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火枪洗明路 > 第七章 逛逛朝鲜

火枪洗明路 第七章 逛逛朝鲜

作者:血色中华魂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3:48:00 来源:小说旗

就在庞帅麾下忙着安置朝鲜军烈属移民大明的时候,庞帅跟着朴朴乐来到了朝鲜,准备亲自探访一下即将于明年会变成建奴属国的朝鲜,看看能不能在朝鲜沦陷之前再捞点劳工出来。

天启朝后几年的朝鲜,简直可以说是内外交困。万历时期的倭乱给了朝鲜王朝沉重的一击,壬辰倭乱严重的打击了当时的朝鲜社会,其战后耕地缩减到战前一道(朝鲜全国分为八道)的水平,人口甚至锐减到战前的六分之一,十万人口被日本掠夺。壬辰战后,朝鲜因为户口的锐减,所以其人民的负担也大幅度的增加,为了巩固国防而征收的“三手米”(炮手、射手、杀手)税,以及增加其它维持国家所需的各种捐税。

而且朝鲜的门户党争即使在倭乱中也不曾停止(最着名的就是李舜臣被罢免),而战后更是愈演愈烈,士大夫除此之外别无建树。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拥有战功的平民开始步入两班(朝鲜当时的官场架构)行列,两班失势初现端倪。同时,朝鲜王室第一次被外国欺凌,威信空前低落,社会各种裂痕在倭乱后一并显露,朝鲜王朝五百余年国祚实际上从此时开始衰亡。

就在天启四年(1624),朝鲜爆发了李适之乱,叛乱被平定后,仁祖李倧上台,虽然李倧上了台,但是朝局不稳,仍需在汉城部署重兵以维护首都稳定,这就导致了防卫北部边疆的军力不足,为以后建奴的入侵减少了压力。

庞帅也是利用当时李倧急于筹集资金的心态,派人打通了朝鲜上下的关系,引进了数万的朝鲜劳工。

明年,也就是天启七年(1627),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就会带领三万建奴入侵朝鲜,其结果就是朝鲜议和与建奴订立了“兄弟国的盟约”。朝鲜派遣王子李觉赴后金为人质,后金与朝鲜互不侵犯对方的领土,而此次之战也被称为丁卯胡乱。

当然,朝鲜还是心系大明的。建奴军马一退出朝鲜,朝鲜便马上向明朝“疏奏被兵情节”。而且朝鲜拒绝废除明朝年号,并依旧保持与大明的宗藩关系。可惜,明朝不给力啊!在崇祯九年(1636)时,皇太极攻打朝鲜,结果大明对于援朝抗奴是有心无力,没有明朝拉后腿的建奴最终还是打的朝鲜成为了建奴的藩属国。

此时庞帅不趁着朝鲜时局暂时的稳定去捞点劳动力,难道要留着人力资源给建奴资敌不成。

江华岛距朝鲜汉城约50公里,位于朝鲜汉江的出海口,隔海峡相距朝鲜陆路约1公里,背靠着黄海江华湾。江华海峡因距离狭窄,在古时被称为“盐河”,但水文条件复杂,潮水落差大,多暗礁,故朝鲜古代君主在遭遇北方民族入侵时往往避于此地。

同样是天启六年二月的朝鲜江华岛,此时的天气却比明朝北方的大部分地方暖和了不少。

在觉华岛附近的海面上,靠海吃饭的朝鲜渔民正在驾船捕鱼。只见一艘又一艘的渔船在海面上不停的穿梭着放网拉网,看着拉网时渔民们吃力和喜悦的表情,这就说明他们的收成不错。

“哇!崔大叔,你这最后一网可真厉害!这一网的鱼都快赶上之前三网的总量了。”一艘渔船上,一个身穿打满补丁的衣裳的小伙子兴奋的一边帮忙收网一边喊道。

“是啊,没想到这最后一网居然捞到这么多鱼。这是个好兆头啊!海振,动作快点,咱们今天早收工去换点酒去!”船上,被称为崔大叔的渔民高兴的对小伙子说着话。

“好嘞!崔大叔,你就瞧好吧!到时候换来酒,你可得给我多喝点。”被唤称海振的小伙子回应着。

“行,到时候肯定给你多倒半杯。”

“啊?才半杯啊!唉,不过瘾。”

“你小子,要是想多喝酒啊,你还得在等两年,太小了。”

就在两人闲聊的空档,收获满满的渔网便已经被拉了上来,只见网内有数十条青花鱼、鲅鱼和鳕鱼。叔侄两连同船上的另外三人一起连忙将网内的鱼取下,扔进渔网旁边的木桶内,不一会,六个空木桶便被装满。

“走喽!回去卖鱼换酒去喽!”全部收拾妥当后,小伙子海振一边驾船一边高兴的喊道。

“崔大叔!快看,那边的船好大啊!”就在众人欢愉的划桨往回返时,船上负责掌舵的一名年轻人惊奇的喊叫道。

听着小伙的话,众人连忙转身望去,只见远处一艘庞大的三帆大船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

“我的天啊!真的好大啊,快看,后面还有好几艘!”

