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凡道仙逆 > 第二十六章 夺魁

凡道仙逆 第二十六章 夺魁

作者:寒墨凌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5 来源:小说旗

终是突破境界的凌寒施展出了《屠龙》刀法的第一招,同时口中轻喃:

“出行。”

然后众人见着凌寒手持散发着金色光晕的长刀,缓缓向着独孤云刺去,慢得台上众人都可以轻易躲开,然而就在此时众人产生一种错觉,此刀竟好似行走在天地间的神龙,看似缓慢,却又快得让对手无可躲避。

此时的独孤云则在这一刀中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于是他直接挥动手中长剑去对抗,欲要避开这缓慢的一刀,然后将其破开。

但是刹那间,长刀临至。

刀剑相接,一股如山般沉重的力道从长剑之上穿来,使得独孤云面色一变。他欲要将这一击挑开,却难以将其挑开,只能借力避开了这一击。

毕竟凌寒初入凝气境,若换作一些实力强悍的人出这一刀,鲜有人能避开。

就在独孤云躲开的瞬间,一道刀光朝着自己斜劈而来,而独孤云在这道刀光中感受到了一种斩开世间一切阻碍的‘势’,这一刀远比之前的那刀还要快,快到独孤云看不到它的走势,只能本能挥剑反击。

刹那间,两两相接。

“好重。”无法躲开的独孤云硬接下了这一刀,独孤云只觉这一刀着有着数十万斤的巨力压来,脚下的地砖直接被踏碎。

这一刀正是凌寒施展出的第二招,名为‘山海’,其刀势本就如山海般沉重,再加之凌寒本就有着数十万斤的巨力,两者加持就使得‘山海’这一刀更加沉重了。这也是凌寒在没入境之前难以做到的。

一击‘山海’过后凌寒刀势翻转斜向上挥刀而出,一入一出,走势一气呵成,这一刀则是力道更胜‘山海’的‘龙翻’其刀势若真龙翻身,引得山崩地裂,海水翻腾。

在这第三刀‘龙翻’的巨力之下独孤云直接被击飞,掉落在擂台另一边,受了伤,抗下凌寒三刀,独孤云的修为也所剩无几。

同样的凌寒亦是有些站立不稳,在三招之下,体内灵力竟然几乎耗尽。此刻的凌寒则拄着长刀喘着粗气,再无修为之力去使出第四刀‘黑夜’。

毕竟这套《屠龙》攻击是连续攻击,力道一招强过一招可谓成倍式的增长,比如说凌寒在第一刀使出的是十万斤的气力,那么第二刀就是二十万斤的气力,那么第三刀则是四、五十万斤的气力,如此类推,直到第七道刀结束。

“呵呵,你很强,能将我逼至种地步,你的灵力、体力亦所剩无几了吧。”被击飞的独孤云起身,擦了嘴角溢出的说道。

“咳咳,你也很强,如果我没有破境,只怕是早已落败。想来你的灵力也应该所剩无几了吧。”凌寒喘着气,接连几记攻击下来,凌寒知道对方的消耗和自己差不多。

“的确,那么我们就一招定输赢吧。”独孤云也不否认对方所说,但为了要想取胜,就只能发动那一招。

“自当奉陪。”凌寒点头,亦知此刻自己的身体状态,的确很不乐观,但为了师兄们的承诺,必须坚持到最后。

有时候,人这种生灵,不压榨一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更不知道会有着什么样的奇迹发生?

众人都关注着擂台上的两个少年,亦知他们都在凝聚自己最强一击,亦是决定谁胜谁负的一击

两个少年凝聚法力时,四周的灵力环绕,他们各自的‘势’也在增强,众人望去,却见一蓝一青两道光晕针锋相对,在两个道气势的对撞下,引起四周空气流动,使得四周旗帜簌簌响动。

他们两个的气势越来越强,最终到了自个境界点。

“黑夜!”

