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倚天:唯一真神镇压诸天 > 第215章 怎样的天下,理想之国

乾清宫内,一时寂静。

方才领命离去的官员们脚步声消失在殿外,宏伟的宫殿显得有些空旷。

檀香袅袅,阳光在地面的金砖上投下移动的光斑。

殷素素想起陆晨那卷巨大的紫禁城图纸, 想起那五千亿的预算。

走到陆晨身边,宫灯的光芒映照着他棱角分明的侧脸,已有了深不可测的威严。

当年在冰火岛上,陆晨就说以后要做皇帝,没想到这些年,一步一步走来,如今真就做到了这个位置上。

想想在冰火岛上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自己过的冰火两重天的时光,陆晨在冰火岛上发下的宏愿,吹的牛,如今似乎都成了现实。

“夫君。”殷素素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

“建学堂,教化万民;”

“控盐铁,聚拢财富;”

“兴基建,活络天下;”

“建新都,立国威仪……””

“殷素素慢慢说着,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绪,“这些,素素都明白了。”

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似敬畏,又似担忧。

“可素素还是想问……夫君最终,想建一个什么样的天下?”

陆晨批阅奏章的笔尖,停顿了一瞬。

他缓缓抬起头,看向殷素素。

她的眼中没有质疑,只有深深的探寻。

陆晨放下朱笔,站起身。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窗边,负手而立,望着窗外刚刚吐露新绿的宫苑。

殷素素安静地站在他身后,等待着。

良久,陆晨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朕想要的天下,首先,要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

他转过身,看着殷素素。

“听起来很简单,对吧?但千百年来,有几个朝代真正做到了?”

“红薯、土豆、玉米,这些要推广下去,让百姓的肚子先填饱。这是根基,是根本。”

“其次,人人有书读。”他走到殷素素面前,“朕要开民智,不是开几个精英的民智,而是所有人的!”

“朕要让每一个大明的子民,都知道这世界有多大,都知道除了眼前的田地,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朕要让他们识字,明理,知道忠于谁,更要知道,为何而忠。”

他踱了几步,走到那巨大的堪舆图前。

“第三,经济。”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矿脉和河流,“盐铁官营,配给制,只是第一步。朕要做的,是建立一套完全由朝廷掌控、服务于国家和百姓的经济体系。”

“工坊要改进,技术要革新。”

“冶铁、纺织、造船……朕要让大明的工匠,造出最坚固的甲,最锋利的刀,最快的船!”

“交通也要便利,驰道要修,运河要挖,让南北方的货物和资源,能够快速流通。”

“至于商人,”他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们可以存在,但只能是这个庞大体系中的毛细血管,负责查漏补缺,绝不能成为主动脉,更不能吸国家和百姓的血!”

殷素素静静听着,心潮起伏。

陆晨描绘的,是一个远比她想象中更加庞大、更加精密的蓝图。

“第四,法制。”陆晨语气变得严肃,“朕要建立一套严明、公正、统一的大明律法。上至公卿下到百姓,一体遵循!”

“锦衣卫、都察院,不只是用来监督官员,也要监督法律的执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在大明,不能只是一句空话!”

“第五,军力。”他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强国必须强军!大明的军队,不只要能守土,更要能开疆!朕要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让四方蛮夷,闻风丧胆!”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再次落在殷素素脸上。

“这些,还只是骨架。”

殷素素看着他,轻声问道:“那血肉呢?灵魂呢?”

陆晨似乎笑了笑,但那笑意转瞬即逝。

“血肉,就是不断涌现的人才。教育体系,就是造血的机器。”

“灵魂……就是大明独有的文化,一种昂扬向上,务实进取,忠君爱国的文化!这需要时间来塑造,从娃娃抓起!”

他说的这些,条条框框,清晰无比,仿佛一个已经在他心中演练了无数遍的精密计划。

殷素素消化着这些信息,然后,问出了她最关心的问题。

“夫君的蓝图如此宏伟,变革如此剧烈,几乎是推倒重来……如何保证稳定?万一……引起天下动荡,岂不是……”

陆晨走到她面前,伸出手,轻轻抚了抚她蹙起的眉头。

“稳定?”他语气平淡,“稳定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

“元廷的残余势力,朕会扫平。那些心怀不轨的地方豪强,朕会拔除。那些嘴上仁义道德,心里只有自家利益的士大夫,朕的刀,已经架在他们脖子上了。”

“均田到户,百姓得了实惠,他们是朕最坚实的基础。官办学堂,给寒门子弟打开了上升通道,他们是朕未来的支持者。”

“只要枪杆子握在手里,钱袋子抓在手里,人心稳住了,谁能动摇朕的天下?”

殷素素微微点头,陆晨的回答简单粗暴,却也直指核心。

“那……皇权呢?”她又问,“夫君手握乾坤,言出法随。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历代王朝,开国之君或许英明神武,但后世子孙……”

这个问题,显然更加尖锐。

陆晨沉默了片刻,眼神变得深邃。

“制度。”他缓缓吐出两个字。

“朕在建立的,不只是一个皇朝,更是一套制度。一套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能够自我运转、自我修正的制度。”

“内阁,六部,都察院,锦衣卫,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官员的选拔、考核、升迁,都要有严格的规矩。”

“皇权,至高无上,但并非可以为所欲为。朕将来也会立下规矩,约束后世子孙。”

“当然,”他话锋一转,带着一丝难言的意味,“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最终能走多远,还要看后人。”

“但朕,会尽力打好这个基础,留下一个尽可能好的开局。”

殷素素看着他,这个男人,似乎总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历史……”她轻声道,“过去的王朝兴衰,夫君都看在眼里。如何能保证,大明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因为朕和他们不一样。”陆晨的回答斩钉截铁。

“他们,是与士大夫共天下,是依靠地主豪强来统治。百姓,只是他们剥削的对象,是数字。”

“而朕,”他一字一句道,“朕代表的,是最广大百姓的利益!朕要做的,是打破那个循环!”

“重农,但不止于收税,而是要让农民富裕起来。”

“抑商,但不是消灭商业,而是要让商业服务于国家,而不是绑架国家。”

“兴教,但不是培养一群空谈误国的书生,而是要培养有知识、有能力、忠于大明的建设者!”

“朕走的,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他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自然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殷素素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陆晨的回答,并非虚言恫吓,而是有着清晰的逻辑和部署。

但最后一个问题,依旧萦绕在她心头。

“未来……”她望着陆晨,“这一切,都太新了,太……宏大了。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样。万一出现意想不到的挑战,万一……”

陆晨握住了她的手,她的手微凉,他掌心的温度传递过去。

“素素。”他看着她的眼睛,目光温柔却坚定。

“这世上,哪有什么万全之策?哪有什么确定的未来?”

“我们能做的,就是看准方向,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

“遇到山,就开山;遇到河,就架桥。”

“朕相信,只要根基扎得稳,方向走得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他紧了紧握着她的手。

“这条路,会很长,会很艰难,甚至……会很孤独。”

他凝视着她,眼神中流露出一种罕见的、近乎依赖的情感。

“所以,朕需要你,一直陪在朕身边。”

“看着朕,也帮着朕。”

“这个天下,是我们一起打下来的。未来的大明,也要我们一起去塑造。”

殷素素的心,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情和信任填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