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180章 文明基因与制度密码的破译困局

2021年9月13日,长安国际会议中心的穹顶折射着量子灯的冷光,李浩哲站在全息演讲台前,身后的屏幕正循环播放着全球各国经济发展数据图谱。资本主义A国的Gdp曲线与大唐联邦制共和国的增长轨迹在虚拟空间中交错,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如同剧烈波动的锯齿,而后者则是稳健上扬的平滑弧线。

“各位请看,”李浩哲轻点桌面,数据图谱瞬间聚焦在财富分配模块,“A国近三十年基尼系数始终在0.4以上波动,而我们大唐联邦制共和国将基尼系数稳定控制在0.25。同样推行市场经济,为何结果天差地别?”

台下,来自A国的经济学代表团面色凝重。团长约翰·安德森推了推金丝眼镜,通过智能翻译器回应:“李总统,我们研究过贵国的‘共富积分制’‘智能财税调节系统’,甚至尝试照搬这些制度,但实际落地时却困难重重。”他调出A国某州的试点数据,“比如企业强制利润再分配政策,导致大量资本外流,失业率反而飙升。”

李浩哲调出历史影像档案,画面切换至大唐先祖在新大陆建立首个城邦的场景:穿着唐装的工匠与欧洲移民共同劳作,墨家的《均产簿》与欧洲的《大宪章》文本在虚拟空间中重叠。“关键在于文明基因的适配性。”他的声音在会场回荡,“A国的资本主义根植于‘个人主义至上’的文化土壤,而我们的联邦制融合了儒家‘大同’、墨家‘兼爱’与法家‘均平’的思想内核。”

此时,东京大学的学术会议现场通过全息投影接入。日本学者山本裕子举起平板电脑,屏幕上是日本模仿大唐共富政策的失败案例:“我们引入了贵国的‘社区互助银行’模式,但民众更倾向于将资金存入传统财阀银行;推行智能农业共享系统,却因土地私有制难以实施。”她的语气充满困惑,“明明都是东亚国家,为何难以复制?”

李浩哲调出文化基因分析模型,将中日两国的思维模式数据化呈现:“日本的集体主义本质上是基于等级制度的服从,而大唐的‘共富’理念源自对‘天下为公’的信仰。”他展示墨家机关术的设计图,“就像墨家制造连弩,强调每个零件精准配合,我们的制度设计也是环环相扣——智能政务系统实时监测财富流动,议会中的‘平民代表’确保政策倾斜基层,这些都需要民众对‘共同体’的高度认同。”

长安大学的实验室里,人工智能专家正在进行模拟推演。当系统将A国的社会结构强行植入大唐共富模型时,整个虚拟社会瞬间陷入混乱;而将日本的数据导入,虽未崩溃,但效果远不及本土实践。“这就像给古代战马装上量子引擎。”研究员指着屏幕解释,“技术再先进,若没有适配的底层逻辑,反而会引发排异反应。”

在北美大陆的唐裔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正在进行。老华侨陈阿婆戴着智能老花镜,翻着泛黄的族谱:“我爷爷那辈人刚到新大陆,就自发成立了‘义庄’,谁家有难大家帮。这和现在的共富政策,骨子里是一个理儿。”她的话引发共鸣,年轻企业家纷纷展示自己的企业分红方案——利润的30%自动转入社区发展基金。

李浩哲突然收到紧急报告:A国某州爆发大规模工人罢工,抗议政府推行的“共富税”。他调出罢工现场的全息影像,举着标语的工人喊着:“我的财富凭什么分给懒人!”对比大唐民众自愿参与“共富工程”的画面,文明基因的差异展露无遗。

“真正的制度精髓,不在于条文本身。”李浩哲在全球直播中说道,“就像《永乐大典》正本,若不理解其中的创新思维,抄写千万遍也无济于事。”他展示大唐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开始,学生就要通过VR体验“商鞅变法”“墨家兼爱实践”,培养集体责任感。

夜幕降临,长安的量子灯塔照亮天际。总统府的书房里,李浩哲望着先祖李浩澜的画像,智能眼镜突然弹出新消息:日本某民间组织放弃模仿制度,转而研究大唐文化根源。他欣慰地笑了——或许当其他国家不再执着于“技术移植”,转而探寻文明内核时,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共富之路。而大唐的实践,终将成为人类文明探索的重要坐标,证明制度创新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一场与自身文化基因的深度对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