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48《靖难之役鬼兵助战》

九州民间志 明朝那些事48《靖难之役鬼兵助战》

作者:一分零二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1:34:16 来源:小说旗

永乐四年春,陈狗剩蹲在北平城外的老槐树下磨佩刀,刀刃映出张爬满皱纹的脸。刀柄上刻着的“忠勇”二字早被血锈糊住,就像二十年前那场铺天盖地的黄沙,把该记住的、该忘记的,全埋进了土里。

建文二年的白沟河比往年冷。陈狗剩跟着燕王的大军渡河时,水面漂着半截断旗,朱漆剥落的“齐”字在冰碴子里打旋——那是南军主帅齐泰的旗号。弟兄们都说,这是老天爷给燕军的吉兆,可陈狗剩摸着腰间染血的干粮袋,指尖触到粗麻布上的硬痂,河底的暗流仿佛正透过冰面,用某种黏腻的目光攀爬他的小腿。

他本是通州卫的伙夫,八岁被卖入行伍,洪武三十一年燕王誓师靖难,随老百户投军。原以为不过是扛粮烧饭,直到那年六月在真定城见到血。南军先锋是个白胡子老将,马刀一挥能断三杆长枪,百户所的弟兄被杀得退到城河边,尸体堵塞护城河。陈狗剩躲在芦苇丛里装死,血腥味呛得喉管发腥,忽闻头顶有人吟经,抬头看见个穿灰袍的僧人骑在马上,月光照在脸上,白得像具骷髅。

“这是姚少师。”后来老百户拍着他肩膀说,“当年跟着燕王扫北的活菩萨,能看见阴阳两界的事。”陈狗剩似懂非懂,只记得僧人经过尸堆时,袈裟角沾了血却半点不脏,那些断手断脚的尸体底下,隐隐约约有黑影在爬动,像被抽去骨头的灰鼠,贴着地面迅速游移。

白沟河决战前三天,营里开始闹怪事。伙房井水半夜结冰,冰面浮着几行血字;放哨的弟兄说看见河对岸有军队行进,可天亮去看,只有荒草在风里晃。决战前夜,陈狗剩被派去给前军送干粮,路过中军大帐时,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

“兵法虽妙,终究是血肉之躯。”姚广孝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王爷可还记得,洪武二十年征纳哈出时,那些冻死在大漠里的弟兄?”

“先生是说……”燕王的声音低得像闷雷,惊飞了帐角栖息的夜鸦。

“阴兵借道,古来有之。”僧人叹了口气,袖口无风自动,布料下鼓起的轮廓竟似有指节在敲打,“长平之战赵军亡魂绕谷三日,淝水之战谢玄得八公山阴兵相助。这白沟河下,埋着五代十国时战死的七千甲士,还有咱们燕军去年在雄县折损的三千弟兄……”

陈狗剩手一抖,干粮袋掉在地上。月光里,大帐窗纸映出两个人影,姚广孝的影子格外瘦长,肩胛处突然凸起一块,像是有什么东西从脊椎爬向脖颈,又倏地 flatten。

第二天卯时,南军二十万大军压境。陈狗剩跟着百户趴在土坡上,看见对面战旗遮天蔽日,中间“盛”字大旗猎猎作响——盛庸,那个在济南让燕王吃了大亏的铁铉副将,此刻正骑马阵前训话。弟兄们刀把攥得发白,南军第一波箭雨袭来时,谁也没料到,河对岸突然响起马蹄声。

那是支什么样的军队。他们从晨雾里冲出来,战马蹄子踩在水面却不溅水花,盔甲破破烂烂,有的没了头盔,露出白森森的头骨,眼窝处燃着两簇幽蓝鬼火;有的断了胳膊,兵器却握得紧紧的,断裂处渗出的不是血,而是类似水银的液体,在甲胄上蜿蜒成河。最前面的将领举着杆锈迹斑斑的“周”字旗,旗面残破处,依稀可见后周世宗柴荣的骑射画像。

