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清穿咸鱼嫡福晋带生子系统杀疯! > 第93章 伊尔根觉罗氏90

对于《天宫开物》这些类型书籍的情况,康熙实际上心里头都清楚,作为皇帝,方方面面都了解过。

但他却对此不以为意,甚至还亲自带头加以抵制。

戴译可不就是由于这个方面的缘故而遭到康熙的不喜,被流放了。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当今天子都如此抵制这些东西,那么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不会将此事放在心上了。

不受重视的,发展总不会有多好。

那些来自民间的有才之士,就算他们自身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过人的天赋。

但绝大部分人既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也没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其中,根本无力去支撑起对这些东西的深入研究与开发。

……

……

……

胤禔做的事情可多,特意派出人手四处寻觅各种可供食用的粮食作物,并经过一番精心地甄别挑选之后,最终确定找到了玉米、土豆以及番薯这几种。

先说这番薯,其原产地是遥远的大陆彼岸,后来被一些商人不远万里地带回了国内。

番薯这种作物,具有产量高、耐旱性强以及适应环境能力出众等诸多优点,所以早在大清之前,便已经有不少农户开始尝试种植了。

只不过那会儿,番薯仅在一小部分地区流行开来,尤其是在那些地势崎岖的山区以及土壤贫瘠之地,番薯长的更好。

不过可惜的是,由于红薯吃多了容易导致肠胃胀气之类的种种缘由,使得它一直未能得到全国大范围的推广普及。

成功地寻找到番薯并且大规模地展开种植活动,就能更进一步地缓解面临的粮食短缺难题了。

至于土豆,同样也是一种能让人填饱肚子的食物。

玉米这种农作物同样是从遥远的地方传入的其中一种作物。

玉米来的时间跟番薯差不多,是通过商贸的渠道被引入进来的。

玉米之所以在后世能够成为极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原因在于它具备着高产以及强大适应能力这两大显着特点。

尤其是在那些地势崎岖的山区,还有气候寒冷、环境恶劣的高寒地带,玉米都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从而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基本口粮需求。

令胤禔感到遗憾的是,尽管玉米早就已传入国内了。

但或许是由于它并非当时征收赋税所规定的粮食种类,因此仅有为数不多的一部分人选择种植并食用玉米,也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高度重视与广泛推广普及。

胤禔心中已然有了盘算,既然已经找到了高产的粮种,他决定首先在自己的庄子上开展试种工作,并致力于精心培育优良的种子。

至于后续是否需要向康熙帝呈上奏折,详细禀报有关这些良种的种植及推广的情况,还需视具体的试种结果而定。

……

胤禔对粮种的培育可重视了。

他让人精心挑选着每一粒种子,细心地把控着种植的每一个环节。

粮种已经被胤禔种了几轮,有了合适的种植方式,它们的生长状况良好。

他没有丝毫要隐瞒此事的想法,因为想让这高产的粮种惠及天下百姓,他一个亲王是不好出面做这事儿的。

等到粮种初见成效的时候,胤禔便立刻郑重地给康熙上了折子。

在那封折子上,他详细地描述了新粮种的培育过程、生长特点以及目前采收到的产量。

折子呈递上去之后,胤禔便只能耐心等待了。

康熙在御书房中,仔细地看着胤禔的折子。

看到新粮种竟然能比目前的粮种高产许多倍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在他的认知里,粮食产量的提升并非易事,如此巨大的产量差距,实在是让他难以置信。

为了确认真实的粮种产量,康熙特意挑选了一个就近的日子,带着几个平日里他极为信任的大臣,浩浩荡荡地前往了胤禔种植粮种的庄子。

当他们到达庄子的时候,正好赶上了粮食收割的时机。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丰收景象,玉米杆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康熙和大臣们走进稻田,亲自查看了粮食的生长情况,还与负责收割的农夫们交谈,详细询问了种植过程中的各种细节。

为了确认产量,他跟几个大臣亲自下地挖了一小片。等上称一称,果然和胤禔折子上的差不多。

是目前市面上粮种产量的好几倍,有了这些新粮种,康熙就不用担心国土内会有人饿肚子了。

得到证实之后,康熙清楚这高产粮种的重要性。

他立刻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这些高产粮种交给了太子和几个皇子,并且召集了相关的大臣,共同商议如何进行种植推广。

在朝堂之上,康熙严肃地说道:“此高产粮种,乃我大清之幸事。

爱卿们可要齐心协力,将其推广至全国各地,让百姓们都能受益才好。”

太子和皇子们纷纷领命,大臣们也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

时光不经意间就溜走了,过得那叫一个快。自从朝廷意识到高产粮种的潜力之后,便开始慢慢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推广行动。

朝廷先是张贴了内容详尽的告示,将高产粮种的优势一一写明,张贴在各个城镇乡村的显眼之处。

那些识字的人便聚在告示前,大声地念给周围不识字的乡亲们听,大家一边听,一边交头接耳。

同时,朝廷还派遣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农官,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百姓们如何播种、施肥、灌溉。

这些农官们不辞辛劳,把几个村子的代表选几个出来,再选个试点试种,耐心地解答百姓们的每一个问题,确保大家都能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

在朝廷这般不遗余力的推广下,高产粮种在各地迅速蔓延开来。

有些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如今也布满了整齐的田垄,一畦畦嫩绿的幼苗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百姓们的生活也因为这高产粮种的出现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