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481章 雍凉地形

血之孙吴 第481章 雍凉地形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雍凉地区,古称雍州,为古华夏九州之一。

如今,关中三辅为大汉联军的大本营,凉州则为大秦国的地盘。

其中,关中三辅、凉州南部是整个雍凉地区的精华所在,几乎都是平原。

这个平原被称为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是秦朝能够一统天下的根基所在。

整个关中平原被渭水一分为二,渭水以南有四条支流,尽皆发源于秦岭。

因此,这一地区的郡县实则是一脉相承,历史上曹魏建立后,也将其重新设为了雍州。

曹魏的雍州下辖三辅、汉阳、安定、陇西、北地等郡,魏文帝曹丕又将汉阳一分为二,分别设立天水、广魏二郡。

凉州最南部的武都,当时则在蜀汉治下,因此可以视为益州的一部分。

凉州的其他郡县则依旧为凉州,但相比之下却显得十分贫瘠,好在与西域连接。

也就是说,陇西、汉阳、安定三郡实为凉州的精华所在,因此在大秦国建立后,苻坚才会将这里设为大本营。

这一块土地,加上关中三辅,又被渭水、泾水分成数块,也因此显得泾渭分明。

渭水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陇西郡,经关中而入黄河。

泾水又是渭水流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安定郡,经右扶风汇入渭水。

而大秦国的地盘,实际上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乃是河套、草原地区,这里由赫连勃勃、沮渠蒙逊的匈奴,奚康生的奚族,侯莫陈崇的中部鲜卑所掌控。

这一地区,南部皆是沙漠、戈壁,西部为祁连山、天山,北部则为草原。

匈奴、奚、中部鲜卑的联军有十万人,如今动向不明,无处寻迹。

与之相对的,是并州军,能够出动大约五万机动兵力。

第二个部分乃是张掖、酒泉、敦煌、武威四郡,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河西四郡,乃是西部鲜卑的核心统治区。

自从宇文泰担任大秦国大丞相后,便把这四个郡封给了独孤信、杨忠、乞伏国仁、于谨四人。

这里有着众多的鲜卑部落,乃是鲜卑人的兵员地,同时也是大后方所在。

武威境内有玉门关,乃是大汉面向西域的门户,往西便都是鲜卑人的天下。

河西四郡连接草原、西域、高原,西部鲜卑占据这里之后,也得以将触手伸到了草原、西域和高原。

第三个部分乃是金城、陇西、西海三郡,金城乃是宇文泰的大本营,陇西乃是苻坚的大本营,西海就是羌地。

如今,宇文泰在金城、陇西的边境布置了二十万主力,但却按兵不动。

第四个部分乃是北地、安定、汉阳、武都四郡,这一地区原先分别是韩遂、马腾、氐人的地盘,如今则是秦汉之间所争夺的地区。

如今,大汉联军的主力在这里一分为三:

曹军沿着渭水攻打汉阳,直取陇西;

江东军沿着泾水攻打安定,直取金城;

四州联军则北上攻打北地的侧后,企图切断尔朱军的后路。

除此以外,武都境内,散关以南,吕光、杨大眼、姚襄、姚苌率领的十万羌氐大军,正在和刘裕率领的七万汉中军处于对峙中。

而随着萧关那边,江东军、马家军与尔朱军之间陷入了对峙的局面,秦汉之间总体的战局也陷入了停滞。

双方都没有大动作,秦军主力更是按兵不动,只有大汉联军兵分三路还在行军当中。

但可以预见的是,这将是暴风雨的前奏,秦军主力也不可能没有动作。

之所以现在按兵不动,只能说宇文泰有所图谋,或者说有什么计划存在。

从整体的局势上来看,江东军与马家军暂时守住了萧关,还能抵挡尔朱军。

汉中军也挡在散关前,让羌氐大军无法越雷池一步,不能前进半步。

局势暂时对大汉联军有利,但若是从整个雍凉的地形来看,却对大汉联军十分不利。

因为整个雍凉的地形西高东低,除了关中平原外,其他地区几乎都是高原地形。

联军主力向西攻打汉阳、安定、北地三郡,实则是从平原进攻高原,是处于仰攻。

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以步兵为主的联军,不仅前进缓慢,还补给困难。

在四十万联军主力的背后,是关中的百万民夫在运输粮草物资,因此十分辛苦。

本身地形就影响了联军的行进速度,加上后勤补给的拖累,这让联军的速度更慢了。

如今,四州联军才刚刚进入安定、北地、右扶风三郡的边境,尚且无法威胁到萧关的尔朱军。

曹军沿渭水行进,却才刚刚深入汉阳地界一百里,离苻坚的大本营还远着呢!

江东军则在刚刚进入安定境内,就在泾水之畔停了下来,不知何故。

如此行军速度,也着实威胁不到大秦的根基,或许这也是秦军主力一直按兵不动的原因之一。

除此以外,随着五月的来临,天气也一天天地热了起来。

相比于河北、中原、南方在夏季的炎热,凉州在夏季更是饱受干旱的困扰,这让联军主力更加依赖于水源。

也因此,曹军和江东军才会先后选择,沿着渭水和泾水行军。

除了粮草以外,保障水源充足,也是制约着后勤的又一大因素。

如果没东西吃,人还能活七天;但如果没水喝,人三天就得渴死。

正因为如此,秦汉之间的局势也越发停滞了下来,双方都无法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由此可以预见,这一战的过程必定会是经年累月,在短时间之内是根本无法结束。

双方打得时间越久,对后方的负担也就越重,对双方主将来说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除了要保障后勤,还要克服将士们水土不服、思乡厌战、士气低落等问题。

而对于曹军来说,问题远非如此简单,这关系到了曹操治下的内政问题。

联军的粮草是由各路诸侯一起承担的,但运输粮草物资的民夫却都出自曹操的治下,因此曹操还得考虑到民力和治下的生产问题。

百万民夫为联军提供粮草运输,打一年,就意味着这一百万民夫要脱产一年。

打得时间越久,他们就脱产越久,而这些傜役和税收的负担又需要加在后方其他百姓的身上。

也就是说,这一仗必定是长年累月,但曹操却是耗不起。

对曹操来说,唯有早日结束这一仗,才能对他有利。

反之,这一仗拖得时间越久,对曹操来说就越不利。

因此,在秦汉双方的十几路势力中,心情最急切的人非曹操莫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