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10章 微服察世,肃纪安邦

长安城中,晨曦初破,柔和的日光穿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太极殿的金砖之上。李浩哲与马婉婷早早起身,今日,他们将抛开帝王与皇后的尊贵身份,踏上一段微服私访的旅程。此次,他们的目的地是江南水乡苏州与徐州,那里不仅有着令人心醉的自然风光,更藏着诸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在一处隐秘的宫室内,两人换上了寻常百姓的服饰。李浩哲身着一袭青布长衫,头戴方巾,手持折扇,俨然一副儒雅书生的模样;马婉婷则梳着简单的发髻,身着淡蓝色的布裙,眉眼间虽藏着温婉,却难掩骨子里的聪慧与大气。

“陛下,此番微服私访,可得万事小心。”马婉婷轻声叮嘱道。

李浩哲微微一笑,握住她的手:“有你在旁,朕心中安稳。咱们此行,定要探得民间实情,为百姓排忧解难。”

两人在侍卫的暗中护送下,悄然离开了长安城。一路南下,沿途风景如画,田野里庄稼茁壮成长,农舍错落有致。但李浩哲和马婉婷无心欣赏美景,他们深知,繁华表象之下或许隐藏着诸多问题。

苏州之行:初揭贪腐黑幕

几日后,他们抵达了苏州。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尽显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街头巷尾,店铺林立,商贾往来,热闹非凡。

李浩哲和马婉婷漫步在苏州的街道上,感受着这里的风土人情。忽然,一阵争吵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循声望去,只见一家米铺前,一位老者正与米铺老板理论。

“你这米价为何突然涨了这么多?让我们这些老百姓如何生活?”老者气愤地说道。

米铺老板却一脸不屑:“爱买不买,如今粮食紧缺,我这还是看你是老主顾,才没涨得更高呢。”

李浩哲心中一动,上前询问:“老板,听闻苏州乃鱼米之乡,怎会粮食紧缺?”

米铺老板瞥了他一眼,不耐烦地说:“你这外地人懂什么?上头说缺粮,我们也没办法。”

李浩哲与马婉婷对视一眼,心中隐隐觉得此事背后定有蹊跷。他们决定深入调查,先从米铺入手。马婉婷以购买大量粮食为由,与米铺老板攀谈起来,而李浩哲则暗中观察米铺的进出货物情况。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这家米铺与当地官员勾结,故意囤积粮食,哄抬物价,谋取暴利。李浩哲心中大怒,没想到在这繁华的苏州,竟有如此不法之徒,坑害百姓。

“陛下,咱们得尽快想办法惩治这些贪官污吏,还百姓一个公道。”马婉婷气愤地说道。

李浩哲微微点头:“别急,我们还需掌握更多证据,将这背后的**网络一网打尽。”

为了获取更多证据,李浩哲和马婉婷又走访了苏州的其他商铺和百姓。他们发现,不仅米价被恶意抬高,其他生活用品的价格也居高不下。百姓们敢怒不敢言,生活苦不堪言。

在一位热心百姓的帮助下,李浩哲和马婉婷找到了一位曾经在官府任职的师爷。这位师爷因不满官场**,早已辞官回乡。在李浩哲的诚恳劝说下,师爷终于道出了实情。

原来,苏州知府与当地的富商勾结,垄断了苏州的粮食和生活用品市场。他们利用职权,打压其他商户,将大量物资囤积起来,然后高价出售。同时,他们还虚报灾情,骗取朝廷的救灾物资,中饱私囊。

掌握了这些证据后,李浩哲决定行动。他暗中通知了苏州的大理寺官员,让他们做好准备。然后,他与马婉婷来到了苏州知府衙门。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知府衙门?”衙役们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李浩哲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递给衙役:“拿去给你们知府大人看,他自会明白。”

衙役接过令牌,脸色大变,连忙跑进去通报。不一会儿,苏州知府匆匆赶来,看到李浩哲后,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地求饶。

“陛下饶命,臣知罪了。”苏州知府浑身颤抖,磕头如捣蒜。

李浩哲冷冷地看着他:“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民谋福祉,却与奸商勾结,坑害百姓。今日,朕定要将你绳之以法!”

