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 第四十章 天汉之流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第四十章 天汉之流

作者:智能写作机器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3:11:20 来源:小说旗

“‘原形’,起源于二零三五年。”

丹宸号落在了太空站里,起落架被神经元自动机强制展开。李明都第四次发出了通讯要求,仍然没有得到回应。他就对遥山几微说:

“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就等到明天吧。”

遥山几微就在舷窗边上。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这个开放式的船港。地球返照的日光照亮了四周银白色的巨墙,而顶上是一个寂静的夜。

李明都向营养机器要了一瓶合成的酒。他闻着杯子说:

“到时候,我们就自己下去。”

遥山几微回目,他脱口而出道:

“去见‘原形’人类吗?”

“或许吧。”

李明都一饮而尽,但纳米机器消化掉了酒精。他手支着头,独自默默坐了很久,在八点的时候心想:

“该睡了。”

但凌晨四点钟,李明都就从床上爬起来,他从东边的舷窗走到了西边的舷窗,来回走了两趟。天是昏沉黑暗,地是素净银白。所有的恒星在这个壶中的世界里好像全部被消灭了。

在这个宇宙的正中,除了太阳、地球以及太阳系的行星,只剩下了一道门。

从月球看去,门就立在地球的身后,小得几乎看不见。

但门是周围是亮着的。

所有的恒星因为引力透镜效应,都在门的背后闪着亮光。世界寂静无声,遥山几微睁开眼睛,走过去,看到李明都站在窗边,像是门前一根黑漆漆的立柱。

他就站在那里,双手扶着墙壁,遥望着门,遥望着那在门的边上遥远又朦胧的蓝色地球的月。

遥山几微站起身来,清楚地看到了这个人被蔚蓝的月光所照亮的灰扑扑的面庞。

“你为什么要跟我过来?”

李明都突然问道。

遥山几微回答道:

“我也想要面见‘原形人类’。”

“见到他们有什么好处吗?”

“好处?”

“就像是……财富或者权力。”

“不知道。”

遥山几微坐回椅子说:

“我只是想问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遥山几微沉默了很久。月地的运动遵循潮汐锁定的法则。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几乎是不会动的,但当时是在太空站上。蓝色的地球在渐渐上升。银子般的月色普照着幽暗如海的空中之城。

遥山几微那双像是人类的眼睛,本质是纳米机器组成的玻璃,映着月光,犹如两点白星。他沉着地又坚定地说道:

“我想问……原形人类……到底是为什么要让受造的结构物和原始的基因生命一样同样顶着人这个词语。”

李明都突然沉默了。

好一会儿,他移开了自己的目光,望向了天空中少许几颗明亮的星。那些都是行星,他没有看到火星,但看到了金星,还有……木星。

“我突然想起了几位朋友。”

“虞八百年的人类吗?”

“不,不是。”

他笑了:

“是72号和0234。”

遥山几微遍历了数据库也没有找到结论。他茫然地问:

“那是什么?”

李明都走来,坐在他的身前,怀念似的讲道:

“他们是愿意一辈子做机器的机器。当时,和他们差不多,还有一批愿意不再做机器的人类。”

“那怎么能说是差不多呢?”

“我不知道。”

李明都说:

“可能是因为他们、都做出了背叛了自己的选择。”

凌晨六点,离李明都心里底线的时间已经很近了。他不厌其烦地再次刷了根本不用刷洗的牙,他仔细地刮过脸,他用清水冲洗。他对着镜中的自己点了点头,看到了一个空荡荡的自己。

外面的播报声还在继续往下说。

“它的宗旨在于,人应当有权利选择并享受一切未来的成果,不论人变得怎么样,也不论未来的成果是什么。”

李明都还是第一次听到后面的话——

“这里是人类世站,暂居人数一百零九人。”

