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217章 双生文明的竞速与共鸣

2021年12月1日,东方大国的滨海大道上,银灰色的自动驾驶无人公交正以毫米级精度在车道间穿梭。车顶的激光雷达旋转着扫描路况,车身搭载的量子通讯模块与城市交通中枢实时交互,路边的行人举着智能终端拍摄,惊叹于这些没有司机却精准运行的钢铁长龙。而在大洋彼岸,大唐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的祖籍发源地——闽南故地,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技对话正在悄然上演。

长安的量子会议室里,李浩哲与交通部长的全息投影出现在东方大国的技术研讨会上。屏幕上,两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参数如同交织的星河,闪烁对比。“贵国的无人公交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而我们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墨家‘连锁机关’的思维。”李浩哲调出大唐的技术模型,虚拟画面中,无人车辆之间通过量子纠缠实现即时通讯,“当某辆车检测到异常,周边所有车辆能在0.01秒内同步调整路线,这可比传统信号传输快上数万倍。”

东方大国的工程师眼神一亮,立即展示了他们的创新成果:“我们在滨海新区部署了全球首个5G-AI云控平台,无人公交能根据实时客流自动规划路线。”画面切换至城市实景,高峰期的公交站台,AI系统精准调度车辆,将乘客等待时间压缩至3分钟以内。“但我们也注意到,复杂天气下的感知系统仍存在盲区。”

李浩哲点头示意,智能助手随即调出大唐的“天眼”系统。量子卫星的视角下,整个城市被细密的能量网格覆盖,无论是暴雨倾盆还是浓雾弥漫,无人车辆都能通过大气层中的量子信标定位。“这借鉴了古代司南的原理,”他解释道,“我们在平流层部署了数万个量子节点,形成永不失效的导航网络。”

此时,在闽南的古港遗址旁,一座特殊的科技展馆正在开放。全息投影重现了千年前商船启航的场景,而转角处,大唐捐赠的自动驾驶巴士正在进行实地演示。车身外观融合了闽南红砖厝的建筑元素,车窗上的全息屏循环播放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像。“这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文明根系的联结。”展馆讲解员对参观者说道,“我们将唐朝的航海智慧与现代自动驾驶技术结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巴士’。”

更令人瞩目的是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在东方大国的无人公交上,智能座椅能根据乘客的心率和表情调整舒适度;而大唐的车辆则内置了“百家思想”语音系统,当乘客询问路线时,AI会用《论语》中的典故或墨家的逻辑进行解答。“科技不该是冰冷的机器,”马婉婷在直播中说道,“我们的自动驾驶不仅要安全高效,更要传递文明温度。”

在长安的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大屏幕实时监控着全球的交通网络。当检测到东方大国某路段发生事故时,大唐的AI系统自动生成应急方案,并通过国际量子通讯联盟共享给对方。“这种跨文明的技术协作,正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交通部长操作着控制台,画面中,两国的无人车辆在虚拟场景中完美配合,避让障碍物。

夜幕降临,东方大国的无人公交亮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彩灯,在城市街道上勾勒出流动的画卷;而在大唐的闽南祖籍地,自动驾驶的“茶韵专线”穿梭于茶园之间,车载香氛系统释放出铁观音的清香,全息投影在车窗上描绘出朱熹讲学的场景。两个相隔万里的文明,在自动驾驶的赛道上,既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又悄然产生共鸣。

长安大学的学术研讨厅内,学者们正在探讨这场技术竞赛的深层意义。“东方大国的快速发展,证明了古老文明在现代科技中的适应性;而大唐的创新,则展示了传统智慧与前沿技术的融合可能。”历史学教授调出文明演进图谱,“从丝绸之路的驼铃到量子时代的电波,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终将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高度。”

李浩哲站在总统府的露台上,望着城市中穿梭的无人车辆,智能眼镜弹出最新消息:东方大国与大唐正式签署自动驾驶技术合作协议。“这不是竞争,而是携手共进。”他对着夜色低语,远处的量子灯塔将两国的科技成果投射到星空,宛如文明的对话延伸至宇宙深处。当自动驾驶的无人公交载着乘客驶向未来,它们留下的,不仅是车轮的轨迹,更是两大文明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深刻印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