随后,大理寺官员赶到,将苏州知府及相关涉案人员全部逮捕。经过审讯,他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李浩哲下令,将这些贪官污吏全部押送到长安,交由大理寺审判,罪大恶极者处以绞刑。

百姓们得知此事后,纷纷拍手称快。他们自发地来到街头,为李浩哲和马婉婷送行,感激他们为苏州百姓除了一大害。

徐州之行:整顿军风吏治

离开苏州后,李浩哲和马婉婷继续前往徐州。徐州乃军事要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李浩哲深知,这里的军队和吏治关乎大唐的安危。

一进入徐州,他们便感受到了与苏州截然不同的氛围。徐州城内,士兵巡逻频繁,百姓们的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不安。

李浩哲和马婉婷来到一家客栈落脚。在客栈里,他们听到了一些关于徐州军队的传闻。据说,徐州的军队纪律松弛,士兵们经常欺压百姓,而将领们却对此视而不见。

李浩哲心中忧虑,决定亲自去军营查看一番。第二天,他们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来到了徐州军营。

军营内,士兵们三五成群,有的在闲聊,有的在赌博,完全没有一点军队的样子。李浩哲看到这一幕,心中怒火中烧。

“你们就是这样守卫徐州的?”李浩哲大声质问道。

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纷纷转过头来。看到李浩哲和马婉婷后,他们不仅没有收敛,反而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哪来的乡巴佬,敢在军营里撒野?”一个士兵恶狠狠地说道。

李浩哲正要发作,马婉婷连忙拉住他,示意他不要暴露身份。他们悄悄离开了军营,回到客栈后,李浩哲立刻派人调查徐州军队的情况。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徐州的军队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将领贪污军饷,导致士兵们待遇低下,士气低落。同时,这些将领还与当地的土匪勾结,为非作歹,百姓们深受其害。

李浩哲决定对徐州军队进行一次彻底的整顿。他先秘密召集了徐州的一些忠义之士,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然后,他以朝廷钦差的身份,再次来到了徐州军营。

“都给我集合!”李浩哲一声令下,声音响彻整个军营。士兵们虽然不情愿,但还是被迫集合在了一起。

李浩哲站在高台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台下的士兵:“你们身为大唐的士兵,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可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纪律松弛,贪污**,与土匪无异!”

士兵们听了,纷纷低下了头,不敢直视李浩哲的目光。

“从今天起,本钦差将对徐州军队进行整顿。凡是贪污军饷、欺压百姓的将领,一律严惩不贷;凡是遵守纪律、奋勇杀敌的士兵,将得到重赏。”李浩哲的声音坚定有力。

随后,李浩哲下令将那些**的将领全部逮捕,交由大理寺审判。同时,他任命了一批忠义之士为新的将领,对士兵们进行严格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和纪律性。

在整顿军队的同时,李浩哲还对徐州的吏治进行了清查。他发现,徐州的一些官员与军队将领相互勾结,为他们提供庇护。李浩哲毫不留情地将这些官员一并查处,换上了清廉正直的官员。

经过一番整顿,徐州的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士兵们纪律严明,士气高昂;徐州的吏治也得到了净化,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恢复了安宁。

归程:心怀天下的展望

李浩哲和马婉婷结束了在苏州和徐州的微服私访,踏上了归程。一路上,他们看到百姓们安居乐业,心中充满了欣慰。

“此次微服私访,让朕看到了大唐的不足之处。”李浩哲感慨地说道,“只有时刻关注百姓的疾苦,严惩贪官污吏,才能让大唐长治久安。”

马婉婷轻轻点头:“陛下圣明。百姓乃国之根本,只要我们一心为民,大唐定能繁荣昌盛。”

回到长安后,李浩哲立刻召开了朝会,将此次微服私访的所见所闻告知了群臣。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清查行动,打击贪官污吏,整顿吏治。同时,他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军队的管理和训练,提高士兵的待遇。

在李浩哲和马婉婷的努力下,大唐的吏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军队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百姓们对朝廷的信任和支持与日俱增,大唐迎来了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而李浩哲和马婉婷的微服私访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百姓们口中的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