“这好像是战船!”父辈曾是李舜臣麾下水师一员的崔大叔吃惊道。

随着一艘又一艘的风帆战列舰和大型运输福船出现在觉华岛不远的海面上,一众渔民全部惊呆了。

等两艘五级风帆巡洋舰、三艘三级风帆战列舰和四艘大型运输福船全部出现在渔民的视线中后,所有的渔民全部驶出吃奶的劲死命的划动着手中的船桨,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快跑!

没错,你们猜对了。这只出现在觉华岛附近的舰队正是庞帅带领的舰队,他们目标就是江华岛,因为江华岛的后面隔江相望的地方就是朝鲜的首都汉城,他们可以在这里靠岸驻泊。

“好多的炮啊!”有眼力好的,甚至看见了三级风帆战列舰开启的炮窗里显露出的火炮炮口。

“崔、崔、崔大叔,咱、咱们该、该、该怎么办?”小伙子镇海吓得牙关直打颤。

“怎么办?跑啊!快划船,先赶紧回家。”听着崔大叔的话,船上的小伙子们连忙使起劲来划桨。

江华岛上,负责了海守望的差役也发现了舰队的到来。然后岛上顿时锣声四起,人们纷纷忙乱起来,有躲在家中的,有带着家小扭头就跑的。

与此同时,得到不明舰队接近消息的江华岛兵营和江华岛上的江华府留守府也是乱成一片,年纪轻轻的留守李宇哲只是靠宗室出身的身份和阿谀奉承才坐上了江华府正二品留守的位子,肚子一点干货也没有,急的直转圈。

“卢虞侯,你先带着所有的府兵前去应敌。金虞侯,你先带水师配合卢虞侯作战,我这就去汉城求援!”转的自己快头晕的江华府留守李宇哲准备跑路。

“来人,快去备马。”不管他人听命与否,李宇哲迈步就出了留守府。

“报!大人,海上舰队亮出大明旗帜并派出使者,使者随后就到。”就在李宇哲刚跨上马背准备挥鞭的时候,一个士兵及时的出现在他面前,禀报着最新的消息。

一听是大明的舰队,李宇哲顿时就松了一口气,直接调转马头带着准备调兵的卢、金两位兵马虞侯跟着报信的士兵一起去迎接明朝使者。

还没走到城门口,李宇哲便于到了庞帅派出的传信使者。

“在下乃是朝鲜王国江华府留守李宇哲,不知上朝使者如何称呼?”看一身明朝百户服饰的使者,李宇哲开口客气的问道。

“见过李留守,我乃大明朝山东东路参将,定远将军庞帅庞将军麾下的百户。这次我家将军前来,只为私事,打算来见识见识你们朝鲜的三千里锦绣江山。这是将军给朝鲜国王的信件,还请转交。”

“原来如此,还请使者稍待,我马上便派人去汇报大王!”虽然眼前的百户只是说来朝鲜旅游,但是李宇哲也不会傻了吧唧的信了,只能先接过使者手里的信件并转交给自己的亲卫,让他携带信件去汉城报信。

“不知庞将军身在何处?我可否前去拜访一下?”派出报信的人并让卢、金二人回营戒备后,李宇哲打算前去一探究竟。

“可以,留守还请跟我来。”

江华岛朝鲜水师一个港口内,几百名朝鲜水师官兵正乱成一团,得亏舰队提前打出了明朝日月旗,要不然整个水师营地内的朝鲜人马非得跑的一干二净不可。

“李参尉,对方是明朝水师,打旗语准备进港。”水师营寨的寨楼上,一名被当官的硬拽上来的旗手看见舰队打出的旗语后,连忙对身边的水师军官说道。

“准许进港。”看着军港外打开炮窗露出火炮炮口的战舰,李参尉很识趣的答应了。

由于港口规模太小,四艘福船花了将近三刻钟才把所有的人马和装备卸下船。

看着营寨内排着整齐队伍的一千名火枪兵、五百名骑兵、伺候着两门六磅炮和两门分别由十根细管组合成的奇怪武器(嘎嘎,你没猜错,就是手摇加特林,也称格林快炮)的三十名炮兵,还有两百名虽然身穿明朝鸳鸯战袄,但是时不时用朝鲜语给营寨内士兵打招呼的朝鲜裔士兵,李姓参尉不由得一阵头大,这是上朝要联合朝鲜一起出兵对付建奴吗?

不提另一边,酉时,朝鲜汉城昌德宫(壬辰倭乱时,正宫景福宫被毁,战后昌德宫被当做正宫使用,直到同治七年,也就是1868年才重新转到复建的景福宫)内,朝鲜王朝第十六任国王李倧正在处理政务。

“报,王上,江华府留守送来急报!”一个侍者在门外喊道。

“宣!”

“参见王上!”李宇哲的亲卫磕头叩拜。

“江华府怎么了?”

“回王上,上朝山东路参将,定远将军庞帅带舰队来访,这是庞将军写与王上的信件。”

看见亲卫从怀里掏出信件,站在一旁的内侍连忙上前接过并检查了一番后便呈给了朝鲜王李倧。

“有意思,来人,速召世子、领议政、左议政、右议政和大将来见!”看过信件后,朝鲜王立即让内侍传召议政府(相当于明朝内阁)进宫商事。

“哈哈,劳工,从义营,定远将军庞帅,慰劳家属,呵呵,真当我朝鲜无能呼?”

“王上息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