南军战马先惊了。那些畜生突然跪倒在地,前蹄疯狂刨地,嘶鸣声里带着哭腔,嘴角涌出白沫。盛庸的帅旗晃了几晃,陈狗剩看见他脸色煞白,手里令箭“当啷”落地,在寂静中激起回响。阴兵们没喊杀,却排着整齐队列往前冲,每走一步,脚下水草就枯萎一片,河水也变得墨黑,水面漂起翻肚的游鱼,眼睛全是白翳。

“杀——”燕军大营号角响起。陈狗剩从土坡冲下去时,看见前排弟兄们都在画十字,刀疤纵横的手在胸前抖得像秋风中的枯叶。阴兵与南军撞上的瞬间,天地间突然静了。没有兵器相击声,只有低沉呜咽,像无数人在同时叹气,那声音钻进耳孔,震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南军士兵一个个瞪大眼,接着就有人捂住脖子倒下去,皮肤下面像是有虫子在爬,鼓起一个个青紫色的包,又迅速瘪下去,露出底下青黑色的咒印。

陈狗剩砍翻第二个南军士兵时,左侧传来若有若无的呼唤。他转头,看见个阴兵在看他。那盔甲裂成两半,露出里面的烂肉,可那张脸——是去年在真定战死的王二哥,右眉尾的黑痣清晰可见,他临死前托陈狗剩把半块玉佩捎回涿州老家。陈狗剩愣住了,想喊,却见王二哥嘴角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嘴唇开合,却发不出声音,只能抬手冲他挥了挥,掌心朝上,正是他们当年在通州卫赌钱时的暗号。

陈狗剩的刀“当啷”落地。王二哥转身走进战团,背后的伤口里漏出灰白色的光,那光扫过之处,南军士兵的兵器纷纷生锈断裂。当陈狗剩捡起刀再抬头时,哪里还有王二哥的身影,只有一片枯黄的水草随波晃动,水面漂着半块碎成齑粉的玉佩,边缘还沾着点灰白色的絮状物,像人死后未散的魂。

白沟河大胜后,燕军一路南下,直到济南城撞上铁板。铁铉在城楼上挂满太祖皇帝画像,燕王的箭不敢往上射,云梯刚架起就被热油浇下来。更绝的是护城河底埋的炸药,燕军水师靠近时,水面炸开的气浪能把人掀到半空中,弟兄们的残肢断臂甩到城墙上,黏糊糊的血渍十天半月都擦不净。

围城三个月,秋风吹得大营旌旗歪斜。陈狗剩跟着巡夜队伍经过西营门,忽闻城外乱葬岗传来哭声。那声音像浸了水的麻绳,一会儿细得像孩子喊娘,一会儿粗得像男人叹气,绕着大营转圈子。有人说是南军细作,放箭过去,却见磷火在坟头飘,绿幽幽的,时而聚成灯笼形状,时而散成游丝,贴地游走时,能看见草叶上凝着的露水在瞬间结冰。

“陈狗剩,去伙房领姜汤。”百户的命令让他回过神。抱着木桶往回走,路过中军帐,又听见姚广孝说话:“铁铉深得民心,济南城防固若金汤,若不用非常之法……”

“先生上次借的阴兵,不是大胜而归么?”燕王的声音带着不耐,帐内传来茶盏磕在案上的脆响,“为何这次……”

“白沟河的阴兵,是五代旧军,与咱们无冤无仇。”僧人叹气,声音里多了几分沙哑,“可济南城下,埋的是咱们燕军去年在德州、沧州战死的弟兄,还有当地被牵连的百姓。怨气太重,阴兵难驯啊——就像烈马被抽了筋,虽能拉车,却迟早要反噬。”

陈狗剩打了个寒颤,木桶里的姜汤晃出几滴,落在地上竟滋滋作响,腾起白烟。原来阴兵不是随便能借的,那些在白沟河见过的面孔,王二哥、张老三、还有总偷他炊饼的李麻子,是不是都被困在那支军队里,魂灵被往生咒钉在兵器上,永世不得超生?

