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45章 盛世夜话,宏图再展

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盖了整个长安城。皇宫内,灯火辉煌,宛如白昼。御花园中,花香阵阵,伴随着微风,送来丝丝惬意。

李浩哲身着一袭便服,与皇后媚娘、婉婷漫步在花园的小径上。脚下的石板路被月光映照得泛着清冷的光,路旁的花草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似在低声诉说着大唐的繁荣昌盛。

“陛下,如今大唐盛世,百姓富足,这可都是陛下的功劳啊。”媚娘轻声说道,声音中满是钦佩与柔情。

李浩哲微微摇头,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这是众爱卿和天下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不过是做了些引导罢了。如今大唐人均收入五万文,就算是贫困地区百姓人均收入也有一万文,这可比西域小国的富人还要富足,朕心甚慰。”

婉婷在一旁笑着接口:“是啊,臣妾还记得初来大唐时,那景象与如今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多亏了陛下带来的那些新奇的科技和理念,才让大唐有了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人正说着,远处走来一个身影,待走近了,才看清是大妹妹李宁长公主。李宁身着华丽的宫装,步履轻盈,宛如夜空中的仙子。

“皇兄,皇后娘娘,婉婷姐姐。”李宁行了一礼,笑着说道,“我刚从洛阳回来,那儿的发展一切稳定。如今洛阳作为第二大城市,房屋都建到30层左右了,百姓们安居乐业,对朝廷感恩戴德呢。”

李浩哲眼中满是欣慰:“辛苦你了,宁儿。洛阳能有如今的繁荣,你功不可没。那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可都还顺利?”

李宁自信满满地回答:“一切都好,皇兄。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善,百姓们生活便利。而且,我还按照皇兄的指示,在城市中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建筑风格,让洛阳既有现代的繁华,又不失古韵。”

正说着,小妹妹李舒小公主也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李舒身着一身粉色的罗裙,如同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娇俏可爱。

“皇兄,我也来啦。”李舒跑到李浩哲身边,拉住他的手臂,“我治理的地方房屋最高为20层,十层的房屋采用了欧洲与中式结合的风格,百姓们可喜欢了。现在那儿的商业也越来越发达,税收都增加了不少呢。”

李浩哲摸了摸李舒的头,笑着说:“舒儿真能干,看来朕把那儿交给你,是最正确的决定。不过,在发展的同时,可不能忘了关注百姓的生活,要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李舒用力地点点头:“我知道啦,皇兄。我每天都会去民间走访,了解百姓们的需求。他们对现在的生活都很满意,还说要给我立生祠呢。”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时,弟弟王爷也走了过来。王爷身着一身戎装,英姿飒爽,身上散发着一股军人特有的气息。

“皇兄,皇后娘娘,长公主,小公主。”王爷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军事学院在我的治理下,一切都步入正轨。学员们刻苦训练,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我们大唐的军队,不仅装备先进,而且士兵们的战斗意志也十分高昂,定能保我大唐边疆安宁。”

李浩哲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军事力量是国家的根本,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如今我们大唐虽然强盛,但周边仍有一些心怀不轨的势力,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众人围坐在花园中的石桌旁,一边品茶,一边讨论着大唐未来的发展。夜空中,繁星闪烁,仿佛在见证着这一场关于盛世的夜话。

“陛下,如今我们大唐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媚娘说道,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可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传播我们大唐的文化,让大唐的影响力遍布世界。”

李浩哲微微颔首:“媚娘所言极是。我们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在海外都很受欢迎,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开拓海外市场。同时,我们也可以引进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取长补短,让大唐更加繁荣。”

婉婷也接着说道:“陛下,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加强教育的普及。如今虽然已经有了不少学堂,但还有很多孩子无法接受教育。我们可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大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浩哲深以为然:“不错,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无论他们出身贵贱。宁儿、舒儿,你们在各自治理的地方,也要重视教育,多开办一些学堂。”

李宁和李舒连忙点头,表示一定会按照皇兄的指示去做。王爷也说道:“皇兄,军事学院也可以培养一些懂得科技和战略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我们的军队在未来的战争中才能更具优势。”