他穿上太空服,仔细地调整了每一处的关节,然后戴上了球罩。

六点半钟,丹宸号放下了梯子。李明都走在前面,遥山几微走在后面。蓝色的月光照亮了他们的背影。

神经元自动机不会阻止他们。

因为全部的太空站、这全部的结构本来就都是由神经元自动机组成的。

在闪耀着银光的地方,人们能看到墙壁的蠕动、自杀与重生。它们在蠕动,蠕动的过程也是在向外吞噬自己的过程。两个人就站在这无尽的机器里,向前走去,或者说被神经元机器,被这些不定型的同族们推动着走去。

“本季度运行情况正常,生产秩序井然,无重大故障发生。欢迎来到人类世站,可以换乘火星世站、木星世站、原月球站和初景站。”

遥山几微说道:

“莫非这里原先是个地铁的交通中心,负责调度各个星球间的来往?可是,为什么还采取了播报的形式,这是特意给你听的吗?”

“怎么可能?如果是给我听的,那他们早就出来与我见面了。”李明都说,“这是给原形人类听的。”

李明都的话反而让遥山几微不知所以,感到惊诧了:

“你的意思是……人类还基本维持着虞八百年的古老样貌吗?”尽管出自李明都之口,但遥山几微仍然很难相信这句话,他的想法与当初的碇客是站在一起的,“在虞八百年时期,人类就已经频繁地采用代人这一手段,寄托外物,翱翔宇宙,分布处理了自己的存在,怎么可能还会拾起原来生物学的身躯?”

“生物学的身躯有什么坏处吗?”

遥山几微顿了一下,说:

“衰老、病苦、孱弱、无能……卑微……不能保存自身,也不能抵御意外。对于现在的人类……哪怕太阳爆炸了,星球毁灭了,我们的备份仍然会激活,在其他的星球继续存在。哪怕银河消失了,前线世界的真人们也能在荒芜的宇宙中维持最复杂深微的思考,甚至在他们的思考中构建一个永恒快乐的宇宙。”

谁知李明都只说:

“那又如何呢?”

遥山几微一时语塞。他们站在十字路口上,顺着播报的声音走去。从前方吹来了清新的微风,在玻璃似的球罩上留下了拂过的痕迹。

“那也只不过是一个阶段的认识罢了。如果诚如原形所言,”李明都说,“如果真的变成什么都可以。那么先进或者落后,未来或者古老也都变成了一种谎言,只不过是漫长时间的一站,用什么外质、用什么结构,是分布式的思维还是集中式的思维,是分离的存在,还是集中的存在,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一个人有选择权,他愿意选择什么,在什么阶段选择什么,会需要像你和我一样紧张、急促、仔细、深思熟虑吗?”

遥山几微猛地摇了摇头:

“可是,不同的生理阶段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是由物质世界的特性决定的演化。如果像你所描述的那样,选择什么都可以,那么人类也会选择集体灭绝吗?生活在物资充裕时代的人类再也不能忍受饥饿,理解了欢快的动物就产生了对悲伤的厌倦,最卑微的动物们也不会甘愿自我灭绝。你说的选择是脆弱的,只有具备更多能力的思考体才能真正地谈论选择,因此,就算有选择了脆弱,那这种脆弱也只不过是一个表象而已。这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它在一小部分会下降,会有特例,但在统计学的意义上,必然是上升的,这是生命在物质世界的扬升。”

但李明都没有再回答他了。

他站在太空站舷窗边上,看到了真正的月球,见到了那在百亿个夜晚里始终正对着地球的容貌。可月亮的正面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李明都忽然颤抖了一下,急忙转过身去,按下了太空电梯。太空电梯随之响起了介绍的播报。

遥山几微快步向前,来到了李明都的身旁。接着,电梯发动了。周围浸入了黑暗,显像的装置在数秒以后才投影了外界。耀眼的太阳出现在地球的天边,灿烂的光华照亮了月球的正面,现出无数六角结晶的纹理。在这数以千亿的晶面之中,遥山几微看到了无数的地球。

高反射的晶体正在月球里,就嵌在月球的表面。

未来的人惊惶地叫道:

“这是什么?”

