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424章 诸将论兵(下)

血之孙吴 第424章 诸将论兵(下)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魏延这一次的表现十分出色,能够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也赢得了将士们的拥护。

之前,魏延因为降将的身份而感到自卑,如今已经彻底地融入了进来。

魏延站起身来,然后说道:“应对骑兵,不外乎守城和野战!若想以步兵追击骑兵,主动进攻骑兵显然是不可能的!我军以步兵为主,面对骑兵,其实并没有战略上的主动权,而是只能采取转守为攻的策略!

因此,末将认为必须要占据有利地形,依托城池,方可与骑兵一战!而且要一战打服异族,方能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我点了点头,魏延的观点其实是基于陆逊的观点,以此作了些许补充。

但魏延说的也极为有道理!毕竟步兵只有两条腿,骑兵却有四条腿,所以只有骑兵主动进攻,而不可能由步兵追着骑兵来打。

因此,魏延的“我军没有战略上的主动权”这一观点,也让我感到深以为然。

接下来就是廖化、贾华、宋谦三位校尉了,但他们水平有限,也实在无话可说。

我也不强求,因为接下来还有邓羌、邓艾,他们二人才是主角。

邓艾是邓羌的兄长,因此率先说道:“主公,诸位,面对骑兵,若守则需要占据地形,依托城池;若战,我军需要结成阵型,并限制骑兵的速度;若进攻,必须兵分几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邓艾算是对前面几人的发言作出了总结,说的也确实有道理,值得让人深思。

接下来是邓羌,只见邓羌在兄长邓艾落座后,立马就站起身来,显得有些急不可待。

“主公,诸位将军都表达了各自的观点,羌也觉得诸位都说的极好,但有一点让羌无法苟同!”邓羌说道。

“哦?不知是哪一点让你无法赞同的呢?”我不禁问道。

“主公,诸如太史将军所言,逢敌必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但若是在遇到于我军不利的情况,恐怕逃跑才有一线生机,恐怕死战必将全军覆没!”邓羌说道。

“什么?”太史慈不禁气得吹胡子瞪眼。

邓羌的话倒是让我来了兴趣,所以到底是什么情况死战必输,反而逃跑才能赢呢?

“此次讨伐大秦,乃是各路诸侯结成联军共同讨伐,以羌之见,届时必会分兵几路出击,然后各自为战!但从整体态势上来判断,各路大军之间也会相互有联系,如此一来也保障了各路大军的安全。届时,倘若其他诸侯的军队已败,我军却是呈现了孤军深入的态势,若战则必败无疑,所以唯有退兵一途!”邓羌分析道。

“啧,邓羌说的有道理啊!”周瑜赞同道。

太史慈听闻邓羌的发言后也觉得有道理,便也不再生气,而是一屁股坐了回去。

“嗯,不错,确实如此!不过你说诸位将军的观点有不足之处,不知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我又接着问道。

“异族骑兵神出鬼没,前年曹军夏侯渊、萧摩柯二将率军深入河套腹地。初期一路势如破竹;中期却没有寻找到赫连勃勃的主力,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后期,就在曹军撤退的时候,赫连勃勃突然出现,杀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曹军也因此先胜后败!主公,以羌之见,此次讨伐大秦的战事恐怕并不容易!”邓羌说道。

“哗—!”

帐内顿时一片哗然,众将都不禁群情激愤,认为邓羌是在危言耸听。

众人都在讨论着破敌之法,唯独邓羌却认为此战不会顺利,这岂不是在扰乱军心?

“邓羌,你安的是什么心?”

太史慈不禁大怒,其他几个将领也不禁附和,就连邓艾也认为他说的有些过了。

邓羌却是泰然自若,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眼见众将开始吵起来,我再也坐不住了,便第一时间站起身来。

众人见我站起来,顿时也不做声了,一个个地闭口不言。

“好了,战事乃是生死存亡之道,战时也一切皆有可能!总之如何应对骑兵,诸位也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

第一,联军必定会兵分几路,我军如何行动,届时还得根据总的战况才能作出布置。

若是各路联军获胜,那么联军必定就要深入西凉腹地,并寻找大秦主力决战!届时,我军也同样会再兵分几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管他异族在哪,咱们只管攻占城池,占领制高点!倘若异族主动来攻,咱们就占据地形,依托城池,与异族决战!

若是决战,咱们就要根据骑兵的特点作出应对,比如:限制其速度等等。

第二,其他诸侯的军队若是失败,并且全线溃败,而我军又陷在突出点,造成了孤军深入的情况。这时候咱们也不能再战,务必要跟着一起后退。

若遇到异族,能打则打,不能打也不要强求,一切以保存实力为主!

第三,若是双方平手呢?大秦分了几路,联军也分了几路,双方互有胜负呢?我军依旧是要采取以守为主的策略,避免与异族进行决战,而让其他诸侯与异族去互相消耗!

总之,无论何种情况,诸位都要以保存实力为主!像什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仗,咱们尽量不要打!”我说道。

兵家有三个派系,分为兵阴阳、兵权谋和兵技巧,这些是先秦时期国防的主要思想。

兵权谋,通俗来讲就是战略方面的应用,它从多方面阐述战胜之法,绝不拘泥于沙场厮杀,像间谍战、经济战都可视为兵权谋思想下的产物,兵圣孙武便是其代表人物。

兵阴阳家善于利用战场上的天时、地利等因素,积小利为大利,最后以压倒性优势取得胜利。兵阴阳家用兵求稳,往往能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孙膑、张良、诸葛亮便是此中高手。

兵技巧讲究堂堂正正,正面对决,以绝对优势战胜敌人。戚继光便是兵技巧家代表人物,他首创的鸳鸯阵从征兵、训练、武器装备再到战术应用,无一不是兵技巧思想的体现。

我麾下诸将若是以此来区分,便都是兼具了三派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取糟粕。

也说不上谁的观点最好,只能说各有千秋,但相比廖化等校尉之才来说,诸将也算是都有大将之材了。

而我基于众将的观点进行了总结,也算是我军在北上之后,有了大致的方向。

总之,能战就战,而且是只求大胜;否则就不战,以保存实力为主。

周瑜、王猛、鲁肃三位智囊却是一直在旁听,基本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众将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这三位也无甚其他的观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