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瑶和林悦满心憧憬,准备乘胜追击,将公司带上新高度时,市场却风云突变。国际原材料价格陡然上涨,原本成本可控的生产环节,瞬间成了巨大负担。新合作的欧洲供应商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无奈:“实在抱歉,苏小姐,全球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涨幅超出我们预期,我们也只能上调供货价格。”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敲得苏瑶脑袋嗡嗡作响。挂了电话,她望着窗外繁华却又喧嚣的城市街景,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林悦这边也遇到麻烦。新入职的设计团队成员中,有人和老员工在设计理念上产生严重分歧。一次内部讨论会上,年轻设计师小李情绪激动,指着设计稿大声说:“现在时尚潮流瞬息万变,我们应该大胆采用夸张风格,吸引年轻消费者。”老设计师张姐却皱着眉头反驳:“品牌好不容易建立起稳重优雅的风格,随意改变,会流失老客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陷入僵局。会议室内,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其他设计师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面对原材料涨价,苏瑶紧急召集采购和财务部门开会。采购经理满脸愁容:“找了很多新供应商,价格都不理想,而且部分材料的供货周期大幅延长。”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严肃地说:“如果按新价格采购,下一季度成本会增加30%,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苏瑶沉思片刻,说:“不能坐以待毙,我们一方面和现有供应商协商,争取分阶段涨价;另一方面继续寻找替代材料,研发团队也要加入,一起攻克难题。”会后,苏瑶亲自联系了几个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终于有一家供应商愿意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维持原价供货,为公司争取到了宝贵的缓冲时间。
林悦则忙着调和设计团队的矛盾。她分别找小李和张姐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对小李,林悦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想法很有创意,年轻人的视角能为品牌带来新活力,但品牌风格转型需要循序渐进。”对张姐,林悦说:“时代在变,我们也要适当融入新元素,留住老客户的同时吸引新客户。”经过多次沟通,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决定在保留品牌核心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一些年轻时尚元素。为了让新老设计师更好地协作,林悦还组织了一场设计工作坊,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创意、分享经验,化解了彼此间的隔阂。
然而,解决了内部问题,外部又出状况。一家国际时尚杂志发表了一篇对苏瑶公司产品的负面评价,文中指出产品设计缺乏创新,质量也存在隐患。这篇文章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大量关注,不少消费者开始质疑公司产品,甚至有合作商打来电话询问情况。苏瑶和林悦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们知道,这篇文章背后很可能有人故意抹黑。苏瑶立刻联系公关团队,制定危机公关方案,同时安排质量检测部门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准备用事实回击不实言论。公关团队日夜奋战,收集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各类资料,撰写澄清声明;质量检测部门加班加点,对每一款产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万无一失。
在这场风波中,公司团队成员们承受着巨大压力,但他们没有退缩。研发团队日夜奋战,寻找替代材料;设计团队精心打磨新系列,力求融合新旧元素;公关团队积极与媒体沟通,澄清事实。苏瑶和林悦更是以身作则,每天最早到公司,最晚离开,用坚定的信念鼓舞着大家。
而此时,刘阳虽然在之前的阴谋中失败,但他心有不甘,一直在暗中关注苏瑶公司的动向。看到苏瑶公司陷入困境,他心中暗喜,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勾结了一些行业内的不良媒体,企图再次抹黑苏瑶的公司,还买通了苏瑶公司的一名前员工,试图获取公司内部的机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