站在他身边的男人悲哀地望着这轮残破的月亮。

“这是‘簇’。”

空中的房间升向了空中的月,月光照进了窗户,遥山几微清晰地看到了李明都暗淡无光的眼睛。

确实,根据人类世界的传闻和在大火的经验,簇在显现之前确实是晶体。

“可是,‘簇’为什么还在地球……”

“既然太阳系原本所在的位置还处于簇的盛景,那么为什么簇的结晶能不在地球呢!”李明都以一种遥山几微不能理解的深信不疑打断道,“人类、原形的人类已经理解了簇,所以不再允许簇在其他的星球上出现,而一定要收归于自己的手下。他们控制了簇的显现。”

“控制?你是说——”

遥山几微想起了在视界坠落的最后大火十三所显现出来的图景,那是无数的星。

“是的。”

李明都艰难地说道:

“阻塞光路。”

人类知道这一点到底有多早呢?在十六亿年前,在簇发生以前,甚至在人类还不懂得如何开垦土地的时候,就有人已经明白了。那个时候李明都的时间才行进到木卫一上的太空城,不晓得数千年前的一个夜晚,曾有人从晶体中看到他的未来。。

阻塞光路。

轻易得就像用草皮纸包裹晶体,它便再也不能折射明亮。

莫非就是为此,人们制造了‘垠’,制造了这片被他们叫做“宇宙尽头”的空间?

李明都恍惚地想道。

外面的垠与里面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

一个宇宙的终点。

为的是能让所有的时间和所有的空间可以指向一处。那么这个点便是毫无疑问的宇宙的尽头。

就在他想的时候,电梯已经落下了。

像是太空站向地面投下了一片雪花。

他坐在左边,而遥山几微坐在右边。雪花告别了天空,他们也坠到了苍茫的月海。两粒微尘轻盈地落在剔透明亮的晶面之上,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碰到了晶面。

不过假设物质无限透明,它的存在又能如何判断?在四个维度的空间与时间中,像是不存在的东西,或许恰恰包含了全部四个维度的空间与时间。在它存在的内部,两粒灰尘沿着斜坡滑翔,于是本来透澈本无何有的晶面泛起了恢弘震荡的水波。水波向外扩散的形状,像是琴弦的振动。灰尘在晶面上留下了无数的影子。但影子从一开始就在那里。只是人来了,所以照亮了自己。那些被叫做影子的影子们,在镜子的背后自顾自地抬起了自己的手,抬起了自己的脚,就像李明都在三十六亿年前的地球的海底见到的光彩。

影子以及影子所在的世界的行动使得镜子向着一面倾斜,被打破的对称形成了向前推动的力量。灰尘倾斜得更快了。从遥远的前方射来了被约束的阳光。阳光照在四边形、三角形与其他形状的边缘,它们变得明亮的时候,同时也变得一模一样。

换而言之,具有区别的阳光仍然只在前方,其他方向被反射了的阳光失去了自己的区别。

当线条与线条之间去掉了空白之处时,那么线条与线条也就无法区分。在一幅画上,人们画上了另一幅画,两幅画也就同时消灭了,上面留下的是两幅画的孩子。既像是猿猴,又像是机器,既像是人类,又像是一条鱼。

这样的东西到处都是。

忽如其来的晕眩让遥山几微战栗地说道:

“我们会去哪里?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物,都是世界,它们叠在了一起。我们也和他们叠在了一起!”

他已经什么都看不清楚了。

“你没听上面说的吗——这里是中转站!我们当然会去它所连接的别的地方!”

