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火枪洗明路 > 第二十八章 信使进京

火枪洗明路 第二十八章 信使进京

作者:血色中华魂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7 23:48:00 来源:小说旗

天启三年末,被安邦彦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安位(原水西宣慰土同知,宣慰使安尧臣之子)母子给总督杨述中写了一份乞降信,于是急于求成的总督杨述中和巡抚王三善在剿匪策略上发生了分歧。王三善认为叛军首领安邦彦和奢崇明父子尚未伏诛,应该边抚边剿,而杨述中却一意主抚,于是两人便彼此争论不休,把精力放在互相说服对方上,暂时将军务搁置在一旁。

听到消息的安邦彦派心腹陈其愚向王三善诈降。一开始王三善非常谨慎小心并保持戒心,但陈其愚能说会道会拍马屁,多次玩转无间道,在几次斩杀了安邦彦安排的送死的水西判军小头目,并且献上水西地理图与兵力分布图等情报后,没用多长时间,王三善便被陈其愚的忠心行动所感动,认为他已经与叛军情同水火互不相容。于是,陈其愚就被王三善成功接受了。

陈其愚成功的得到了王三善的信任后建议,既然安邦彦已经失败逃跑了,那官军不如撤回贵阳休整养精蓄锐。自征战以来率军连战连捷的王三善不免有些骄傲自满,加上其他官军的不配合,而且军中粮食所剩无多,就采纳了陈其愚的计划,率兵东归。

而早有预谋的陈其愚自请兵断后,王三善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命令各部兵马依次撤退,自己与副将秦民屏等人紧随其后。

早已与陈其愚商量好的叛军首领安邦彦趁机带兵追堵王三善所率领的明军,得知安邦彦带兵已经到位以后,陈其愚便派人前去禀报王三善,说自己被安邦彦带兵围在了内庄,请派兵速速回头支援。

收到消息的王三善便带兵前来救援,赶到内庄时,看见了正在表演被叛军追击的陈其愚。

陈其愚选择反叛伏击的内庄很是用心,内庄周边的田地皆是沼泽地,周边森林茂密,当时又恰逢冬季,森林里都是些落叶。陈其愚也很聪明,提前派叛军因地制宜的将树林里的大量落叶运来撒在沼泽地上,表面看上去很是平坦。

看到王三善带兵前来,陈其愚便故意引导王三善率军往准备好的沼泽地行军,不知情的王三善带军陷入沼泽地后,陈其愚便指挥叛军开始围攻官军。

王三善从马上跌落下来后,知道自己中计了,立即将帅印扔给亲兵,自己则抽刀想要自刎,却被叛军打断并抓住。自刎未成,王三善便狂骂陈其愚和叛军,不一会就被恼羞成怒的叛军杀死。与王三善一起的同知梁思泰、主事田景猷等文武官员四十余人也皆战死。

所以,在贵州这个地方,陈其愚很招官方人恨。得知陈其愚被威海卫骑兵抓住后,蔡复一也难免有些激动。

贵阳城巡抚大堂内,虽然陈其愚狼狈的跪在大堂中间,但是其脸上依然是一脸的桀骜不驯。

经过专人辩识,确定陈其愚是真的之后,蔡复一还未开口,明知必死的陈其愚就开始大声叫骂起来。

“大胆叛逆!竟敢咆哮公堂,辱骂朝廷官员,该打!来人,掌嘴二十。”

“是,大人。”话音刚落,一名差役就撸起袖子,上前左右开弓“啪啪啪”的呼了起来。不一会,陈其愚两侧的腮帮子就高高的鼓了起来。

“伊利哇啦咔咔吧”掌完嘴后,陈其愚嘴里含糊不清的继续叫骂起来。

“哼!冥顽不灵。来人,把他押下去好生招待着,可别让他在牢里累死了。”

“是,大人,属下明白,绝对会让他在牢里好好的享受一下人生的。”巡抚衙门的手下小吏也是机灵,明白巡抚大人要干什么。

“庞千户,既然你抓住了陈其愚并斩获千余,功劳不俗。但是却违令在先,虽情有可原,但是不可不罚。既然你家大人几天让你来给了本官一个交代,本官也不是不通情达理之人,判你留下三成功劳,然后用七成功劳来功过相抵如何?你放心,本官会把此事的前因后果详详细细的写下来上报于京城,请圣上坐最后裁决。你若是不放心,可以让你家大人也一同上书报与京城,你看如何?”

“谢大人!多谢大人不罚之恩,如若没有其他事情,那末将就回营向我家大人汇报一下情况!”

