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148章 降维之击,钢铁碾压

2021年6月10日,长安总统府的全息作战室沉浸在幽蓝的光影中。我轻点操作台,上世纪那场令世界震颤的海战在穹顶投影中重现:1943年的太平洋海域,大唐的钢铁舰队如黑色巨蟒般撕裂海面,而日本的联合舰队在其面前,如同脆弱的木质玩具。

一、钢铁巨兽的威压

1943年春,日本东京湾的军港内,水兵们正紧张地调试着新服役的“大和号”战列舰。这艘被誉为“世界最强战舰”的钢铁堡垒,满载排水量7.2万吨,装备着九门460毫米巨炮。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千里之外的大唐造船厂,“轩辕级”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已悄然完成集结。

“报告!发现大唐舰队!”1943年6月5日凌晨,日本了望哨的惊呼打破了战场的寂静。雷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点如同鬼魅般逼近,而此时日本舰队的雷达还无法捕捉到大唐隐形战舰的踪迹。“不可能!他们的航母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指挥官看着望远镜中若隐若现的航母轮廓,声音不自觉地颤抖。

大唐的“轩辕号”航母,排水量高达12万吨,甲板上停放着上百架“玄鸟”隐形战机。这些战机采用量子隐形涂层,在敌方雷达上仅显示为微弱的噪点。更恐怖的是其搭载的“天雷”反舰导弹,射程超过10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达到8马赫,能轻易穿透任何战舰的装甲。

二、单方面的屠杀

战斗在黎明时分打响。日本舰队率先发射的鱼雷,在接近大唐战舰时,被电磁干扰系统引导偏离轨道。而大唐的“玄鸟”战机已如幽灵般掠过日本舰队上空,“惊雷”空对舰导弹如雨点般落下。

“大和号”试图反击,但其460毫米巨炮的射程在大唐的舰载机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当第一枚“天雷”导弹命中舰体时,整个战舰剧烈震颤,巨大的火球瞬间吞噬了甲板。“不!这不可能!”舰长绝望地看着不断涌入船舱的海水,“他们的武器怎么会如此强大?”

在这场战斗中,大唐的隐形战舰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其装备的量子雷达能在2000公里外锁定目标,而日本的雷达在100公里外就已失效。更致命的是大唐的电磁轨道炮,其发射的金属弹丸速度达到每秒2公里,能轻易击穿1米厚的钢板。

三、科技代差的碾压

战斗结束后,太平洋上漂浮着日本战舰的残骸。大唐的航母战斗群如同胜利者般缓缓驶过,舰上的士兵通过全息投影观看这场单方面的屠杀。“他们的战舰,就像中世纪的骑士面对现代坦克。”一名大唐军官在日记中写道,“科技代差带来的碾压,远比想象中残酷。”

日本的“零式”战机在大唐的“玄鸟”隐形战机面前,如同脆弱的纸片。大唐战机装备的激光武器,能在瞬间将敌机蒸发。而日本战机的机枪,连大唐战机的量子护盾都无法击破。

在海战中,大唐还使用了一种秘密武器——“电磁脉冲弹”。这种武器在日本舰队上空爆炸后,所有电子设备瞬间瘫痪,日本战舰变成了任人宰割的铁棺材。“我们不是在与一个国家作战,而是在对抗一个超越时代的文明。”一名幸存的日本军官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写道。

四、战略威慑的建立

这场海战彻底改变了太平洋的战略格局。大唐的军事力量让世界震惊,其航母战斗群成为了悬在各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日本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90%的海军力量,从此一蹶不振。

大唐的胜利,不仅是军事技术的胜利,更是制度与文明的胜利。当日本还在沿用传统的军事思想时,大唐已将墨家的机关术、法家的制度和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其军事装备的研发,遵循着“技术领先一代”的原则,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对敌人形成压倒性优势。

五、历史的回响

2021年的今天,当我看着这场海战的全息影像,依然能感受到那份震撼。在长安的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日本战舰的残骸与大唐的先进武器,两者的对比触目惊心。“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博物馆的解说词写道,“它告诉我们,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历史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闭全息投影,我站在总统府的露台上,望着远处港口中停泊的新一代航母。科技的进步永无止境,而大唐的军事力量,也将在不断创新中继续引领世界。那些尘封的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警示: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唯有保持技术领先,才能守护和平与尊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