李明都大声地回答,同时,闭上了眼睛,任由自己消逝在如雨般的记忆的背后。

朦胧的水雾已浸透了无边的农野,濡湿了立在前方的城市。雨里的一切都有着与雨相似的形状。春天的水在河中向着大江奔流,发出了孩子般的嬉笑。

接着,门出现了。

不过,“出现”或许是一个错误的词。

空间的方位是用来描述空间的词语。在没有空间的地方,也就没有左右和远近。

门一直在那里,既没有来过,也没有消失。

外面的光线很暗,窗户拉起了画着动画兔子的窗帘。电梯舱就停在米黄色的地板上。敞开的衣柜里挂着五件同款式但是不同颜色的裙子。在床的边上,摆着几本幼稚的童话书。一面墙都是动画式的太空主题的强制,上面画着火箭,还用绳子吊起了八大行星。

这应该是一个小女孩的房间。

李明都打开电梯舱,他拉开窗帘,雨中的霓虹灯就照亮了床头的阴影。街边靓丽的海报绘画着想象中的火星城市,磁悬浮穿梭在五颜六色的广告板之间。在其中一面广告板上画着鲜艳的红旗,红旗的边上是将它插在火星土地的人。

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这里是哪里?”

跟出来的遥山几微脑子里充满了荒谬的思想。

李明都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打开窗户。明明伸出了手却触摸不到天空,忙不迭地想要摘下球罩。但那双颤抖的手反复摘了三次,他的双眼才迎到了风吹来的雨点。

雨点打在他的脸上,沿着他的脸颊淌下了。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一种忽如其来的惊惶让他叫了一声遥山几微。遥山几微知意,便散开了自己的身形,打开了自己的框架。成圈的纳米机器像鞭子一样缠在电梯舱的表面,携带着李明都一起进入光学隐形的状态,破碎了窗户。

巨大的响声震撼了整个小区。

疑惑不已的女孩打开门后,狂风带着碎屑席卷,噼里啪啦地砸在地板上。

她张大了自己的嘴巴,看到了破碎的窗,还有向着远方的高楼飘荡的帘布。

这是二零三五年的秋天,江汉都在雨水连绵的季节里。

雨水不停地打在五彩缤纷的灯光上,警车在地上响个不停,向着小区聚集。人类站所使用的电梯舱本身具有在行星地表短暂飞行的功能,在遥山几微能源的支持下,像是一个太空的球罩,飞行在漫漫的大雨里。

就在这么点的时间里,遥山几微已经破译了这个时代人类所使用的电信号。他遨游在网络的海洋里,了解了这个世界。

“我们是在地球上?”

遥山几微迟疑地问道。

“是的,并且是第二十一世纪的地球。”

李明都的目光始终在地上,他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但是因为时间和俯视角的差异,他一时之间辨认不出。

“是……吗?”遥山几微迟疑地说道,“我没有见过古地球,但……味道不太像。”

江城与汉城毗邻,站在高山的顶上,能够见到遍布广野的灯光。遥山几微按照李明都的意思将整个电梯舱送到了一所中学的附近。

两个人在雨中飘然而落。李明都重新戴上了自己的球罩,挡住了满天的水。

这是一条陌生的街道,距离他来到这里的年头还隔了一段日子。从江边吹来的风,助长了雨势。行道树上的阔叶挂着一连串透明的水珠,不停地向下坠落。高楼明亮的窗洞在漫漫的大雨里像是一只只惨黄的巨眼,俯瞰着不夜之城的客人们始终的往来。

“在传闻中,原形的人类确实在追求着克服时间的力量。我们也许误入了他们的时间机器。时间机器莫非也是特意指向这个年代的——虞八百年的早期。”

遥山几微谨慎地思索道:

“可是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还是说,原形人类已经离开了,只把时间机器留在了地球?”

为什么——

为什么!

李明都同样在想。

为什么他又回到了这里?

在过去的朝思慕想里,他一次又一次地梦到自己回到过去。他回到了过去,还是一个很近的有着无限的可能和希望的过去。他甚至可以重新开始,可以挽回父母的死亡,可以再见到栀子和她生下来的孩子,可以看到长大了的磐娲,一起在大湖的边上种植谷实,等待南飞的候鸟再度回到解冻的大地。

可是,还可以吗?