“千剑归一”

与此同时,两个少年同时开口,使出了自己目前最后亦是最强一击。

‘黑夜’是《屠龙》第四招,本是需要从第一招‘出行’到第四招‘黑夜’依次连续施展才能展现出其绝强威力的一招攻伐之术。

只是如今凌寒已然无法连击,只好凌寒退而求其次,单独的施展第四招‘黑夜’,却也比之第三招‘龙翻’强了数倍不止。

至独孤云的‘千剑归一!’则是其师传授给他的《万剑诀》里的攻伐之典。

如今的他只修至‘千剑归一’的境界,这套剑法分为‘十剑归一’、‘百剑归一’、‘千剑归一’、‘万剑归一’、‘万剑归宗’五个境界,最后一式‘万剑归宗’则是此典的最高境界,万可是‘万’,亦可是‘万’二者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别。

前者之‘万’是为数字以万之数为一使用,而后者之‘万’则是万法归一之意境。二者有着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独孤云出招之时,其后有着数千柄长剑汇聚一处,形成一柄绝世长剑,带着无可比拟的剑意凝聚于长剑向着凌寒刺去。

另一边,凌寒使出了最后一招‘黑夜’,直接朝着独孤云立劈而下。黑夜招式其意则是由上至下进攻,犹如以剑灭火般,灭绝他人光芒,在逆境中成就自身,以自己为唯一。

两个少年皆以自己最强一击攻敌。

于是,千剑凝聚成一柄长剑,一柄长刀聚集灵力,散出可怖威压。二者各成一局,相互交伐。

待到二者交接瞬间,散发出的法力余波四溢,使得观战的弟子站立不稳,他们不由得心中大骇。

“这还是新入门的弟子么?”众人有些怀疑,这俩人还是不是新入门弟子之间比试了?

他们怎么会这么强,远远超过了正常的修士能展现出来的能力了。一个在入门两年就步入筑基境,一个才刚刚突破凝气境就可以和筑基境打得不分仲伯,如果到了筑基境,是不是可以对战融灵境了?

然而事实却是这样的,在凌寒在筑基境时,就经常去和融灵境的师兄们讨教,当然这也是之后的事了。

言归正传。

就在二者兵器相交时,产生刺耳的音爆,法力余波四散,席卷整个擂台。

忽而他们看到两道小小身影倒射出去。却见凌寒掉落在擂台边缘,只有脚还擂台之上,上半身则垂落在擂台之外,手中还拿着一把刀柄,上身衣物已经碎裂不堪,整个人也已昏迷过去。

好在凌寒本身体质强悍,在这样强大的灵力爆炸之下并无大碍,只是昏迷了过去。

而另一边独孤云则有些不容乐观了,他被相交而爆炸开的能量击得吐血倒飞,直接掉落在擂台之外、昏迷了过去,更是受了极重的伤势。

观战台上的陆青云与韩湘子见状面色微变,想不到这两个孩子斗法产生的法力冲击竟会这么强,看来这两个孩子都是用尽全力了。

不过还好,还在他们的可承受范围内,没有性命之忧,是以他们没有出手阻止,这次用尽全力,对他们有很大的益处。当然,两个孩子在比斗时会危及到生命安全的话,他们是会出手阻止的。

另一边独孤云的师尊谢峰虽是担忧,同样没有出出手阻止。

然后比斗结果出现瞬间,观战台上的谢峰与凌寒的大师兄游和瞬间出现在两个孩子身旁,各自将他们抱起。

大师兄则直接扔给谢峰一个玉瓶。谢峰接过玉瓶,神念一扫,发现里边装的是回心丹,于是他开口道:“多谢。”

然后他抱着独孤云回到了观战台,给独孤云疗伤去了。

“无妨。”大师兄游和点头,然后取下一颗‘回心丹’给凌寒服下。

最后吴钟亮宣布大比结束,最终的胜者是凌寒。是以,新入门弟子大比至此落下帷幕,众人各自散去,大师兄则抱着昏迷的凌寒回了丹霞峰。

而凌寒与独孤云所展现出来的实力,也让每一位新老弟子汗颜,同时也鞭策他们努力修行。

再说被大师兄游和抱回来的凌寒再次醒来之时,发现在自己房间,算时日却已是大比之后的第四日了,于是凌寒起身收拾了一下自己,发现此刻自己的修为已是凝气二层,不禁欣喜万分。

