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13《刘伯温斩龙脉定都南京 》

九州民间志 明朝那些事13《刘伯温斩龙脉定都南京 》

作者:一分零二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1:34:16 来源:小说旗

洪武元年的春天,金陵城的燕子矶上飘着细雨。刘伯温裹紧青布棉袍,望着长江水裹挟着碎冰往东流,心里像压着块磨盘。朱元璋昨夜召见他时,龙案上摊开的《金陵图经》被烛火映得忽明忽暗,帝王的影子投在黄绫地图上,活像头择人而噬的猛兽。

\"伯温,你说这金陵城的王气,真如堪舆家所言,藏着九条龙脉?\"皇帝的手指划过钟山,在紫金山主峰停住。刘伯温看见他指甲缝里还留着北伐时的泥垢,那是去年攻克元大都时留下的印记。

\"陛下,龙脉之说本属玄虚,然金陵虎踞龙盘,实为帝王之宅。\"刘伯温斟酌着措辞。

\"少跟朕打马虎眼!\"朱元璋突然拍案而起,震得青铜烛台歪斜,\"当年陈友谅那厮在鄱阳湖放话,说金陵王气已尽,要迁都武昌。朕若不拔了这龙脉,如何镇得住天下悠悠之口?\"

窗外惊雷炸响,刘伯温望着皇帝扭曲的脸,突然想起十年前在滁州初见他时,那个啃着烙饼笑出白牙的义军首领。权力真是把双刃剑,既能锻造帝王,也能雕琢魔鬼。

第二日清晨,刘伯温带二十名锦衣卫出了聚宝门。早春的寒气顺着领口往骨头缝里钻,马蹄踏过青石板,惊起几只灰扑扑的麻雀。队伍最前面是个姓周的千户,腰间佩着绣春刀,刀柄上缠着的红绸在风里猎猎作响。

\"刘大人,咱们真要去斩龙脉?\"周千户压低声音,\"听说紫金山的老龙修成精了,去年还有樵夫看见山岩渗血......\"

刘伯温没答话,目光落在远处若隐若现的钟山。晨雾中,那连绵的山体确实像条蛰伏的巨龙,龙头正对着金陵城。山脚下的村落里,炊烟袅袅升起,几个农妇提着木桶往溪边走,桶里的倒影碎成一片片金箔。

正午时分,队伍在紫霞湖扎营。湖水泛着青黑色,岸边芦苇丛里不时传来水鸟扑棱翅膀的声音。周千户带着人去砍柴,刘伯温独自坐在一块龟形巨石上,摊开随身携带的《青乌经》。书页被山风掀起,露出泛黄的批注:\"龙者,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突然,一阵刺耳的鸟鸣划破寂静。刘伯温抬头望去,只见一只苍鹰在头顶盘旋,双翅展开足有丈许。更奇怪的是,这只鹰的爪子上缠着一段红绸,正是周千户刀柄上的装饰。

\"不好!\"刘伯温跳起来,朝着砍柴的方向狂奔。刚转过山坳,就听见惨叫声传来。几个锦衣卫倒在血泊中,周千户的尸体靠在一棵松树上,喉咙被撕开个大洞,鲜血顺着树干流成暗红色的小溪。

剩下的士兵围成圈,举着刀瑟瑟发抖。刘伯温看见他们中间蜷缩着个黑衣人,正用匕首割着周千户的心脏。那人听见动静,抬头望来,月光照在他脸上——那根本不是人脸!青灰色的皮肤布满鳞片,眼睛是竖直的瞳孔,嘴角咧到耳根,露出两排锯齿状的尖牙。

\"妖物!\"刘伯温大喝一声,抽出腰间的桃木剑。那怪物怪叫一声,扑向最近的士兵。刘伯温纵身一跃,将桃木剑刺进它的后背。剑身发出滋滋的声响,怪物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尖叫,化作一股黑烟消散了。

士兵们瘫坐在地上,浑身发抖。刘伯温捡起地上的红绸,发现绸布上绣着一条龙,龙睛的位置有个小孔,像是被什么东西戳穿的。

\"刘大人,这......\"一个士兵指着周千户的尸体,声音颤抖。刘伯温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周千户的心脏不翼而飞,胸腔里塞着块青石板,上面刻着一行字:\"斩龙者,死!\"

当天夜里,刘伯温在营帐外踱步,月光照在紫金山上,泛着诡异的幽蓝。突然,一阵山风刮过,带来了断断续续的哭声。他循声走去,发现一个老妇人坐在溪边的石头上,正对着水面抹眼泪。

\"老人家,这么晚了怎么还在这里?\"刘伯温轻声问道。老妇人抬起头,他吃了一惊——她的左眼缠着纱布,渗出暗红色的血迹。

\"大人有所不知,\"老妇人抽泣着说,\"我儿子是进山采药的樵夫,上个月突然失踪了。昨天有人在山坳里发现他的尸体,喉咙被撕开个大洞,心脏也不见了......\"

刘伯温心中一惊,联想到周千户的死状。难道这山里真有什么妖物在作祟?