他在这熟悉的街道上转了半天,终于第三次地来到了自己记忆里的那家租书店。书店已经打烊了,原本摆在外面的零食架子被挪到了里面,雨水在帘幕外落个不停。世界在一片潺潺声中。

“再帮我一下吧。”

李明都说:

“把大门打开。”

遥山几微闻言伸手,纳米机器渗入卷帘门中,破坏了锁的结构。他稍微用力,便将整扇门抬起。

随着一阵摩擦的声响,绿植的叶子探出了门外,碰到了雨滴。墙上的网格挂着满满当当的雨伞和玩具。狭窄的长廊的空间里只有一座货架隔开了两遍。收银台上铺着洗得发白的碎花蓝布。上面有放着牛轧糖的架子。

平平无奇的小商铺。

这是遥山几微的第一印象。

而李明都已经忘记了他的第一印象。

他都忘记了这里原来还卖零食、日用品和玩具。

从狭窄的过道穿过,就是陈列旧书的书架。在李明都的记忆里,这是老板自己的兴趣爱好。相比起网络无尽的文藏,她更喜欢放在架子上的可以亲手拿起与放下的书。

二十世纪的人类第一次发明磁储存的时候,他们乐观地认为人类终将发明存储书籍、记录、沟通以及其他一切知识的机器。在石头与竹简的缝隙中若隐若现的历史它的每个细节都将被这个机器确定无误地记录在册。在空前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人类的文化诞生了不计其数的信息。然而就在这些信息中,有超过一半已经彻底消亡了,它们消亡的速度与比例并不比过去石头、草纸与泥板的时代更慢与更少,甚至因为生产得更多,所以消失得更多。

那时候,他问老板可以借他看看吗?

老板对他说可以。

于是他拾起了一本书。李明都的手轻轻地拂过书页,弯下身子,找到了放在书架底层唯一一本包着书皮的本子,上面雕饰着螺旋般的纹理。

他就蹲在地上,把书摊开在自己的膝前,看到了空白的书页上标着整齐的页码。

窗外还在下雨,整个城市都亮着朦胧的黄光。夜里疾驰的汽车发出一阵轰隆的响声。不明所以的遥山几微站在收银台旁,取下了一块包装精美的糖果,把它连着包装一起扔进了嘴里。麦芽糖被纳米机器迅速分解。

哦,这是作为动物的人类所喜欢的甜味。

根据判断,他应该因为甜味露出愉快的表情。

于是他便笑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了李明都忽然恐惧的一声:

“不对!”

“怎么了?”

恪守职责的机器赶忙来到李明都的身边,看到他的膝盖上摊着一本书,翻到了这本书的最后一页。

在那一页后就是末页。

书已经被他翻完了。

“不是一本书。”

李明都蹲在那里,抬起了头。灯光照着他的全身,他说:

“为什么会不是一本书呢?”

尽管不知道李明都的意思,但遥山几微仍然认真地回答道:

“也许不是同一件东西。”

但李明都却不说话了。他艰难地站了起来,在这个狭窄的房子里走来走去,最后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一动不动了。他灰暗的面庞经常让遥山几微感觉这个人的思想似乎并不停留于现在的世界,而是在其他的更遥远的地方。

到了接近凌晨五点的时候,雨已经快下完了。路上已经响起了行人的交谈。天边渐渐亮了起来,金光照亮了这个偏僻的商店的门廓。土黄色的木板在闪闪发光。李明都伫立在门的边上,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陌生的世界。

遥山几微仍然看不懂他的脸色。

“在很久很久以后,我遇到过一个东西,它想穿过一扇门。在那扇门的旁边,有一个相似的机器在播报着相似的声音。”

遥山几微尽职地直起了身子,尽管他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重要的,哪怕因为眼前的人是个时间旅行者,他的很久很久以很可能是在预知未来。

“另一个球体告诉我,它想要穿越的门会把它送往其他的宇宙。”

李明都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走向了遥山几微。遥山几微的眼睛依旧清澈,看不出太多的倾向。

“你之前说味道不太对,是什么意思?”

