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凡道仙逆 > 第六十五章 悟凡(一)

凡道仙逆 第六十五章 悟凡(一)

作者:寒墨凌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7 21:48:55 来源:小说旗

回想起往昔以元婴境的凡身与林氏老者交战的凌寒似有所悟,那化神的壁垒也因此松动了一丝。不禁欢喜出声:“果然如此,那就好好体悟一下‘何为凡’吧。”

有了方向,凌寒将自身元神化作千万道,朝着赵国内各个凡人国度衍射而去,只留下了主神;之后他辞别宗门朝着‘故乡’白水村而去。

经过十数日的跋涉,凌寒来到了白水村范围,只是经过百年岁月,白水村早已尘封在历史长河中,且因为昔年凌寒的布阵,白水村极后山成了仙地,可远观,不可接触之地。反倒是原来的‘叶家集’的旧址则有一座叫‘白水城’城池出现。虽然白水村被凌寒以阵法掩之,但那白水溪依然源源不绝的流出,哺育了此地的一代又一代的人。

历经百年岁月的凌寒,再次来到了这‘蓝月湖’,望着这青葱碧绿的湖泊,往昔种种犹如昨日。

于是凌寒踏入了其中,因凌寒的印记,他很容易的就踏入了湖泊之内,望着内棺之内躺着的伊人,凌寒黯然神伤。他望着棺轻语道:“芸儿,仙途忙忙,再见时,竟是百年时光。”

依靠着棺向叶芸讲述了这百年的所见所闻,讲完之后的他默默的在此地端坐了十数日。

最后凌寒离开了‘蓝月湖’,隐去所有修为,化作一青衣青年来到了‘白水城’,之后他盘下了一间店铺,采购了一些木材,开始了他化作凡人的雕刻生涯。经过百年的发展,如今的白水城已是座可容纳数十万人的城池,凌寒的到来,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反倒是他邻里一家开面馆的老板注意到了凌寒的到来,在凌寒开店的第一天就给送了来的一碗阳春面;这倒是让凌寒觉得意外,凌寒本想拒绝的,只是架不住面馆老板的热情,在一番道谢之后,收下了老板手中的碗,老板这才满意的离去。

着手中的面,凌寒莞尔,只得放下手中的活计,(为体悟凡人生活的凌寒,事事亲为,与修士相关的,也不去接触。),回到案台前坐下,不紧不慢的将碗中面吃完,才走出店门将面馆老板的碗还了回去;这一来二去的二人便相熟了。

老板名为魏吉,年三十余岁,本是魏国人士,育有一子,其名魏小景,今年六岁;其妻体弱,生下魏小景一年便离世。又因魏国所在的凡人国度连年征战,为躲避战争便带着其子来到了这白水城,便在此安顿了下来。他比凌寒早来了五年,因此看到初来的凌寒,见凌寒一人风尘仆仆的整理店铺,不由得想起了那时带着儿子来到这里打拼的时光,便给送去了一碗面,算是为其接风了。

于是二者往来不绝,转眼就过去了十日。

一如往常一般,凌寒在阳光入门的时候,开始雕刻木材。经过十余日的雕刻,已然有了成品,凌寒将之放在了案台之上,当然案台之上除了成品木雕,还有一张古琴,那是叶芸赠昔年赠与的。在凌寒百年的温养下,此琴已经有了灵韵,可以说是一件灵器了,只是凌寒并不会用它对敌,只是闲暇时弹奏一下。

而此时的凌寒一席青衣,皮肤雪白,乌木般的黑色瞳孔,高挺英气的鼻子,头发以竹簪束起,修长而又略显单薄的身形,周身有着一股檀木的香味,温文尔雅。而他一手拿木材,一手拿刻刀,凝神屏息,专注的一刀一刀的刻着手中的木材,在他行刀之下木雕的轮廓逐渐清晰。

“凌叔叔,快看看我爹,他突然的就倒地了,我怎么都叫不醒他。”就在这时,一道稚嫩的声音在耳旁响起,却是魏吉的儿子魏小景,只是此时的他哭着跑了进来。(自从凌寒与魏吉相熟之后,魏小景就经常来凌寒这里窜门,来时都会露出个小脑袋,观察一下凌寒才进来的。)

