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5章 兵法为翼,壮志安邦

清晨的阳光洒在军机处的青石板上,光晕透过雕花窗棂,在屋内地面上勾勒出斑驳的光影。李浩哲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军机处,屋内的将军与将士们纷纷行礼,洪亮的“陛下万岁”声响彻屋内。

“众将士平身,今日召你们前来,是为了商讨应对吐蕃与高句丽之事。”李浩哲的声音坚定有力,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将领。

将军们神色凝重,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对这场战争的重视与决心。

“千余年前的春秋时期,孙武所着《孙子兵法》,乃兵家圣典,其中智慧,历经千年而不衰。”李浩哲缓缓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乃用兵之根本。我们要深入了解吐蕃与高句丽的国情、兵力部署、作战风格,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战略。”

一位年轻的将领忍不住问道:“陛下,可那《孙子兵法》乃是千年前的着作,如今世道不同,还能适用吗?”

李浩哲微微一笑,耐心解释:“战争的形式或许会变,但战争的本质与规律从未改变。《孙子兵法》中所讲的谋略、战术、治军之道,皆是精髓。比如‘以正合,以奇胜’,无论何时,正面交锋与出奇制胜都是克敌的关键。再如‘避实击虚’,只有找到敌人的弱点,集中兵力攻击,才能事半功倍。”

众将领纷纷点头,若有所思。

“除了《孙子兵法》,还有那流传千古的36计。”李浩哲继续说道,“美人计、反间计、连环计……每一计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我们要将这些计谋与实际战事相结合,灵活运用。”

苏将军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这兵法计谋,理解容易,运用起来却难。”

“所以,朕已派人着手制作相关书籍,将《孙子兵法》与36计详细注释,并结合古今战例进行讲解。”李浩哲目光坚定,“待书籍完成,会分发到各位将士手中,望你们潜心学习,深入研究。”

“臣等定当不负陛下所望!”众将领齐声应道,声音响彻云霄。

“陛下,若能将这些兵法战术融会贯通,真能在一年内平定吐蕃吗?”薛将军眼中闪烁着期待与疑惑。

李浩哲微微眯起眼睛,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吐蕃虽勇,但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运用得当,一年之内,定能让吐蕃归我大唐版图!”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唐军队开始了紧张的学习与训练。将士们人手一本兵法书籍,休息时也在研读讨论。营帐内,时常传出激烈的争论声,大家各抒己见,探讨着如何将兵法运用到实战中。

李浩哲也时常亲临训练场,观看将士们的演练。他亲自指导士兵们排兵布阵,讲解战术要点。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军队的学习热情高涨,军事素养不断提升。

然而,学习兵法并非一帆风顺。有些老将习惯了传统的作战方式,对新的兵法理念接受较慢;有些士兵文化水平较低,理解起复杂的兵法内容颇为吃力。但李浩哲并没有放弃,他安排了专门的教官,对这些将士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战争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的博弈。”李浩哲在一次训话中说道,“我们要用智慧武装自己,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同时,大唐的情报网也在紧锣密鼓地运作着。李浩哲派遣了大量的斥候深入吐蕃境内,收集情报。他们乔装打扮成商人、牧民,打探吐蕃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军队调动等情况。

几个月后,一封重要的情报送到了李浩哲手中。情报显示,吐蕃的主力部队正在向边境集结,意图发动大规模进攻。但他们内部也存在着矛盾,不同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利益,明争暗斗。

李浩哲看完情报,心中暗自思忖:“这正是我们运用反间计的好时机。”

他立即召集众将领,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吐蕃,表面上求和,实则拖延时间,迷惑敌军;另一方面,利用吐蕃内部的矛盾,散布假消息,挑拨各部落之间的关系。

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吐蕃,吐蕃的首领接见了他。使者言辞谦卑,表达了大唐求和的诚意,并献上了珍贵的丝绸、茶叶等物品。吐蕃首领心中暗自得意,以为大唐畏惧他们的实力,准备不战而胜。

与此同时,大唐的间谍在吐蕃境内四处活动,散布谣言,说某个部落暗中与大唐勾结,准备出卖吐蕃。这些谣言在吐蕃内部迅速传开,各部落之间相互猜疑,矛盾激化。原本团结的吐蕃军队,开始出现了裂痕。

而在大唐国内,军队的训练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将士们日夜苦练,熟悉各种兵法战术。火器营也在不断改进火器,研制出了威力更大的火炮和火箭。

随着时间的推移,吐蕃内部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军队的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大唐军队则养精蓄锐,士气高昂,等待着决战的时刻。

终于,一年之期将至,李浩哲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对吐蕃发动总攻。他亲自率领大军出征,浩浩荡荡地向吐蕃边境进发。

当大唐军队抵达边境时,吐蕃军队也已严阵以待。但他们内部人心惶惶,战斗力大打折扣。

李浩哲站在高高的帅台上,俯瞰着战场。他根据《孙子兵法》中的“奇正之术”,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命令步兵在前,摆出坚固的方阵,吸引吐蕃军队的主力;同时,派遣骑兵从两翼迂回包抄,准备给吐蕃军队致命一击;火器营则在后方待命,一旦时机成熟,便用火器攻击敌军。

战斗打响后,大唐步兵勇猛冲锋,与吐蕃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吐蕃军队虽然奋力抵抗,但在大唐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渐渐陷入了困境。

就在这时,大唐的骑兵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从两翼插入吐蕃军队的阵营。他们挥舞着长刀,左冲右突,杀得吐蕃军队措手不及。与此同时,火器营也开始发威,火炮和火箭如雨点般射向吐蕃军队,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

吐蕃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士兵们四处逃窜。李浩哲抓住时机,下令全线追击。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吐蕃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吐蕃首领也被生擒。

这场战争的胜利,震惊了周边各国。高句丽岛国得知吐蕃战败的消息后,吓得瑟瑟发抖,再也不敢有进犯大唐的念头。

李浩哲班师回朝,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云霄。大唐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了真正的东方霸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李浩哲对兵法的运用与传承,他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