李浩哲笑着说:“好,一切就按我们说的办。众卿家齐心协力,我相信大唐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不知不觉,夜已经深了。众人起身告辞,各自回房休息。李浩哲回到寝宫,却毫无睡意。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长安城,心中感慨万千。

从初来大唐时的迷茫与无助,到如今打造出一个盛世强国,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他从未后悔过,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片土地和这里的百姓。

“陛下,夜深了,早些休息吧。”媚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温柔而又关切。

李浩哲转过身,看着媚娘那美丽的容颜,心中满是温暖。他走过去,握住媚娘的手:“有你在我身边,真好。大唐能有今天,你也付出了很多。”

媚娘轻轻靠在李浩哲的怀里:“只要能和陛下在一起,为大唐做些事情,臣妾就心满意足了。”

两人相拥而眠,在这宁静的夜晚,做着关于大唐未来的美梦。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李浩哲的脸上。他缓缓睁开眼睛,看着身边还在熟睡的媚娘,心中充满了幸福。

简单洗漱后,李浩哲来到朝堂。大臣们早已在殿内等候,见陛下到来,纷纷行礼。

“众卿平身。”李浩哲声音洪亮地说道,“今日早朝,我们来商议一下与周边国家开展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事宜。”

话音刚落,一位大臣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与周边国家开展贸易往来,确是利国利民之举。但我们也要注意防范一些不法之徒,防止他们趁机扰乱我大唐的市场秩序。”

李浩哲微微点头:“你所言有理。我们可以制定一些贸易规则和法律法规,规范贸易行为。同时,加强海关的管理,确保贸易的安全和有序。”

又有一位大臣说道:“陛下,关于文化交流,臣觉得我们可以派遣一些文化使者到周边国家,传播我们大唐的诗词、书画、音乐等文化艺术,让他们领略我大唐文化的魅力。”

李浩哲笑着说:“此计甚妙。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国外的学者、艺术家来大唐交流学习,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朝堂上,大臣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制定出了详细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计划。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唐按照计划,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贸易和文化交流。一时间,长安城内,各国使者、商人、学者云集,热闹非凡。

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同时,国外的一些新奇玩意儿,如香料、珠宝、机械等也流入大唐,丰富了百姓的生活。

在文化交流方面,大唐的诗词、书画、音乐等在海外广泛传播,掀起了一股“大唐文化热”。而国外的一些文化艺术,如西域的舞蹈、印度的佛教文化等也在大唐生根发芽,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

随着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深入,大唐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周边国家纷纷向大唐称臣纳贡,尊大唐为宗主国。大唐成为了真正的世界中心,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潮流。

然而,在这一片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危机。一些心怀不轨的势力,对大唐的财富和领土垂涎三尺,暗中蠢蠢欲动。

一天,李浩哲收到了一封密报,得知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正在集结兵力,有入侵大唐的迹象。李浩哲看完密报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上,气氛紧张压抑。

“陛下,北方游牧民族向来骁勇善战,且骑兵众多。如果他们真的入侵,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位老将忧心忡忡地说道。

另一位大臣也接口道:“陛下,臣建议立刻加强边境的防御,增派兵力,修筑工事。同时,我们也可以派遣使者前去谈判,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李浩哲沉思片刻后说道:“边境防御之事,立刻着手安排。派遣使者谈判也可以,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两手准备。王爷,军事学院那边,能否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应对骑兵作战的将领?”

王爷上前一步,坚定地说道:“皇兄放心,军事学院一定全力以赴。我会挑选一批优秀的学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确保他们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李浩哲点点头:“好,一切就拜托你了。众卿家也要各司其职,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有任何消息,立刻向朕汇报。”

退朝后,李浩哲回到御书房,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一场严峻的考验即将来临。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相信,凭借大唐强大的国力和团结一心的人民,一定能够战胜任何困难。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唐全国上下进入了备战状态。边境线上,士兵们日夜巡逻,修筑工事;军事学院里,学员们刻苦训练,钻研战术;朝堂上,大臣们积极出谋划策,调配物资。

而李浩哲,更是日夜操劳,亲自过问各项事务。他时常微服出巡,了解百姓的生活和需求,鼓舞着全国人民的士气。

终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大唐边境杀来。一场关乎大唐生死存亡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