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 > 第84章 隔海惊羡,南粤共鸣

2020年5月19日,大洋彼岸的东方大国阿广,闷热的空气里浮动着潮湿的水汽。在广州珠江畔的一座私人会所中,数位身着定制西装、佩戴着名贵腕表的阿广富豪围坐在雕花檀木桌旁,面前的功夫茶蒸腾着袅袅热气,而他们谈论的话题,却比这茶香更令人心绪沸腾——大唐资产阶级共和国。

“你们听说了吗?大唐那地儿,足足1390万平方公里,竟然连个贫困人口都找不着!”说话的是从事电子制造业的陈老板,他放下手中的紫砂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普通村民人均收入都能破两万,咱们这儿不少偏远村镇都赶不上。”

“何止是收入!”做房地产开发的林总接过话茬,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段视频,画面中,金黄色的稻田一望无际,数十架无人机排成整齐的队列在田间穿梭,雾化的水雾均匀地洒在稻穗间。“瞧见没?人家田间地头全是无人机灌溉,村民坐在家里,敲敲电脑就能远程操控,这农业现代化程度,比咱们高出好几个档次。”

众人纷纷凑上前,看着视频里大唐村民通过全息投影与农技专家实时沟通,精准调整灌溉参数。从事贸易的黄女士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中带着惊叹:“这哪是种地,分明是在搞高科技!听说他们靠着这技术,粮食产量翻了几番,还出口到好多国家。”

会所落地窗外,珠江上的游船缓缓驶过,霓虹灯光在江面投下斑斓倒影。而屋内的富豪们,注意力完全被大唐的发展奇迹所吸引。“最让我在意的,是他们真做到了共同富裕。”陈老板靠回真皮座椅,眼神中满是思索,“不像咱们,城乡差距还是太大,不少地方脱贫了,可离富足还差得远。”

这时,一直沉默的赵会长终于开口,他调出一张大唐地图,手指轻点岭南省南海市的位置:“你们知道吗?大唐的岭南省南海市,和咱们阿广的生活习惯、方言几乎一模一样。”他随即播放了一段南海市的街景视频,骑楼老街下,小贩用熟悉的粤语吆喝着售卖云吞面,店铺招牌上的繁体字与阿广街头别无二致。

“听听这口音,再看看这早茶文化,简直就像在广州街头。”赵会长笑着说,“听说不少南海市的年轻人,祖辈都是从阿广迁过去的。那边政策好,创业扶持力度大,吸引了好多咱们这儿的技术人才和创业者。”

林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怪不得我前段时间接触的几个大唐企业,负责人都带着阿广口音。他们搞的智能家居产业,技术先进不说,市场推广手段也老道,原来是有咱们这边的底子。”

黄女士突然想起什么,急忙翻找手机:“我有个朋友在南海市投资了一家科技公司,他说当地政府不仅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还组织专家团队帮忙对接上下游产业链。现在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去年营收翻了五倍。”

窗外的江风卷着湿润的气息涌进会所,吹散了些许闷热。富豪们的讨论却愈发热烈,从大唐的农业科技聊到产业政策,从共同富裕的模式谈到南海市与阿广的文化渊源。陈老板突然一拍桌子:“咱们总说要转型升级,大唐就是现成的榜样!人家能把传统农业玩出高科技,咱们为啥不能?”

“而且南海市和咱们文化相通,合作空间巨大。”赵会长补充道,“不如咱们组团去大唐考察考察,说不定能找到新的商机。”

众人纷纷附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此时,会所外的珠江夜色正浓,而一场关于跨洋合作与发展的新构想,已然在这群阿广富豪的心中悄然萌芽。他们未曾想到,这场讨论不仅将改变他们个人的商业版图,更将为阿广与大唐之间架起一座新的经济文化桥梁,让两个地域相似、语言相通的地方,在时代的浪潮中携手共赴新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