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1《牡丹亭》

九州民间志 明朝那些事1《牡丹亭》

作者:一分零二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1:34:16 来源:小说旗

万历二十五年的春天,江西临川的杜府后花园里,十六岁的杜丽娘正蹲在青石阶上,用绣鞋尖轻轻拨弄着一只迷路的蚂蚁。她月白色的裙裾被晨露打湿了半截,鬓边的海棠花歪歪扭扭,活像只受了惊的蝴蝶。

\"小姐又在逗虫子玩!\"贴身丫鬟春香抱着描金漆盒从月洞门进来,\"老爷让我送《女儿经》来,说您该温习女红了。\"

丽娘撇撇嘴,指尖沾着泥土在石桌上画了朵牡丹:\"这《女儿经》里的规矩比蚂蚁腿还多,我倒觉得蚂蚁活得比我自在。\"话音未落,远处传来父亲杜宝严厉的咳嗽声,惊得蚂蚁慌不择路钻进了砖缝。

杜宝是新任的南安太守,满脑子都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他特意请了老学究陈最良来教女儿读书,可丽娘捧着《诗经》却只爱\"关关雎鸠\"那几句。那天午后,她偷偷溜进藏书阁,在积满灰尘的角落里翻到本《西厢记》,看着张生翻墙会莺莺的情节,心跳得比春香打鼓还快。

\"原来这世间还有这样的情郎。\"丽娘合上书,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发呆。当晚她梦见自己来到一处开满牡丹的庭院,有位白面书生手持柳枝,笑着对她说:\"小生柳梦梅,在此等候多时。\"

这一梦不要紧,竟让丽娘害起了相思病。她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对着菱花镜画下自己的画像,又在画上题诗:\"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画完竟吐出半口鲜血,染红了牡丹花瓣。

杜宝夫妇急得团团转,请了十个郎中都看不出病因。陈最良摇头晃脑地说:\"此乃情志郁结,需以《太上感应篇》开解。\"只有春香明白,小姐是被梦里的书生勾了魂。

三年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途经南安郡时染上风寒,昏倒在梅花观外。观主石道姑救了他,安置在西厢房养病。

这日深夜,柳梦梅正对着孤灯苦读,忽闻窗外传来环佩叮咚。他推开窗,只见月光下站着位白衣女子,手持半卷诗稿,眼波流转似有千言万语。

\"公子可识得奴家?\"女子轻声问,声音像浸了蜜的糯米糍。

柳梦梅揉揉眼睛:\"姑娘莫不是杜府的千金?\"原来他曾在街头见过杜丽娘乘轿经过,虽只匆匆一瞥,却再难忘怀。

女子垂泪道:\"奴家正是杜丽娘,因思君成疾,已于三年前香消玉殒。今日见公子才华横溢,特来托付后事。\"说着取出画像,\"若公子不弃,请将奴家的画像挂在书房,早晚供奉。\"

柳梦梅接过画像,只见画中女子眼含秋水,唇角似笑非笑,恰似他梦中见过的模样。他当即对天盟誓:\"若能复活姑娘,小生愿折十年阳寿!\"

此后夜夜更深,丽娘的魂魄都会来与梦梅相会。石道姑察觉蹊跷,偷偷往厢房窗棂上撒了把香灰。第二日清晨,灰上果然留下一行清晰的足迹,从坟茔直通到柳梦梅的床边。

柳梦梅遵照丽娘的指引,在牡丹亭畔掘开了她的棺木。当棺盖缓缓推开时,在场众人都惊呆了——丽娘面色如生,身上的牡丹花瓣竟还带着露珠。

\"快取姜汤来!\"石道姑毕竟见多识广,指挥小道士们又是灌姜汤,又是揉心口。约莫一盏茶的工夫,丽娘忽然轻咳一声,吐出块裹着花瓣的血块。

\"梦梅......\"她睁开眼,正撞见柳梦梅满含热泪的双眼,\"我就知道,你会来的。\"

消息传到杜府,杜宝夫妇吓得魂飞魄散。杜宝带兵围住梅花观,要治柳梦梅\"掘坟盗尸\"之罪。丽娘却拄着拐杖冲出来,跪在父亲面前:\"女儿因梦生情,因情而死,又因情复生。这是天定的缘分,求爹爹成全!\"

杜宝哪里肯依,大骂女儿\"伤风败俗\"。关键时刻,皇帝钦差飞马赶到,带来了柳梦梅高中状元的喜讯。原来柳梦梅在殿试时写下《游园惊梦》一文,深得万历帝赏识,钦点为新科状元。

\"这是皇上御赐的婚书。\"钦差宣读完圣旨,将黄绫卷轴塞到杜宝手里,\"杜大人,您这乘龙快婿可是当今红人呐!\"

杜宝看着女儿与柳梦梅紧紧相握的双手,再瞧瞧圣旨上的朱砂御印,只得长叹一声:\"罢了罢了,真是冤孽。\"

这个让无数人为之落泪的故事,其实出自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之手。万历二十六年,当他在遂昌县衙写下《牡丹亭》初稿时,窗外正飘着鹅毛大雪。

\"十年困顿,方知人间至情最苦。\"汤显祖蘸着寒墨,在剧本扉页写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此时的他,刚经历了丧子之痛,又因得罪权贵被贬为小县官。

民间传说,汤显祖写杜丽娘之死时,竟对着文稿失声痛哭,眼泪把墨字都晕染开了。更神奇的是,当戏班首次在南京演出《牡丹亭》时,台下一位姓俞的才女竟当场晕厥,醒后哭着说:\"我就是杜丽娘转世啊!\"

在礼教森严的明代,《牡丹亭》的问世如同石破天惊。苏州有位娄江女子,读了剧本后茶饭不思,最终抑郁而终,临终前还念叨着要去梅花观寻柳梦梅。杭州的戏班更是因此红遍江南,据说演到\"游园\"一折时,台下常常哭声一片。

四百年后的今天,《牡丹亭》依然在昆曲舞台上绽放光彩。2018年,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走进纽约林肯中心,白发苍苍的华人观众们边看边抹眼泪。\"这是我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位老华侨说。

在江西抚州,每年谷雨时节都会举办汤显祖戏剧节。年轻的姑娘们穿着汉服在牡丹亭畔拍照,小伙子们则用手机播放着《惊梦》的唱段。有位叫小芳的导游告诉游客:\"去年有对情侣在这里求婚,男生说要像柳梦梅那样,守护女朋友生生世世。\"

更有意思的是,2023年有位程序员开发了AI版《牡丹亭》,用户可以和虚拟的杜丽娘对话。有个叫\"梅边客\"的网友连续聊了三天三夜,最后在论坛发帖说:\"原来四百年前的爱情,和今天的心跳声是一样的。\"

从明代的市井戏台到现代的数字世界,《牡丹亭》的故事一直在生长。它像一棵古老的牡丹,每年都会绽放出新的花朵,用最动人的方式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永远不会输给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