“小景不哭,先带我去看你爹吧。”闻声凌寒放下了手中的刻刀,起身来到了魏小景身前,揉了揉他的头轻声道。

“嗯。”魏小景擦了擦眼,拉着凌寒的手,朝着面馆走去。

因魏吉的晕倒,凌寒到来的时候,面馆已然围了不少人,伙计在魏吉晕倒之时就去请大夫了;于是凌寒在魏小景的带领下,来到了魏吉面前。却见魏吉面色苍白,嘴唇发紫,气息微弱。

凌寒搭了一下魏吉的脉,发现只是劳累过度,导致体虚气血不足导致,知道病因的凌寒将魏吉横抱而起,走上了楼。这一幕惊呆了众人,眼前的凌寒身形略显单薄,却轻易就将魏吉抱起,属实有些匪夷所思。见凌寒上楼,也有人跟了上来,而上楼的凌寒将魏吉轻放在床榻之上,取出一套银针,为其施针。

一番操作之下,魏吉面上有了血色,气息也恢复了过来,算是挺过了必死之劫,见状凌寒收了针具,就在这时,出门去请大夫的伙计带着一老者急匆匆的赶来。

“让一让,让一让,钟大夫来了。”

众人闻声,让开了一条路,到来的老者赶紧为魏吉搭脉诊治,然而只见其脉已然恢复生机,只是略显虚弱,已然过了危机时刻。见魏吉脉相恢复,老者不解道:

“怪哉,牛犇所述,病人面色白,嘴唇发紫。这是气血不足导致,若不及时救治,也就在一两个时辰就会有性命之忧,只是此时为何恢复了呢。”

“钟大夫,您来之前,这位先生已经为魏老板施过针了的。”闻言众人中的一人告知原因,他见凌寒身着朴素,温文尔雅,是一大先生没错了,便称凌寒为先生。

“是你救了他,纵使老夫出手,也不敢说有十成把握。”老者闻声望向凌寒,只见凌寒不过二十七八,竟有如此高的医术。

“确是我施的针才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只是之后的调理用药就仰仗钟大夫了。”凌寒开口道,以他如今六品丹师的能力,将魏吉救治好自然不在话下,只是既然以凡人之身在此地,就当以凡人的方式来行事的为好。

“既是先生有言,老夫自当尽力。”闻言老者朝着凌寒施了一礼,毕竟凌寒能有如此高的医术,他称凌寒为先生,也是应该的;老者名为钟黎,是白水城有名的大夫,城里虽然也有其他大夫,但大多都来钟黎这里问诊。

也在此时,魏吉悠悠的醒转了过来,魏小景见父亲转,便抱魏吉的手嚎啕大哭了起来。魏吉揉了揉魏小景的头,然后望着在此的众人,道了一声谢;众人见魏吉无事,便各自的离去了,只留下钟姓黎和凌寒在此。

而后钟黎也给魏吉开了药,带着魏小景一同去取药,只留凌寒一人照顾魏吉。

“此番多谢凌兄相救,不然独留小景一人,可怎么办呢。”魏吉出言道谢。

“无妨,你就是先天气虚,再加上劳累过度所致,日后莫要如此,还是多请几个伙计的好。”凌寒摆手。

“嗯,就依凌兄所言。”魏吉点头,经此一事,也知道该怎做了。

于是二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了起来,很快的魏小景将药取来,按着钟大夫的叮嘱熬药为魏吉服下,服下药的魏吉睡了过去。凌寒便带着魏小景出了门,待面馆里的客人离去之后,帮着魏吉将店铺关了门,让伙计回家休息几天,然后回到楼上,在魏吉的隔壁住了下来;经过两日的调养,魏吉恢复了大半,凌寒这才离去。

又五日过去,魏吉基本上恢复之后,面馆又重新开张,只是这次的他依照凌寒的建议,多请了几个伙计来帮忙,自己则做起了闲散掌柜;时而教授伙计们的手艺,时而带着魏小景去凌寒那里窜门。

如此过去了两年,魏小景已然八岁,其父将其送去了私塾读书。自魏小景去私塾读书之后凌寒这里倒是清净了不少,这两年里他几乎每天都在凌寒这里。

原是凌寒救了魏吉后,魏吉为感谢凌寒救命之恩,便每天傍晚时都叫魏小景给凌寒送一碗面过来,进了店的魏小景望见店里陈设着许多的人像,异兽的木雕,每一个都栩栩如生。只觉心中喜欢,便吵着要学雕刻,其父拗不过他,只好给凌寒说了此事;闻言的凌寒也点头同意,于是魏小景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凌寒店里学习雕刻。

