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凡道仙逆 > 第六十六章 悟凡(二)

凡道仙逆 第六十六章 悟凡(二)

作者:寒墨凌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5 来源:小说旗

外出为官多年的魏小景,回了白水城,此时的他身着孝服,其身后有两辆马车,一辆马车内是其妻女,另一辆拉的则是一个棺椁;昔年他进京赶考,将铺子转让给了伙计牛犇,如今返回倒是没了去处,便在城东买了一座宅子,将亲眷与棺椁安置了进去。

而后来到凌寒所在的铺子,见凌寒还是如往昔那般神情专注的雕刻着手中的木材。如今的他虽是头发雪白,面容却是红润,不似一位迟暮之年的老者。魏小景来到凌寒身前,跪下了下去:“凌叔叔,一别经年,可还好。”

“是小景啊,你回来啦。”闻声凌寒放下手中的刻刀,望见其身着孝服,便知道魏吉已然故去。

“凌叔叔,父亲他去了。”感受到凌寒手上的温度时,魏小景再无法压抑心中悲伤,毫不顾形象的嚎啕大哭起来;这一刻的他不再是当朝大员,只是昔日那个天天来凌寒这里玩耍的魏小景,就如自己父亲晕倒那一次一样,凌寒成了他最后的依靠。

“小景不哭,生老病死乃是人所必经历,乃父已去,节哀。”凌寒伸出手,轻拍着魏小景,声音略显苍老。

良久之后,魏小景才恢复过来,辞别了凌寒回了住宅,主持其父的丧礼,期间凌寒也前去魏小景府邸;三日后,魏小景将其父葬在了靠近蓝月湖的一座山间。之后的时间里,魏小景便在那里居住了下来,为其父守孝。凌寒偶尔也会提着酒到魏吉的坟前坐坐,唠唠家常,顺便去看看魏小景。

由于魏小景要为其父亲守孝,而其子女他则令他们在家读书,因魏小景娶的是前丞相之女,并未纳妾,是以只有一子一女,男子为兄,名为魏元生,年十七;女子为妹;名为魏璎珞,年十六。只是那一对儿女终究是少年心性,哪里受得了这枯燥的读书生活。便偷偷的溜了出来,闲逛几日之后,来到了凌寒的店铺;见着架子上陈列着格式格样的木雕,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说来也奇,这兄妹二人不喜读书,却对凌寒的雕刻极有兴趣,于是主动请求想学习雕刻;对此凌寒倒也没拒绝,于是兄妹二人便每日都来凌寒这里学习雕刻。

这一切魏小景自然是知道的,如今的他位极人臣,子女的行踪自然了如指掌,既然二人在凌寒这里,他自然放心,只是吩咐手下在二人来回的路上护佑一下就行。

如此过去了三年,魏小景服丧期满,需回朝就职;期间魏小景邀请凌寒同去,凌寒拒绝,魏小景只好带着家眷回了京城。魏小景回京的第三年,凌寒也不再雕刻,将铺子转了出去,然后在蓝月湖旁建了一座宅院,白日垂钓,夜里抚琴。

又年二十年过去,白水城依旧,只是旧人不在;

蓝月湖畔居住的凌寒已然恢复了青年的样子,他一席青衣,头发以竹簪束起,脸如桃杏,皮肤雪白,乌木般的黑色瞳孔,高挺英气的鼻子,修长而又略显单薄的身形,周身有着一股檀木的香味,温文尔雅。

此间的他盘膝打坐,静静体悟着。原是在十年前凌寒相识的最后一位故友牛犇的逝去之后,凌寒便结束了凡人生活,重归了修者的修行。在这后十年里,凌寒都静静打坐,而他前夕散出的元神也在陆陆续续的回归,随着元神的回归,凌寒的脑海里多出了许多记忆,这些记忆里有万人之上的丞相,闲散归隐山林的隐士,流浪街头的乞丐,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屡次落第的书生,富可敌国的商人,一生劳碌的穷苦百姓........