\"老人家,您可知道这山里有什么传说?\"他试探着问。老妇人抹了把眼泪,说:\"听老一辈人讲,紫金山里住着条老龙,每隔百年就要吃人心脏。十年前,有个道士进山斩龙,结果被龙一口吞了......\"

刘伯温沉吟片刻,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塞到老妇人手里:\"老人家,您先回去吧。明日我派人送您出城,这里不安全。\"

老妇人千恩万谢地走了。刘伯温望着她佝偻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微弱的声音:\"刘伯温,你终于来了。\"

他猛地转身,只见一个白衣男子站在月光下,腰间悬着柄无鞘的青铜剑。他的面容被月光笼罩,看不真切,但那双眼睛却像两团幽蓝的火焰。

\"你是谁?\"刘伯温握紧桃木剑,厉声问道。白衣男子轻笑一声:\"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找的龙脉,就在钟山之巅。\"

说完,他转身跃入湖中,水面泛起一圈涟漪,很快恢复平静。刘伯温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陷入沉思。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刘伯温带剩下的士兵往钟山进发。山路上布满青苔,滑不留足。走了约莫两个时辰,来到一处悬崖边。悬崖下云雾缭绕,隐约可见一座石亭。

\"刘大人,前面没路了。\"一个士兵指着悬崖说。刘伯温皱起眉头,正打算原路返回,忽然听见石亭里传来琴声。那琴声悠扬婉转,却又带着一丝凄凉。

他顺着琴声走去,发现亭子里坐着个黑衣少女,正在弹奏古琴。她的容貌极美,肌肤胜雪,眼波流转间带着一丝哀怨。

\"姑娘,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刘伯温问道。少女停下琴声,抬头看了他一眼:\"我在等一个人。\"

\"等谁?\"

\"等那个来斩龙脉的人。\"

刘伯温心中一惊,难道她就是传说中的龙女?

\"姑娘说笑了,这世间哪有什么龙脉。\"他故作镇定地说。少女轻笑一声:\"刘伯温,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我就是钟山的守护灵,这条龙脉,你斩不得。\"

刘伯温握紧桃木剑,正色道:\"姑娘,当今圣上命我斩龙脉以安天下,还请姑娘不要阻挠。\"

少女站起身,衣袖拂过琴弦,发出一声清脆的裂响:\"刘伯温,你可知这龙脉连着金陵百姓的命脉?斩了龙脉,金陵城将有大难!\"

刘伯温犹豫了。朱元璋的命令如泰山压顶,但少女的话也让他心生疑虑。正僵持间,突然听见山脚下传来喧哗声。他探头望去,只见一群百姓举着火把,朝山上涌来。

\"不好,他们要阻止我们斩龙脉!\"一个士兵惊慌地说。刘伯温正要下令撤退,却见少女突然纵身一跃,跳进了悬崖下的云雾中。

他跑到悬崖边,只见云雾中隐约浮现出一条青龙,龙爪上抓着那个少女。青龙仰天长啸,声震山谷。紧接着,山体开始剧烈震动,碎石滚落如雨。

\"快撤!\"刘伯温大喊一声,带着士兵往山下狂奔。身后传来山崩地裂的巨响,回头一看,只见钟山之巅裂开一道巨大的缝隙,红光冲天而起。

队伍跌跌撞撞地逃回金陵城,却发现城门紧闭。城墙上站满了百姓,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刘伯温要斩龙脉,害我们遭天谴!\"

\"杀死这个妖人!\"

\"把他交给龙王处置!\"

石块如雨点般砸下来,刘伯温护着头,躲进一处小巷。这时,一个老乞丐拉了拉他的衣袖:\"刘大人,快跟我来。\"

刘伯温跟着老乞丐钻进一条地道,地道里弥漫着潮湿的土腥味。走了约莫一里地,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座古老的祠堂。

\"刘大人,这是钟山龙王庙的地宫。\"老乞丐说,\"当年建庙时留的逃生通道。\"

刘伯温环顾四周,只见墙壁上绘满了龙图腾,正中央供奉着一座龙头石像。石像的眼睛闪着诡异的红光,仿佛活物一般。

\"刘大人,你看。\"老乞丐指着石像底座。刘伯温凑近一看,只见底座上刻着一行小字:\"斩龙者,断子绝孙。\"

他倒吸一口凉气,背后冷汗直冒。这时,地道外传来脚步声,一群百姓举着火把冲了进来。

\"抓住他!\"

\"烧死这个妖人!\"

刘伯温握紧桃木剑,准备殊死一搏。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住手!\"

众人回头,只见朱元璋身着便服,带着一队锦衣卫走了进来。

\"陛下......\"刘伯温惊喜交加。朱元璋挥了挥手,锦衣卫上前驱散了百姓。

\"伯温,朕来晚了。\"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刁民竟敢威胁朕的国师,真是反了!\"

刘伯温望着皇帝阴沉的脸,突然想起紫霞湖畔那个老妇人的话。斩了龙脉,金陵城真的会有大难吗?