而经过两年的学习,魏小景雕刻出的木雕已然有了神韵,只是他到了上学的年纪,便优先去上学了。毕竟当今之世,科考才是最主要的,至于雕刻这些,充其量只是兴趣爱好,登不得大雅之堂。对此凌寒也点头赞同,而上学去的魏小景则每到休沐之日,都会来到凌寒这里,平时有不懂的都会来请教,凌寒也耐心解答。

如此又过去了五年,魏小景也因升学去了郡城里修学,每四月才有半月的休沐时间。这倒使凌寒这里变得冷清了些,对此他并不在意,而是依旧平淡的雕刻着手中的木材。

期间魏吉见凌寒孤身一人,便寻了媒婆为其安排亲事,一时间凌寒的店里门庭若市,有的更是将家中女子带来店里,她们见凌寒长得文雅俊秀,都连连点头希望能和凌寒喜结连理。只是都被凌寒以有心上人为由婉拒,众人只好离去。

也有女子不愿就此放弃,有空便就来凌寒店里,和他说说话,临走时都会买一件木雕。后来不知是谁将凌寒医术高明之事传了出去,不少人问询而来,找凌寒问诊;凌寒也不拒绝,若施针能治好的,当时就治好了;若需要药物调理的,凌寒则将病症写于纸上,让看病的人去寻钟大夫开药。至于诊金也只是买一个木雕而已,至于木雕的价格,也只是十文钱罢了;

而凌寒开的木雕店铺,按理来说是冷门之业,一来因凌寒的相貌英俊,一席青衣平淡文雅,吸引了不少女子侧目;二来因前夕施针救治魏吉的事情传出,众人知道凌寒不仅雕刻手艺高超,更是有着超高的医术;是以在这几年里来他店里的顾客或是来看他的,或是来看病的,但离去时都会买他一个木雕走。这也使得凌寒店里的生意好了许多。

而赚来的钱凌寒或是采购木材,或是请魏吉吃酒。

如此又过去了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里凌寒的木雕几乎遍布了白水城的每一户居民的家里,而那时希望与凌寒喜结连理的女子,见凌寒并无娶妻的念头,便放下了念想,都择了夫婿,在家相夫教子。

而这一年,远赴京都赶考的魏小景高中状元,因其才能出众,丞相将女儿许配与他。皇帝也满意的点头恩准,并要求一月后完婚。于是魏小景马不停蹄的赶回白水城,将凌寒和魏吉接去了京都。

那一日,魏小景身着红衣,迎娶丞相之女,高堂之上,丞相夫妇主座,凌寒与魏吉次座。起先凌寒不愿的,但魏小景早已将凌寒视作至亲,便将凌寒请了上去。

大婚结束后,凌寒一人回到了白水城,魏吉则留在了京都;魏小景本来也极力劝凌寒留下的,但都被凌寒婉拒了,只好作罢;临走前凌寒赠与了魏小景一个木雕。

回到白水城的凌寒继续雕刻着木雕,每日午时开张,日落时候关门。至于魏吉开的店铺则转让给了伙计牛犇,而牛犇则从原来的伙计,成了这面馆的掌柜;因他也知道凌寒的医术,对凌寒也极为尊敬,边沿袭了魏吉的习惯,每日傍晚都送来一碗面。而凌寒自然也不会白吃,每隔一月就会去结一次账。

眨眼间,又过去二十年,而今的凌寒身形佝偻,头发花白;隔壁的牛犇也垂垂老矣,面馆也交给了他的儿子打理;时常的带些酒菜来凌寒这里找他浅酌一杯;这二十年里,魏吉只回来了几次,但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反倒是牛犇这个和凌寒不太熟的伙计,时常来陪凌寒说说话。

至于钟大夫,则早在十年前逝去,医馆则传给了自己徒弟。

直到那一日,城外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外出为官多年的魏小景,他身着孝服,其身后有两辆马车,一辆马车内是其亲眷,另一辆则装了一个棺椁。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