而这些记忆却是因为原身的逝去,凌寒的元神才从其魂光里脱离出来,带着原身的记忆融入了凌寒的元神,也因此凌寒才有了这记忆,这也使得凌寒对凡人有了更多的明悟,他的修为也向着化神境提升着。

这一日,宅院之外有一女子带着十岁孩童,急速的朝着屋舍前来,此女子竟是筑基境初期的修为。而在她的身后则有五个筑基境的修者紧随,为首的是筑基中期,其余四人都是筑基境初期;此时的她面色苍白,周身已是多处伤痕,气息已然紊乱至极,显然此女子受到了几人的围攻,只是她为了护好其子的执念让她坚持着;

于此同时本在闭目打坐的凌寒睁开了双眸,神念轻扫,发现那女子却是魏小景之女魏璎珞;终是摇了摇头,闪身出了宅院,将魏璎珞母子护在了身后,随后抬手一挥,一道无形的力道衍射而出,将追击的几人拦住。

“前辈阻拦我等,是要与我云山宗为敌么?”眼前之人许是结丹境,非自己等人可敌,为首之人出声道,并且自报出了宗门,却是因宗门内是有元婴境坐镇,希冀以此喝退凌寒;另外就是宗内严令自己等人务必将那母子二人擒回,否则将会以此丧命。

“此母子二人乃吾之故人,尔等且退去吧。”凌寒不以为然,只是劝几人离去。

“我等知晓前辈修为高绝,但....”

“十息,不滚,则死!”凌寒冷冷出声,见几人不离去,反而欲要出言威胁,凌寒神色一凝,元婴境威压散出。

“是,我等这就离去。”为首的男子称是,在凌寒元婴境那沉重如山的威压之下,哪里再敢多言,只好带着手下离去;一直以为眼前的青年是金丹境修士,不曾想竟是元婴境的大修士,可能比宗门那位元婴境还强,此间之事只好如实上报了。

“好了,追兵已退,你们安全了。”喝退了云山宗的几人,凌寒转过身朝着魏璎珞说道。

“多谢前辈相救之恩。”见状魏璎珞强撑着受伤的身体,朝着凌寒行了一礼。

“无妨。”闻言凌寒摆了摆手。

“您是凌爷爷?”魏璎珞抬头望了一眼眼前的青年,惊讶出声。不论是脸型还是气息,都如往昔一般,确定是凌寒无疑了。

“呵呵,自然是吾,不曾想你居然踏上了修行路,观你受伤不轻,此丹你且拿去,好生调养。”凌寒轻笑道,同时取出一枚丹药递于魏璎珞。

“多谢凌爷爷。”接过丹药的魏璎珞行礼道。

“这是你的孩子?”望着魏璎珞身旁的孩子,只见此子面容形似昔年被自己所斩的林炎,神念扫视了一下,那魂光却是林炎的转生,便凌寒问道。

“是的,他叫林小岩。”魏璎珞回道,说完叫林小岩给凌寒行了一礼。

“罢了,先随吾回屋吧。”见状凌寒点了点头,说完凌寒自顾的朝宅院走去,魏璎珞带着孩童紧随其后;往昔因果已了,如今这孩子虽是那林炎的转生,却不再是那人,凌寒也不再纠结。

进屋之后,凌寒为母子二人安排了住处,便自顾的修行去了。

十日后,魏璎珞伤势尽复,修为也因凌寒丹药的作用下突破到了筑基中期。

这期间凌寒也了解了魏璎珞这些年的经历,昔年魏小景带着亲眷回了京都。但三年未回京的魏小景,在京都的人脉已然被敌对势力瓦解,自己也被构陷入狱,加之急火攻心,在入狱的第二年便亡于牢狱中。帝感念其功绩,追封其为‘施文’,其子女受其荫蔽。

第三年魏璎珞与魏元生被炎城林家修仙者选中,入了仙途,魏璎珞五年踏入筑基境。第十年因其天资出众,也被林氏少主看中,嫁之为妻,诞下林小岩。

又十年,炎城除林家外的几大家族,暗同云山宗剿灭林家,魏元生与林家少主掩护魏璎珞与林小岩出逃战死,魏璎珞则带着林小岩来到了凌寒这里。

再说这炎城林家隶属溪河宗林氏旁支,昔年溪河宗林氏之主林扬被斩,余者也因作恶太多被清算,林氏也因此没落。反倒是这炎城林家因未参与昔年林氏之战,躲过了一劫。数百年过去,却人才凋零,最后一位元婴境也在数月前陨落,这才招来了其他势力的联手围攻。

