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97章 南海问天,星海启航

2020年6月18日,晨曦微露,南海市的航天发射中心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大唐资产阶级共和国重要的航天基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息。发射场周围,银白色的发射塔高耸入云,在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大唐号”卫星正静静地矗立在发射架上,等待着一飞冲天的荣耀时刻。

“各部门注意,倒计时12小时启动!”指挥中心内,总工程师林正的声音通过广播传遍整个发射场。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不断跳动,显示着卫星和火箭的各项参数。技术人员们戴着耳机,紧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进行最后的系统检测和调试。

在发射场外围,早已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和航天爱好者。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眼中满是期待;有背着专业摄影设备的记者,时刻准备捕捉精彩瞬间;还有不少年轻的学生,举着自制的航天模型,脸上洋溢着对浩瀚宇宙的向往。“这可是大唐首次在南海市发射卫星,意义非凡!”一位来自欧洲的记者兴奋地对同伴说道,“听说‘大唐号’卫星搭载了最先进的科研设备,说不定能带来重大突破。”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射进入倒计时6小时。后勤保障团队有条不紊地为工作人员送来餐食和补给,医护人员在现场随时待命,确保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处理。发射塔架开始缓缓打开,“大唐号”卫星与运载火箭完全展露在众人眼前。火箭主体上,鲜红的“大唐航天”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寄托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与梦想。

在距离发射场不远的航天科技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正在进行。全息投影技术将火箭发射的全过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讲解员详细地向观众介绍着“大唐号”卫星的功能和使命:“这颗卫星不仅肩负着气象监测、通信传输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它搭载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暗物质探测装置,将深入宇宙深处,探寻那些未知的奥秘。”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各种充满童趣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

倒计时3小时,发射场周边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所有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发射塔架的工作人员完成最后的检查后,乘坐专用电梯迅速撤离。此时的“大唐号”卫星,宛如一位整装待发的战士,静静地等待着点火升空的那一刻。指挥中心内,气氛愈发紧张,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变化。

“倒计时1小时!”林正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技术人员开始进行最后的燃料加注,液态氢和液态氧在低温环境下缓缓注入火箭燃料舱,为即将到来的发射提供强大的动力。发射场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有设备运转的嗡嗡声和工作人员紧张的呼吸声。

终于,倒计时进入10分钟。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红色的数字开始一秒一秒跳动,每一次跳动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10、9、8……”广播中传来清晰的倒计时声,现场的人们不由自主地跟着齐声呼喊。“3、2、1,点火!”随着林正一声令下,火箭底部瞬间喷出巨大的火焰,橘红色的尾焰照亮了整个发射场。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大唐号”卫星载着全人类的期望,缓缓升空。

地面上,人们仰望着天空,眼中满是震撼与自豪。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越升越高,逐渐变成天空中一个小小的光点。“成功了!”指挥中心内,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技术人员们相互拥抱,喜极而泣。在南海市的街头巷尾,市民们纷纷驻足观看,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大唐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开始展开太阳能帆板,与地面控制中心建立通信连接。随后,卫星搭载的各项科研设备依次启动,开始向地球传回珍贵的数据。在航天科技馆内,观众们通过实时画面,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次发射的成功,不仅标志着大唐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更向世界展示了其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唐号”卫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探索宇宙的奥秘,为人类对太空的认知做出重要贡献。而南海市航天发射中心,也将以此次发射为起点,开启大唐航天事业的新篇章,向着更遥远的星辰大海不断迈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