当天夜里,朱元璋在奉天殿召见他。龙案上摆着从紫金山带回的青石,上面的血字已经变成了黑色。

\"伯温,这妖物该如何处置?\"朱元璋指着青石问。刘伯温沉吟片刻:\"陛下,此乃山精野怪作祟,只需用朱砂写一道镇妖符,埋在钟山之巅即可。\"

朱元璋点点头:\"准奏。明日朕命你带着三百羽林卫,务必除此妖邪!\"

刘伯温领旨退下,回到府邸时,已是月上中天。书房里,夫人正在灯下缝补衣裳。见他进来,她放下针线:\"老爷,听说你要去斩龙脉?\"

刘伯温叹了口气:\"夫人,这是陛下的旨意,我不得不从。\"

夫人沉默片刻,从衣柜里取出一个锦囊:\"老爷,这是妾身求得的平安符,你带在身上吧。\"

刘伯温接过锦囊,闻到一股淡淡的檀香。突然,一阵冷风吹来,烛火摇曳,墙上的影子扭曲成巨龙的形状。

第三日清晨,刘伯温带三百羽林卫再次来到紫金山。山顶的裂缝已经扩大成一个深不见底的洞穴,阵阵阴风从中涌出,夹杂着腐尸的臭味。

\"刘大人,这洞里有妖气。\"一个百户官皱眉道。刘伯温取出罗盘,指针疯狂地旋转。\"准备火把,随我下去。\"

队伍点燃火把,沿着绳索滑入洞穴。洞内空间巨大,钟乳石如利剑倒悬,地面上散落着森森白骨。走了约莫一里地,眼前出现一座石殿,殿门上方刻着\"龙宫\"二字。

殿内雾气弥漫,隐约可见一座水晶棺。棺中躺着个白衣男子,正是前日在紫霞湖畔见到的那个。他的胸口插着一柄青铜剑,剑身刻满符咒。

\"这就是龙脉?\"百户官惊讶地问。刘伯温点点头:\"正是。\"

突然,水晶棺发出耀眼的光芒,白衣男子睁开了眼睛。\"刘伯温,你终于来了。\"他的声音空洞而悠远。

刘伯温握紧桃木剑:\"妖龙,受死吧!\"

白衣男子轻笑一声:\"刘伯温,你可知我本是东海青龙,受玉帝之命镇守钟山。这龙脉一断,金陵城将遭水淹之祸!\"

刘伯温犹豫了。朱元璋的命令与百姓的安危在心中交织。正在这时,洞外传来喧哗声。他探头一看,只见朱元璋带着文武百官站在洞口。

\"伯温,还不动手?\"朱元璋大喝。刘伯温咬了咬牙,将桃木剑刺向白衣男子的心脏。

剑身刺入的瞬间,水晶棺剧烈震动,白衣男子发出一声悲啸。紧接着,整个山体开始崩塌,巨石滚落如雨。

\"快走!\"刘伯温大喊一声,带着众人往外狂奔。刚跑出洞穴,身后传来巨响,紫金山主峰轰然倒塌,激起的烟尘遮蔽了半边天空。

回到金陵城,朱元璋设宴庆功。酒过三巡,他拍着刘伯温的肩膀说:\"伯温,你为朕除去了心腹大患,朕要重重赏你!\"

刘伯温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陛下,臣不过是尽忠职守。\"

宴席结束,他独自来到秦淮河畔。河面上飘着几盏孔明灯,映得河水泛红。突然,一阵阴风吹来,他看见一个白衣女子站在船头,正是那个在钟山遇到的黑衣少女。

\"刘伯温,你后悔了吗?\"她的声音如泣如诉。刘伯温正要开口,却见她纵身跳进河中,水面泛起一圈涟漪,很快恢复平静。

他望着波光粼粼的河水,心中五味杂陈。斩了龙脉,真的能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吗?还是如那妖龙所言,金陵城将遭大难?

后来,朱元璋定都南京,改金陵为应天府。而刘伯温也因为斩龙脉有功,被封为诚意伯。但他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开始。紫金山崩塌后的第二年,秦淮河突然决堤,淹没了大半个金陵城。百姓们都说,这是龙王在报复。

而刘伯温,每当月圆之夜,总会梦见那个白衣男子和黑衣少女。他们站在云端,俯瞰着人间的疾苦。他知道,这一辈子,他都将活在良心的谴责中。

洪武八年,刘伯温病重不起。临终前,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对守候在床边的儿子说:\"记住,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不可轻易杀生。\"

话音刚落,一阵狂风卷起落叶,在空中形成一条青龙的形状,转瞬即逝。刘伯温闭上双眼,带着无尽的悔恨,离开了这个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