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311章 冬季战歌(三)

血之孙吴 第311章 冬季战歌(三)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虞翻不仅带来了五万青壮,还有两万支新打造的箭矢,甚至下面还有源源不断的百姓想要登上城头,一起参与战斗。

望着城头黑压压的人群,孙暠的内心是十分喜悦的。百姓们愿意参战,接下去的战斗也能简单许多。

要说山阴城内为何会有这么多人,那是因为山越人席卷会稽全境的时候,许多百姓都携家带口,扶老携幼的逃难到了这里。

山阴、余姚是如今整个会稽境内仅剩的城池,因此也成了百姓最后的庇护所。

除了逃到这里的百姓们,还有许多百姓逃到了吴郡,但是更多的百姓都被山越人控制住了。

山越人对待汉民百姓,和北方的匈奴、鲜卑如出一辙,老幼杀掉,男丁抓走当奴隶、当苦力,女人的下场都懂得,无需多言。

无数百姓家破人亡,也因此,逃难至此的百姓此时全都义愤填膺,恨不得冲下城去和山越人拼命。

原本百姓们还在害怕,但在最危急的时刻,身为太守的虞翻却站了出来,带领着他们杀上城头,赶跑了山越人。

百姓们发现,山越人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都一样两只眼睛,两条胳膊,一个鼻子,一张嘴。也一样会流血,会死,会害怕,会逃跑。

百姓们战胜了自己心理的恐惧,因此已经不再畏惧。

许多青壮捡起了地上的刀剑,捡起了弓箭,更有甚者还剥下了死者的皮甲、铁甲套上。

仅剩不到三千人的守军也纷纷补充满了空荡荡的箭壶,已经准备好要进行下一场战斗。

孙暠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同时他还发现山越人似乎愣在了原地,面对人满为患的城头,山越人似乎也在畏惧。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山越人原本就要攻下城池,结果被打退了。

而城头守军和青壮此时士气正盛。

善于把握时机的孙暠当即下令,打开城门,所有人杀出城外,与山越人决一死战!

虞翻听说了孙暠的命令,不由得一愣,紧接着也是热血沸腾。

“杀呀!”

山阴的城门全被打开,无数人涌到城外,有扛着锄头的,有举着菜刀的,更有拿着扁担的,有男有女,中间更混杂了守军。

山越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也被杀到城外的青壮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山越人还有大约五万,从城内涌出来的人却有十万之多。

十万青壮,十万兵!

山越人不禁被打懵逼了。

混战中,孙暠举着弓箭,箭无虚发,一箭一个山越贼子。

虞翻挥舞着长矛,不断捅杀着山越人。

青壮们更是气势如虹。

十万青壮带着无上的气势,无比的决心,竟把山越人打得节节败退。

远处,孙静一伙原本驻扎在一片山地,斥候汇报山阴城已经摇摇欲坠,形势岌岌可危的时候,孙静就当机立断,已经带着族兵发起支援了。

行至山越大营之时,正巧城门被打开,守军及青壮发动反击。

孙静没有带兵上去两面夹击,而是带着族兵杀入山越大营。

营中无人驻守,孙静便带着人开始放火。

十二月的气温是很低的,但并不影响大火的蔓延。

很快,北风呼啸,风助火势,整座大营都燃烧了起来。

燃烧的大火也阻断了山越人的退路。

前有十万汉民,后有熊熊大火,山越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就在山越人犹豫之际,孙静又恰到好处地带兵杀入了山越人中。

孙氏子弟个个都是好汉,五百人犹如虎入羊群,把山越人杀得哭爹喊娘。

再加上十万武装青壮步步紧逼,山越人竟然抵挡不住,彻底崩溃。

溃败的山越人一分为二,绕过熊熊燃烧的大营,从两边逃窜。

更有甚者,竟然直接穿越燃烧的大营,企图抄近路逃跑,结果被大火活活烧死。

青壮们在孙暠、虞翻的带领下追杀着山越人,一直追到了五里外才止步。

所谓穷寇莫追,孙暠下令撤退。

青壮们有些意犹未尽,但虞翻也感觉该撤退了,青壮们这才没有办法,只能撤退。

随后一传十,十传百,十万人陆陆续续地返回城池。

青壮们相互搀扶,相互依靠,打了一个大胜仗,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孙暠也与孙静在城内相聚,父子相见,分外眼红。

然而,山越人只是败退十里,最终还是止住了颓势。最后,在几名头目的约束下,重振旗鼓。

虽然被城内的汉民赶到了十里之外,但其实伤亡并不大。只是大营被烧,山越人的粮草也全部被毁,因此只能退往后方城池,重新修整,再作计较。

但城内却是因为一场大胜,从而士气大振。

孙静也从儿子口中得知了山阴以及余姚的情况,然后从族兵中选出一人,作为信使,派往金陵传递消息。

这是发生在十二月二十的战事,也因此在正月初一,我和一众人便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消息。

山阴的守军和百姓,在孙暠和虞翻的活跃下,在孙静带着族兵的帮助下,暂时击退了山越的进攻。但山越人还会卷土重来的,对于山阴的守军和百姓来说,战事远远还未结束。

于是,在孙静、孙暠父子的指挥下,在太守虞翻的组织下,大批青壮被武装了起来,全部编为郡兵。

同时,城内外的尸体也被一把火全部焚毁,伤员也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而接下来,守军将要修缮城池,补充滚石檑木和箭矢,重新准备迎接挑战。

注:孙静(157年—215年),字幼台。

孙坚初起义军时,孙静集合乡里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作为孙坚的基础队伍。

建安元年(196年),孙坚长子孙策进攻会稽,孙静带家属与孙策在钱塘会面。孙静献计助孙策击败会稽太守王朗,平定会稽。孙策上表任命孙静为奋武校尉,打算委以重任。但孙静留念故乡,不愿出外为官,请求留任家乡镇守,孙策便同意他的要求。

建安五年(200年),孙权执掌大事,就地升任孙静为昭义中郎将。孙静后终老故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