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186章 文明维度的降维交锋

2021年9月22日,长安军事博物馆的穹顶之下,李浩哲的全息投影在巨大的沙盘上缓缓展开。虚拟的蒙古草原与大唐疆域在量子光影中碰撞,铁蹄铮铮的历史影像与现代智能装甲部队的作战画面交替闪现。博物馆中央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从考古遗址中发掘出的宋代火器残片,与一旁熠熠生辉的大唐量子火炮模型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总统,这是最新的军事模拟推演数据。”智能助手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沙盘上的虚拟战场随即切换成13世纪蒙古西征时期的场景。身着皮甲的蒙古骑兵在草原上奔驰,弯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而与之对峙的,则是装备着钢铁战甲与火枪火炮的大唐虚拟军队。

李浩哲轻点桌面,全息投影中顿时响起轰鸣的炮火声。“看,这是蒙古骑兵最引以为傲的战术——‘曼古歹’机动战术。”他调出历史资料,“通过轮番冲击、佯退诱敌,他们曾让欧亚大陆闻风丧胆。”画面中,蒙古骑兵如潮水般涌向大唐防线,却在距离阵地百步之遥时突然停滞。

“但他们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维度的文明产物。”李浩哲的声音冷静而坚定。虚拟战场上,大唐军队的钢铁城墙缓缓升起,墙面由纳米级合金钢铸造,表面流转着量子防护盾的蓝光。当蒙古骑兵的箭矢射到城墙上时,竟如泥牛入海,连一丝划痕都未能留下。

更令人震撼的是大唐的火器部队。李浩哲放大画面,展示着一种名为“龙骧炮”的重型火炮:“这门火炮采用了墨家改良后的火药配方,其爆炸威力是古代火炮的数十倍。”随着指令下达,龙骧炮轰然作响,炮弹拖着幽蓝的尾焰划过天际,在蒙古骑兵阵中炸开一团巨大的火球。量子模拟数据显示,单次炮击就能摧毁方圆百米内的所有目标。

“不仅如此,我们的火枪部队装备了智能瞄准系统。”全息投影切换到步兵作战场景,大唐士兵手持的火枪看似古朴,实则内置了量子定位芯片,“无论骑兵如何机动,枪口都会自动锁定目标,命中率高达99%。”画面中,蒙古骑兵的高速冲锋在精准的火力下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在长安大学的军事研究院内,学者们正在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蒙古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和灵活性。”一位军事专家调出对比数据,“但大唐的磁悬浮装甲战车,速度是骑兵的五倍,且装备了电磁脉冲武器,能瞬间瘫痪敌方所有电子设备。”全息屏幕上,装甲战车在草原上如履平地,所过之处扬起的不是尘土,而是淡蓝色的量子能量涟漪。

此时,虚拟战场的局势已毫无悬念。蒙古骑兵试图用传统的“围三缺一”战术突围,却发现四周早已被大唐的智能防御系统布下天罗地网。纳米机器人组成的能量屏障在草原上升起,将整个战场笼罩其中;无人机群在空中盘旋,实时传输着战场数据,为指挥系统提供精确的决策支持。

“这场模拟不仅是军事技术的对比,更是文明形态的碰撞。”李浩哲在全球直播中说道,“蒙古骑兵代表的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而大唐联邦制下的科技文明,早已进入了量子与智能的纪元。”他调出历史资料,展示着蒙古军队在真实历史中面对南宋火器时的困惑与挣扎,“当他们还在依赖血肉之躯和钢铁弯刀时,我们的先祖已经在思考如何用科技守护和平。”

在北美大陆的军事基地,一场真实的军事演习正在进行。量子战机划破长空,在模拟的草原战场上投下全息诱饵;地面的电磁轨道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将数十公里外的目标瞬间蒸发。而这一切,不过是大唐军事力量的冰山一角。

“但我们也要警惕。”李浩哲在总结发言中说道,全息屏幕上出现了蒙古骑兵的历史影像,“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强大的力量都可能在傲慢中走向衰落。蒙古帝国的崛起与陨落,就是最好的警示。我们发展科技,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守护文明的多样性。”

夜幕降临,长安的量子灯光照亮了军事博物馆的外墙。李浩哲站在博物馆前,望着远处的智能城市,那里的磁悬浮列车与量子建筑构成了一幅未来画卷。而在虚拟的历史长河中,蒙古骑兵的铁蹄声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科技文明迈向星辰大海的坚定步伐。这场跨越时空的模拟交锋,不仅让世人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更让人们思考:在文明的演进中,如何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让和平与进步成为永恒的主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