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在此期间,不仅承受着丈夫仕途不顺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也面对了来自宫廷内外各方势力的严密监视与明枪暗箭。
因为李佳氏的插手,伊尔根觉罗氏比上一世过的更苦,更早离世。
她所出的子女也在后院斗争中死去。
胤禔在储位之争中的落败致使他自身深陷囹圄,而大福晋背后的家族因其政治上的失利惨遭牵连。
之后,科尔坤一家陷入绝境,伊尔根觉罗氏家族自然也难逃厄运,饱尝世间辛酸冷暖。
她的人生宛如一场凄凉的悲歌,最终以悲惨的结局画上句号。
他们最后,都落得个家破人亡、惨不忍睹的下场。
………
大福晋怀着满腔的不甘与不舍,缓缓地合上了双眼,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意想不到的是,她那灵魂并未就此消散,反而在这世间徘徊不去。
不知过了多久,大福晋竟惊异地得知,原来在没有重生女出现的那个世界里,她与大阿哥之间的感情竟是那般的琴瑟和鸣、恩爱有加。
他们相互依偎、彼此陪伴,共同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时光。
婚后短短五年时间里,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连续诞下四位千金。
尽管如此,胤禔对她的宠爱并未因此减少半分。
直至多年后,大福晋终于如愿以偿地生下了嫡长子弘昱。
频繁的生育给大福晋本就娇弱的身躯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伤。
儿子年满三岁之际,上一世大福晋终因积劳成疾、久病不愈而撒手人寰。
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得知上一世的结局,不禁更怨,如果没有李佳氏的插手,她所育子女,至少可以平安长大成人。
虽然命运多舛,这些孩子们大多未能长寿,在二三十岁的年纪便相继离世,唯有其三女得以幸存至三十三岁。
至少她的孩子长大过,她和大阿哥夫妻关系也很好。
可反观今生今世,尽管她也为大阿哥诞下了子嗣,但两人之间的感情却是如此淡漠,甚至可以说是形同陌路。
不仅如此,命运似乎对她格外残忍,更是早早地便夺去了她的生命,她自己的孩子们也都没有长大成人。
想到此处,大福晋心中的怨,愈发强烈起来。
她觉得上天不公,为何要让她遭受这般苦楚?
为什么要让那该死的李佳氏重生?
夫妻间的感情不睦,再加上自己的过早离世以及子女们的不幸夭折。
伊尔根觉罗氏想着她遭受的种种磨难,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得她的怨气犹如乌云密布,久久不能散去。
正因如此,大福晋的魂魄在回到地府后,始终被困于奈何桥边,迟迟无法转世投胎,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
………
………
原主伊尔根觉罗氏自从嫁入皇家之后,那日子可谓是苦不堪言。
每日里不仅要操持后院事务、侍奉大阿哥,还要承受着来自婆婆的百般刁难与苛责。
起初,夫妻之间的感情还算和睦,毕竟大阿哥一心一意地想要拥有一个嫡子,来延续香火。
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出于外力干扰,这份感情逐渐出现了裂痕。
原因是,太子后院的侧福晋李佳氏,奇迹般地获得了重生机缘。
在李佳氏获得太子宠爱,在后院站稳脚跟后,对着太子吹起了枕边风。
太子趁机借助惠妃之手,将两位如花似玉的美妾送入了大阿哥的后院。
自这两名妾室踏入大阿哥的后院之后,原本安宁的大阿哥后院,变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
身为正妻的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处境愈发艰难,日子过得每况愈下。
这位大福晋本是个知书达理之人,出嫁之前曾有经验丰富的嬷嬷悉心教导。
只可惜,正是由于所受教育过于正统,使得她对孝道极为看重,以至于面对惠妃这般刁钻泼辣的恶婆婆时,根本不敢有丝毫的忤逆之举。
如此一来,所有的委屈与痛苦都只能默默咽下,久而久之,身心俱疲,心力交瘁。
一个恶婆婆加上不好管理的后院,大福晋日子过得苦吧吧。
……
……
……
如今,叶婉汐接下任务后,穿越回了与胤褆大婚的这一天。
值得庆幸的是,此刻的李佳氏尚未重生。
这意味着叶婉汐尚有充足的时间可以精心谋划,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变故。
(为了大家看的不乱,这个位面以后就是伊尔根觉罗氏·婉儿了)
从此以后,叶婉汐就是伊尔根觉罗氏·婉儿,正式开启了她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清朝的古代生活。
再说这皇长子胤褆,他是康熙帝众多子嗣之中存活下来的第一个儿子。
正因如此,他自然也就成为了第一个需要完婚成家的皇子。
这场盛大的婚礼,不仅关乎着皇室的颜面,更承载着许多人的期许与祝福。
对于刚刚穿越而来的叶婉汐来说,眼前的一切都是挑战。
……
胤褆的婚宴可谓是热闹非凡。
整个府邸张灯结彩,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氛围。
迎娶嫡福晋的流程纷繁复杂。
婉儿穿越后,还没来得及细细感受周围的一切,便已端坐在了新房之中。
此刻的婉儿,头上戴着一顶精美的发冠。
这顶发冠工艺精湛,上面镶嵌着颗颗璀璨的宝石,但同时它的分量可不轻,压得婉儿只能微微垂头。
再看婉儿那身大婚的衣裳,更是层层叠叠,厚重而华丽。
鲜艳的红色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将婉儿衬托得格外明艳动人。
婉儿静静地垂着眼眸,思绪早已飘向远方,整个人处于一种发呆的状态。
头上的盖头宛如一道红色的帷幕,遮住了她的视线,使得婉儿眼前所见,唯有一片红彤彤的色彩。
她就这般安静地坐着,感觉到屁股底下,似有若无的有什么东西,咯着自己。
婉儿稍一挪动身子,便猜到应当是那些象征着美好寓意的干果和花生之类的物品。
就在这时,一阵喧闹声,由远及近地从门口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