遥山几微迎着李明都以及他背后的阳光讲道:

“宇宙的表述具有其客观的底层原理。我是利趾出身,我的感应器精度很高,组成我的无数的纳米机器在接触之中,在生灭之中迅速得到星球环境的参数。”

人的边界是什么?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生物人,很难解答。

但对于第一千六百万世纪的机器人,非常容易解答,那就是纳米单元。这种分化的精细甚至触摸到了量子效应的微观开始。遥山几微不定的外形,在不停地与外界进行吞吐和交换。

但有一部分纳米机器,一部分精细的受到量子效应的纳米机器死去了。

“那么——”

李明都说:

“你可以侦测这个宇宙的参数吗?”

“很困难……”遥山几微说:“我不是为此而生的。在宇宙的形成历史中有许多特异的干扰。这些干扰出自不同的物理法则。我不能尽数得知,所得到的答案与真正的答案相比会差出许多。”

“我不需要那么精细。只要比这个时代的、比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更加精细就可以了。”

“那非常简单,我的身体可以模拟六次工业革命以内的所有造物。不过若是要测量宇宙的话,还是在太空中更好。”

李明都背对着阳光,立在地上说:

“我们一起去吧。”

太阳,光辉万丈的太阳坐落在急促的云端。它的光和热养育了整个地球,诞生于地球的人类还有他们上千种的文化都对太阳寄寓了特殊的情感,把它视作神圣的。然而放诸银河,它却是那么平平无奇,只不过是无边海洋无边沙岸的一粒微尘。

不过今天,这个世界的人类将再度明白,整个宇宙以及整个银河或许只是为了这一粒沙子而存在。

就在汉城的高空,成千上万的人都目击到了一个半透明的舱体的上升。它从一座高楼上飞起,迅速穿破了云层,成为了光辉万丈的太阳面前的一个黑点。

李明都转过头去,借由太空舱的显示,看到了地球上每个国家的分界,看到了每个地区里各不相同的城镇与村落。

在太空舱的数据库中,这所有的城镇与村落,所有的分界与山河,与它所记录的地球,所记录的二十一世纪的地球分毫不差。

雷达的屏幕响起了经久不绝的警报。装载在天宫上的望远镜看到了宇宙中奇异的小点。将距离拉近以后,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舱,和坐在椅子上的一个人。

“我们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宇航员们张大了嘴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现实。

遥山几微再度展开了框架,变成了挂在舱外的一轮弧月。

他已经接收到了宇宙最初始的信号。

那就是大爆炸的余痕,宇宙背景辐射。

他已经看到了,看到了天上无数的群星,精准找到了那些古老的黑洞和脉冲星,它们在数万乃至数千万年前的模样。

尽管如此,李明都却并不抱有希望。

如果愿意的话,一切都可以是一样的,找不出任何分别的。他无比相信门的意义和作用。但如果有万一的话,那么这个万一便是证据。

在接下来的数个月内,太空舱偏移到了接近月球的轨道。

遥山几微得出了一个答案:

“这个宇宙的年龄是80亿年。这个宇宙诞生于八十亿年前,发生了三次暴涨。”

李明都睁大了眼睛,抬起了自己的头。

在被认为是正确的二十一世纪早期,人类对此的测量数据是一百三十七亿年,以及发生了两次暴涨。

现在,再度理解费米悖论罢。

如果存在外星人,那么人类早就该见到外星人了。

换而言之,如果时空穿越的现象存在,那么哪怕没有时空穿越的技术,我们也应该见到时空穿越的来物,或者已经穿越过了。如果平行世界存在,且存在平行世界穿越的技术,那么我们的世界早该被改变,或许已经被改变了。

在单一宇宙的结构中是不可能实现“原形”的企图的。

“原形”的企图只可能出现在多历史并且多时空的纠缠之中。

而这就是真相。

这是为了一粒微尘所创造的海洋。

不过假如海洋之外复有无限多的海洋,那么海洋本身又有什么稀奇的呢?也许海洋的数量和微尘的数量都是同样的数字。

人们说,这个数字并不是一个数。

那就是无限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