈庆站起来说道。

我还以为他会说什么歪理,没想到竟然合情合理。

章陵一战、樊城一战,确实都是太史慈的功劳!

反观其他人,鲁肃就不提了,其他三将也没有独自领兵获胜的战绩。唯独程普在去年,指挥军队攻下了江夏南部四城,但也不值一提。

除了太史慈以外,恐怕也只有陈庆之指挥的武昌救援战和新野、宛城一战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了,但是陈庆要说威望肯定不如太史慈啊!而且说实话,白袍军打得两场仗也不如太史慈打得两场仗漂亮。

“说得好!既然如此,子义!”

“末将在!”

“你都看到投票结果,听到沈弘先说的话了吗?“

“末将…末将…”

“别支支吾吾了,江东军团日后我就托付给你了!”我直接拍板道。

“末将领命!呜呜呜…”

身高七尺七寸,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汉子,竟是喜极而泣。

注: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人。

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

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

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三国志.吴书》,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