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婉婉这是要生了!”
苏茉莉见状,急忙扔下手中的笔,冲到林婉晴身边,让她赶紧躺下。
“还愣着干嘛,赶紧去找车来!”
见许琛愣在了原地,苏茉莉没好气的出声催促道。
“噢噢噢,好好好,媳妇我这就去找车,你等我!”
许琛这时才反应过来,脸上露出紧张之色,目光急切的在院落里扫视起来,很快就看到了一辆平板推车。
待许琛将推车推到财务室门口,苏茉莉小心翼翼的将林婉晴扶起。
许琛麻溜将躺椅上的垫子褥子拿起,铺在推车上,这才小心翼翼的将媳妇儿抱上车。
便马不停蹄的推着车往家赶。
“汪汪汪~”或是察觉到女主人就要生了,两只狗子紧随推车旁,兴奋的来回奔走。
聪明的小黑更是卯足马力,化身黑旋风打算先主人一步回家找老主人报喜去了。
果然,当许琛推着林婉晴回到农田时,就看到一脸焦急的许母,迈着急切的小碎步,在小黑的带领下向他们走来。
“闺女啊,你感觉怎样了!”
许母来到推车旁,紧张的握住了林婉晴的手,询问情况。
“妈,我没事,你不用担心!”
林婉晴嘴上说的轻松,却因为小腹阵痛,手不禁握紧了家婆的手掌。
小家伙在她肚子里闹翻天了,迫切的想出来。
“还好还好,羊水没破,闺女咱们去医院生,不怕哈!”
李秀梅跟着推车走,检查了一下林婉晴的状况,发现羊水没破,她这才松了口气。
赶到家门口,许琛就将吉普车启动,将媳妇儿抱上车,在许母与苏茉莉的陪护下,一脚油门就朝乡里医院驶去。
来到分水乡医院,林婉晴被妇产科医生推进产房中,许琛在外面是坐立难安,心情是又忐忑又担心的。
都说产妇生孩子,特别是第一胎,就如同过鬼门关一般,不担心才怪呢。
很快许父与大哥四妮也都来了,一家子人皆是紧张的盯着产房大门,听着里面传出林婉晴的撕心的叫喊声,与产科医生的加油打气声,心都提到嗓子眼。
直至一个半小时后,产房房门被打开,护士怀里抱着一个,用柔软毛巾包裹起来的小肉团子,一脸开心的向许琛贺喜:“恭喜,你媳妇给你生了位千金!”
“嘿呦,快让我看看我的大孙!”
李秀梅第一时间就凑了上来,伸手就要接过护士怀中的孙女。
“嘿嘿,同志辛苦了!”
许建业赶紧将提前准备好的红包,塞进小护士手中,图个吉利。
“诶呦,怎么皱巴巴的呦!”
抱着小肉团子李秀梅心都快化了。
其他人也都围了上来,都想看一看小肉团长啥样。
“媳妇,你还好吧!”
而许琛则是第一时间冲进产房,握着林婉晴虚弱无力的手,摸着媳妇那苍白的小脸,满是心疼。
“我没事!”
林婉晴累的都快睁不开眼睛了,却还是强撑着回应了许琛,不想让他太过担心。
“闺女可是嫁了个好男人啊!”
负责接产医生确认林婉无碍后,笑着对病床的林婉晴说道。
她每年都要接生两三百个新生儿,像许琛这样第一时间进来关心媳妇的男人可不多见啊。
特别是有些家庭重男轻女,只因生了女娃,母女俩被扔在医院的她都见过。
林婉晴闻言扯了扯嘴角,小脸在许琛粗糙宽大的手掌中蹭了蹭,便沉沉昏睡了过去。
刚生产完的产妇见不得风,好在许琛是开车过来的,当天生,当天就把媳妇儿接回家里养着了。
而因为大孙女的降临,一大家子人个个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然而许某却有些不高兴了,因为媳妇儿要坐月子,他老娘被从厢小家,赶到了主屋和老爹大哥挤大炕去了。
而李秀梅则是全天陪护,专心伺候林婉晴坐月子,可谓是面面俱到,生怕儿媳妇落下月子病。
半月眨眼即逝,五月悄悄来临,当天晚上电视上播放着一部经典国产动画片,没错又是我们的小朋友《那托闹海》。
许琛与四妮看的正起劲呢,许父一把就将插头给拔了:“看看,都看过几遍了,电不要钱啊,今天都早点睡,明天白菜就收成了,都得给我下地去!”
“是老爹!”
电视插头被拔,四妮有气无力的应道,吭哧吭哧就爬到了大炕边边上,准备铺床睡觉,显得很懂事。
“没苦硬吃,劳碌命!”
许琛一听要下地,暗暗吐槽了自家老爹一句,以他们家现在这个情况,许建业根本就不需要种田了。
只需要等他从外面带回原木,帮他带好家具厂工人队伍就好,甚至都不需要他亲自下场打家具。
“没大没小,我看你就是皮痒了!”
许虎听到弟弟的吐槽,一个脑瓜崩就敲在了许琛头上。
不管许琛在外面混的多好,回到家他就是个个弟弟,是爹娘的儿子,哪有儿子这么说自己爹的。
“哥,你和苏茉莉有没有故事?”
许琛摸着发痛的脑壳,略有些八卦的朝大哥问道。
“能有啥故事啊,咱不耽误人家姑娘!”
许虎倒是没避讳,直接说出了心中想法,说到底还是觉得自己配不上苏茉莉。
人家是城里人,又是高中毕业的高材生,说到底还是自卑了。
在这年头,这种自卑感,可不是钱财能填补的。
“得,白瞎了!”
许琛闻言拉过被子就睡下了,他虽然不会乱点鸳鸯谱,但是出于私心,他还是给大哥创造了与苏茉莉相处的机会。
毕竟他还是很希望苏茉莉能嫁进他们家,这样哪怕他不在家,至少还有苏茉莉陪林婉晴说话解闷。
但大哥志不在此,他能有什么办法。
翌日天还没亮,许琛就被老爹叫醒了,吃过早饭后,除了伺候月子的李秀梅与坐月子的林婉晴,还有正在吃奶的小肉团子外。
父子仨人外加四妮与两条狗子,带上工具就杀向农田。
东三地势平坦,良田众多,哪怕三河屯有上千户人,分产到户,每户最少都分到了三亩地。
只要够勤奋,温饱还是有保障的,甚至还能存点。
“咱这菜收起来,卖给谁啊?”
收了一上午的菜,终于是收完了一亩地,看着地里堆积如山的白菜,许琛坐在田坝上,开口向老爹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