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凌寒反倒不能轻易让魏璎珞母子离去,索性便让母子二人住了下来;又因自己突破在即,便留下丹药,与一些修行功法,便踏出离开了宅院,开始了突破化神境的悟道。

“何为凡?”凌寒轻语,经过数十年的凡俗生活,加之昔年散出的元神如今已然全部回归,无数元神带来的记忆融合,凌寒再一次对‘何为凡’提出了考问。

须知这悠悠天地间,修仙之道,缥缈而深邃。修者皆求超凡脱俗,以达长生之境,然“何为凡”之问,却常萦绕心头,难以索解,凌寒也不例外。

于是他化作一青年书生,行走在这人世间。若说前夕数十年凌寒作为凡人身份来体悟凡人生活的话,此时的他则以闻道者的身份去看见证凡人日常生活。

一路走来,他看到农夫在田间辛勤耕耘,额头汗水滴落,却面带满足的笑容;他看到孩童在街巷嬉戏玩耍,天真无邪的笑声回荡在天地之间;他看到老人在夕阳下回忆往事,眼中满是岁月的感慨。

有一日,凌寒从人们口中得知此山之中有一座古老的道观,观中住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其修行高深,智慧非凡。于是化作青年书生的凌寒寻至此地,迎接他的是一位十岁的道童,道童凝气五层的修为;道童将凌寒带到了老道的那里,而老道也是有金丹境修为,虽是金丹修为,给凌寒的感觉却如那缥缈仙人一般出尘,凌寒也不因为对方是金丹境自己是元婴境就做出出格之举,而是礼貌的朝着老道行了一礼问道:

“道长,吾修为遇到瓶颈,一切皆有所悟,唯这‘凡’字,实难明其真意,望道长赐教。”

老道轻抚胡须,微微仰头,目光似穿透云霄,悠悠道:“凡者,平常也,乃世间众生之常态。凡人有生老病死,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此乃凡之根本。”

凌寒皱眉沉思,片刻后又道:“吾等修仙者,追求长生,神通广大,岂不应摒弃凡俗之性?”

老道轻轻摇头道:“非也。修仙之路,并非是对凡俗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其中领悟更高之境界。凡人虽受限于肉身与世俗,但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生活,亦是天地间一抹独特之色。”

“以道长之意,吾等是否可以凡俗中寻道,以凡身成道?”凌寒似有所悟。

“正是。”老道点头道,“你看那山下百姓,虽为生计奔波劳累,然他们亦有亲情之温暖,友情之真挚,爱情之美好。这些,皆是凡俗之珍贵所在。”

凌寒顺着老道所指方向望去,只见山下村落,烟火袅袅,人们忙碌而充实的身影映入眼帘。他心中一动似有明悟。

老道继续言道:“修仙者,皆从凡中来,若不能理解凡俗,又如何能真正体悟天道。凡俗之经历,亦是修仙之磨砺。”

凌寒朝着的老道拱手道:“吾似乎有些明白了,只是那凡与仙,究竟有何关联?”

老道微微一笑,道:“凡乃仙之基础,仙乃凡之升华。无凡则无仙,仙者,亦不过是在凡俗之上,多了一份对天地之道的感悟与掌控。”

“原来如此。”凌寒喃喃自语,“那吾当如何对待这凡俗?”

“当以敬畏之心,以慈悲之怀。”老道郑重说道,“敬畏凡俗之生命与情感,慈悲对待众生之苦与乐。不可因其平凡而轻视,亦不可因其琐碎而厌烦。”

“上山为仙,下山为人,莫过于此,吾之凡身即为仙身,吾以这凡身成仙。”凌寒郑重点头,心中已然有了方向。

“多谢道长解惑。”凌寒朝着老道行了一礼。

“无妨,贫道只是说了自己的见解才是,至于如何做,需看小友自己了。”老道摆了摆手,不以为意道。

“嗯,还未请教道长尊号。”凌寒问道,毕竟对方解答了自己的,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号。

“贫道道号澹台。”老道说道。

“原来是澹台真人当面,晚辈有礼了!”凌寒行了一礼。

“道友不必多礼。”澹台真人回礼。

二人寒暄一番之后,凌寒借了一处地域,突破化神境去了。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