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血之孙吴 > 第859章 十六霸主(三)

血之孙吴 第859章 十六霸主(三)

作者:布鲁斯老爷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3 来源:小说旗

第八位,前燕慕容皝。

前燕(337年~370年),十六国时期鲜卑族贵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国家,国号为“燕”。

全盛时期,其统治地区包括幽州、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等部分,历三世两主,共十九年(从慕容皝称王算起是三十四年)。

前燕的所在地,是为战国时—燕国的旧地,故国号为燕。

《十六国春秋》始用“前燕”名称,为区别同期的慕容氏诸燕,遂袭用之。

又以皇室姓慕容,又称为“慕容燕”,而其他慕容氏诸燕都不用这个称呼,“慕容燕”成为前燕的专称。

慕容暐认后赵为正统王朝,继承后赵水德为木德。

337年十一月,辽东公—慕容皝自立为燕王。

342年,击败后赵的二十万大军,解除来自中原的压力,建都龙城。

燕王慕容儁四年(352年)十一月,慕容儁称帝,建年号元玺,迁都蓟城。

随后的几年,前燕逐渐平定了北方的局势。

357年,定都邺城。

燕幽帝建熙十年(369年),在枋头之战中,吴王慕容垂大败桓温。

建熙十一年(370年)十一月,前秦灭亡燕国。

说到前燕,就不得不提及后来,由慕容垂所建立的后燕。

后燕(384年~407年),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诸燕之一,建立者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慕容垂。

后燕初期x定都中山,后迁往龙城,后燕认前秦为前朝正统。

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垂在荥阳自称燕王,建立后燕。

初期,后燕实力强盛,曾打退东晋、击败前秦、讨平翟魏、攻灭西燕,一度成为当时北方最强大的政权,

然而在395年的参合陂之战中,后燕主力惨败于北魏皇帝拓跋珪。

396年六月,北魏攻克后燕都城—中山,后燕被一分为二,自此一蹶不振。

之后,后燕迁都龙城,此时的后燕内乱不断,宗室自相残杀。

最终在407年,被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后燕历四位君主,共二十四年。

虽然前燕、后燕都短命,但若是再加上由慕容德建立的南燕,那么慕容燕国真是堪称顽强,故排在第八。

………

第七,前秦符健。

前秦(351年~394年),由氐族建立,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350年10月,苻健占据关中。

次年登基,设置百官,定都长安。

前秦历五世共六帝(含追封共八帝),享国四十四年,从349年苻洪自立称王算起是四十六年。

苻洪在石虎去世后投降东晋,在后赵内讧时意图夺下关中,但遭到麻秋的毒杀。

351年,苻健称王,定都长安,后与东晋断交。

东晋屡次派殷浩、桓温讨伐,苻健都成功抵御,国势渐固。

之后,苻生继立,但却淫杀无度,苻坚杀而代之。

苻坚推崇儒学,奖励文教,知人善任。

由王猛等人辅政,得以集权中央,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

前秦强盛后,苻坚有意一统天下,从而结束乱世。

370年,苻坚派王猛、邓羌率军灭亡前燕,攻取关东六州。

371年,灭亡仇池,俘虏杨纂,吐谷浑归附前秦。

373年,攻占巴蜀、汉中,邛、筰、夜郎皆归附于秦。

376年,灭前凉,同年灭代。

之后,平定西域诸国,疆域成为五胡之最。

前秦注重教育建设,文教和礼乐均为十六国之最,并涌现出了各界大家,如王嘉、苏通、刘祥、赵整、郭瑀、梁谠、梁熙、法和、苏蕙、苻融、苻朗、王欢、释道安、宣文君、僧伽提婆、乐尊和尚、昙摩难提等人。

前秦的汉化改革,有效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文明延续与民族融合,并为后秦、北朝的汉化改革打下了基础。

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后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政权,而袭用之。

南北朝时期,北魏宰相高闾等人认为前秦和北魏一脉相承,主张秦为火德,魏承秦为土德,故又称为火秦。

虽然前秦十分强大,各方面都是十六国之最,但在淝水之战惨败之后,前秦随即分崩离析,故排在第七。

………

第六位,晋朝司马氏。

晋朝分西晋和东晋两部分。

西晋(265年—317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首都洛阳。

从晋武帝建国开始,传四帝,国祚51年,与后来的东晋合称晋朝。

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

三国末期,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二子都是曹魏权臣。

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

西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天下。

据推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天下人口恢复至3500万人,形成了“太康盛世”的局面。

西晋时期,面临的外部局势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皆被世族收作奴婢。

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一派奢侈**的气象之中。

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为西晋亡国和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埋下了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了五胡乱华的局面,导致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

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

316年,长安失守。

317年,西晋灭亡。

次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西晋时期,以仿铸造青铜器的高温烧制的青瓷闻名,同时文化程度也很高。

名医—王叔和着有《脉经》,地理学家—裴秀编有《禹贡地域图》,史学名着《三国志》由陈寿所着。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

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

又因为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所以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被称为东晋十六国。

东晋时期,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之后的宋、齐、梁、陈,被一起合称为六朝。

东晋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

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被司马睿挟制,最后郁郁而终。

桓温的北伐,则先后被苻雄、慕容垂所击败。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天王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

谢安委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形成。

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

但被大将刘裕所平,拥立恭帝,自此大权落入刘裕之手。

元熙二年(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历史也就此进入到南北朝时期。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