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144章 文明熔铸,星河同辉

2021年7月1日,长安市中心的千米量子天幕化作巨型历史卷轴,流动的光影以3d全息投影的形式,将大唐文明的崛起之路徐徐展开。市民们纷纷驻足仰望,孩童骑在父亲肩头,老人们摇着智能蒲扇,整个城市沉浸在对文明溯源的思索中。

天幕的一端,1433年的风暴在虚拟海洋上翻涌。商船在浪涛中剧烈颠簸,船舱内的贵族紧紧护着装有《唐律疏议》的檀木匣,商人则清点着丝绸、瓷器等货物,而墨家子弟们正调试着改良后的磁石罗盘。\"看!那是我们的先祖!\"人群中有人激动地指着投影,画面里,年轻的墨家技师墨玄将《墨经》中\"力,形之所以奋也\"的力学原理,运用到加固船身结构上。

\"大唐的诞生,始于一场思想与勇气的碰撞。\"智能解说系统的声音响起,天幕切换至新大陆登陆场景。贵族带来的儒家礼制构建起社会秩序框架,商人的契约精神催生出早期市场经济,而墨家的机关术则成为开拓荒野的利器。全息影像中,墨家弟子用青铜齿轮与竹木结构搭建起第一座了望塔,塔身上镌刻着\"兼相爱,交相利\"的墨家箴言。

在长安历史博物馆的分会场,我通过量子通讯与现场观众互动。\"儒家、墨家、法家的融合,并非偶然。\"我轻点操作台,调出对比数据,\"儒家的'仁政'思想,让大唐在发展中始终以民生为本;墨家的'强本节用'理念,奠定了科技兴国的基础;法家的'循名责实'则确保了制度的高效运转。\"

大屏幕上,三组画面同时呈现:在儒家书院,学子们研习《论语》,探讨\"民为贵\"的治国之道;墨家工坊内,技师们将光学原理应用于望远镜制造;法家律政司中,官员们依据《百工律》审核技术专利。\"这三种思想,就像支撑文明大厦的三根巨柱。\"历史学者苏明远在直播连线中补充道,\"儒家指明方向,墨家提供动力,法家维护秩序。\"

更具开创性的是三者的创新性融合。在教育领域,大唐的太学开设\"三学通修\"课程:上午学习儒家经典培养人文素养,下午在墨家实验室进行机械制造实践,晚间则由法家学者讲授律法与管理。\"这种教育模式,培育出既懂伦理道德,又擅科技创新,还明法理规范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长展示着毕业生名录,其中不乏推动工业革命的关键人物。

在经济发展上,这种思想融合同样发挥奇效。长安证券交易所的虚拟沙盘显示,18世纪的大唐企业,既遵循儒家\"义利并重\"的商业伦理,采用墨家研发的复式记账系统,又依据法家制定的《商法》规范经营。\"我们的先祖将墨家的'节用'思想转化为精益生产理念,\"工业史专家调出古老账本,\"1750年的纺织厂,通过优化流程,将原料损耗率降低至3%。\"

军事领域的革新更是思想交融的典范。大唐海军的战舰设计,既运用墨家的流体力学原理打造流线型船身,又遵循法家的标准化生产流程,确保每一门火炮的规格误差不超过0.1毫米。而军队管理中,儒家的\"上下同欲者胜\"与法家的赏罚分明相结合,创造出强大的战斗力。全息投影重现了1800年的海战:装备着墨家连发弩炮的铁甲舰,在法家制定的战术条例指挥下,以楔形阵型击溃敌方舰队。

在社会治理层面,这种思想融合催生出独特的制度创新。长安的智能政务大厅内,AI判官依据儒家伦理确定案件基调,调用墨家研发的大数据分析系统梳理证据,最终按照法家的律法条文做出裁决。\"我们的司法系统,实现了情、理、法的完美统一。\"首席**官展示着判决书,\"既维护了法律尊严,又体现了人文关怀。\"

夜幕降临,量子天幕切换成星空模式,点点星光汇聚成\"文明交融,生生不息\"的字样。在长安广场,不同肤色的市民自发组织起文化沙龙。墨家机关术爱好者展示着复刻的古代连弩,儒家学者讲解着\"和而不同\"的现代意义,法家研究者则探讨着区块链技术与智能合约的法律规范。

\"大唐的成功,在于将古老的智慧转化为发展动能。\"我在直播的尾声总结道,\"儒家教会我们仰望星空,追求理想;墨家教会我们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法家教会我们坚守底线,维护秩序。当这三种思想融为一体,便形成了推动文明进步的磅礴力量。\"

量子天幕缓缓降下,市民们带着思索散去。但这场关于文明的探讨,却如同火种,点燃了每个人心中对未来的憧憬。在儒家的仁德、墨家的智慧、法家的严谨共同滋养下,大唐这艘巨轮,正朝着更辽阔的文明海洋破浪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