且说在凌寒昏迷的这段时间,比试时消耗一空的法力随着体内金色血液极速流动中带动《九转金身决》自行运转,自主的吸收四周灵力来恢复自身,很快的耗空的法力也慢慢恢复,直至全部恢复。

但是《九转金身决》并没有因为法力恢复而停息下来,而是依旧自行运转,对四周的灵力的吸收也越来越多,直到形成力如最初那般的灵力漩涡,直至突破凝气境第二层,才逐渐停止,直至消失不见。

且凌寒突破时,众师兄都在屋里,见着这一幕啧啧称奇,这小师弟突破境界的阵仗还真不小,直到他突破完成在之后,众师兄才离去,屋里只留下凌寒。毕竟这场大比近乎将凌寒掏空,纵使突破了修为他依旧睡了三天。

言归正传。

凌寒调整好自己后,推开门去往丹霞阁,开始他日常的修行,但当在去丹霞阁炼丹途中,发现‘凝月亭’不见了二师兄人影,因为凌寒往常在去丹霞阁的二师兄都会在那里打坐练功的,几乎每日都在的,今日竟然没来。

二师兄的修行方法特殊,他的攻伐之术在于魂力攻敌,而非法力,当然也少不了法力的加持,所以每日都会来此静心打坐,提升修为。

于是凌寒有些不解的继续着丹霞峰而去,待到了丹霞阁时,见着十三师兄正在练习枪法,于是他上前抱拳道:“十三师兄早上好!”

“小师弟早上好!”闻声楚悠收枪立身,而后朝着凌寒回了一礼。

“怎么今早不见二师兄身影呢?”凌寒挠了挠后脑说道,将自己的疑问说出来。

“你说二师兄啊,回乡探亲去了。”楚悠微笑着说道。

“回乡探亲?”凌寒激动道,在听闻楚悠说回乡的时候,凌寒不自主的想起了自家老爹和自己的伙伴们,以及白水村的众位叔叔伯伯、婶婶伯母们。当然最想的还是叶芸。

虽然凌寒也时常想起他们,如今听见二师兄回乡探亲的时候,凌寒不自觉的有了一股立即回去的冲动,但他还是克制住了这种冲动。而是询问道: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回乡探亲了吧。”

说完凌寒一脸期待的望着楚悠。

“咳咳,小师弟,其实吧,师兄我入门这么多年也只回去过一次。”楚悠轻咳着说道。

见着凌寒期待的小眼神,楚悠虽然很不愿说出否定的话,可最后他还是说了出来,毕竟自己入门十年了,才回去一次。

“为什么呢?”凌寒询问道。

“那是因为宗门有规定,要么入金丹境,要么在宗门满十年期方可回去,期间严禁弟子私自下山。”楚悠说出了实情。

“原来是这样啊,但又为何?”凌寒再次询问道。

“那是因为一入修行路,我们的人生轨迹就变了,修者寿命会随着修为增长而增长,而那时凡尘百年对于修士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罢了。

再者凡尘有凡尘有它的运行轨迹,修者有修者的运行轨迹。二者只可远观,不可接近。之所以定为金丹境,是经过考量的,每个修者不出意外的话,破境只是时间问题。

且破境只根据个人天赋而定,有人数十年,有人数百年。再者金丹境也是修者的一个分水岭,出身凡俗家庭的弟子,若能在五十年内如果能破境金丹境,倒是是没什么,若是百年以后呢?

再者修者在修行的途中经常闭关,有时候一个顿悟或许就是几十年,几百年。那时再回去,早已物是人非。

人生无常,生离死别,自然之理,熬的过,修行路无不破之境;熬不过,泯然众人,虽可陪伴家人,但须经历颐养天年经历自然生灭之则。

倒也不是说修者漠视人情,但修道本就是逆天修命,证道长生,总会见证生离死别的时候,只是要学会面对,这也是一个心境的成长过程。

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正是如此!”就在这时,传来了大师兄和蔼的声音。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