“去吧,本官还要继续审问另外两名叛将,就不送你了,替我向你家大人问好。”

“是,大人,末将这就回营向我家大人转达您的问候。”说完,庞英转身就走出了巡抚衙门大堂离开了。

“大人,这么大的功劳,威海卫的人说不要就不要了?”

“一点不要是不可能的,后面肯定还有事,只是咱们不知道罢了。”

威海卫大营主帐内,庞帅听完庞英巡抚衙门之行的叙述之后,招来众将商量撤兵回威海卫的事宜。

“自打我军到了贵阳之后,当地官员视我等如无物,很不受他人待见,大家都很别扭难受,既然咱们此次骑兵突袭叛军大营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也是咱们威海卫该走的时候了。”

“大人,要我说,早就该走了。”

“是呀,大人,这些当地官员根本就不待见咱们,万一真要和叛军打起来,指不定会出啥幺蛾子呢?”

“对,自奢崇明和安邦彦起兵反叛以来,川贵之官军有不少次机会可以结束这叛乱,但是他们之间互不统属,又互相辄压保存实力,实在是心不齐,就怕哪天咱们被他们给卖了。”

“好,既然大家伙都不愿意再在这里受尽他人的白眼,那咱们就撤。来人,把这份电文交给电报员,让他发回威海卫。”听到手底下将领都同意自己撤军,庞帅便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份电文拿出来,让电报员发出。

为什么要撤兵呢?因为庞帅实在是不想再去削弱安邦彦的力量,改变历史的走向了,要养寇自重,不断耗费明朝的精力。要不然,庞帅怎么去渔翁得利?

叛乱要是提前结束,日后崇祯上台,手里的牌可就多了不少,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庞帅可不会去干资敌的活。

转开视线,来到威海卫都指挥使衙门内,正在审阅公文的两位指挥同知收到了庞帅的电报。

电报内容很简单:“八日以后派信使进京,告知朝廷山东沿海有倭寇出现,让武忠一郎带人配合一下,请求朝廷让出征的威海卫撤军回援。”看完内容,两位同知就明白了,大人这是想要回来了。不一会两人便唤来传令兵,让他把两人写好的命令交给武忠一郎。

时间匆匆而过,十六日后,傍晚,几名威海卫驿卒风尘仆仆的赶到京城,进城后又分成两组,一组直奔兵部衙门,另一组则奔向刘公公的府邸。

第二日上午,就在兵部几位大佬还在商议该如何处置应对威海卫上报的情况时,来自贵阳巡抚衙门和出征的威海卫的报捷驿卒也一路狂奔来到京城,等看到捷报的内容后,几位兵部大佬简单的交流了几句后,便一致同意了威海卫撤兵回防的请求。

下午,刘公公找到了魏忠贤耳语了几句后,魏公公又找到了正在做木工活的天启帝,二人又友好的交流了一番之后,一名传旨的公公和一队锦衣卫又带着一份新鲜出炉的圣旨出城紧跟兵部的传令吏员向贵州而去。

在贵阳,早已解了凯里之围的鲁钦也带兵赶回了贵阳城外的大营,威海卫也结束了守城和巡逻的任务,回到了威海卫大营。

自打来到贵州,因为各种原因,庞帅始终没和巡抚蔡复一见过面,等好不容易空闲下来吧,蔡复一又去了凯里,估计等威海卫撤军的时候,两人也有可能还是见不着面。

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在庞帅等的不耐烦的时候,兵部和皇上的圣旨到了。

兵部的调令文书很简单,就是让威海卫和当地的守军交接完公务后,立即撤军回威海卫防备倭寇。

宣读圣旨前,众人面相京城方向摆放好香案,香案上摆放好香烛,庞帅更换好官服带领众人跪下。

看着众人准备好后,宣旨太监开始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今威海卫都指挥使庞帅精忠报国,骁勇善战,率军于贵州大破叛军大营,溃敌两万余,擒叛将三人,斩首千余并缴获伪王服饰仪仗,朕心甚慰。调其为文登营参将,加授安远将军,赏纹银一千两,雕虎玉佩一块以示皇恩,钦此!”

“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庞大人,接旨吧。”

“多谢谢公公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贵州宣旨,这里是些茶水钱,请公公不要嫌少。”

“岂敢,岂敢,刘公公要是知道了咱家收了您的茶水钱,咱家可有罪受喽!”

“不打紧,刘公公不会怪罪与你的,你就收下吧。”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的收下了。”

送走了宣旨太监和进城交接撤军手续的手下后,庞帅便下令全军收拾东西,等中午用过午饭后,全军便开拔回家。

看来出征在外,阉党的名头确实有点不和谐啊!不过,现在有一块合法的地盘在手,安稳的发展上两年,等以后崇祯上台了,再找机会给他捣捣蛋,阳奉阴违的听调不听宣,奈我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