三天后,怪事更盛。有弟兄半夜看见营外有女子梳头,月光下乌发垂地,走近才发现是具骷髅,脊椎骨一节节垂在地上当凳子,梳齿间卡着几缕干枯的黄发;马厩里战马集体发疯,红着眼咬死三个马夫,剖开肚子发现胃里全是坟头土,马舌上还刻着歪扭的“冤”字。姚广孝带着和尚在大营周围念经,袈裟上缝满符纸,可每当月亮升到头顶,西北乱葬岗就传来兵器碰撞声,叮叮当当,像有人在深夜打制铠甲。

“狗剩,跟我去趟乱葬岗。”老百户拍他肩膀,手里攥着半串佛珠,佛头处的红漆已剥落,露出底下刻的往生咒,“姚少师说,要取些‘引魂沙’。”

二人摸黑进坟地,露水打湿的草鞋踩在坟包上,传来类似嚼软骨的声响。老百户举松明火把,火光照见新坟林立,木牌上写着“燕军某部某某之墓”,有的连名字都没有,只画个白圈,圈外歪歪扭扭刻着“通州卫”“德州所”等地名。走到坟地中央,忽闻“哗啦”一声,土层里翻出个铁盒,里面装着灰白色的沙子,在月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微光,细看能发现沙粒间裹着细碎的指甲片和头发丝。

“快装袋里!”老百户话音未落,周围墓碑突然摇晃。陈狗剩看见坟包浮土在动,像有无数只手在下面扒土,草根处渗出黑褐色的液体,带着浓重的腐尸味。最左边新坟“轰”地炸开,跳出个浑身是血的士兵,盔甲上“燕”字旗烂成布条,手里长枪还滴着水——那是上个月在护城河淹死的弟兄,下葬时连全尸都没有,只捞到半片带着刀伤的甲胄。

“老百姓……”陈狗剩喉咙发紧,手摸向腰间的刀,掌心全是汗。

“别慌,是咱们的弟兄。”老百户声音发颤,却还是往前走了一步,腰间佩刀已出鞘三寸,“兄弟,你认得我吗?我是通州卫的张麻子,咱们在德州城喝过通州老窖,你说等打完仗要回家娶邻村的秀兰……”

那士兵抬头,眼窝里空空洞洞,本该是眼珠的地方鼓着两个血泡,突然开口,声音像破风箱:“回家……秀兰……”话未说完,长枪已刺向老百户心口。陈狗剩本能挥刀,刀刃砍在士兵脖子上,却像砍进腐坏的南瓜,黑血喷涌而出,带着蛆虫和碎骨渣。老百户趁机踹翻铁盒,引魂沙撒在士兵身上,他发出尖啸,身体迅速萎缩,化作一堆白骨倒在地上,骨殖间还夹着半片绣着并蒂莲的衣角,正是秀兰托陈狗剩带给那弟兄的定情信物。

二人连滚带爬逃回大营,身后乱葬岗传来此起彼伏的嚎叫,像千万个声音在同时喊“冤”。天亮时,姚广孝看着他们带回来的半袋引魂沙,指尖捻起沙粒,沙粒竟在掌心蠕动,化作细小的人脸,张着嘴无声哭喊。“怨气太重,阴兵要反了。”僧人低语,“当年在白沟河,是借了后周将士的怨气;如今在济南,借的却是咱们自己人的怨气——刀刃向内,必见血光。”

当夜,燕军大营遭到前所未有的袭击。那些从坟里爬出来的阴兵,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肚子破开流着肠子,却举着生锈的兵器,见人就砍。他们不怕刀枪,陈狗剩亲眼看见弟兄砍断阴兵的胳膊,断肢却像活物般继续爬行,抓住人脚踝就啃。更骇人的是,阴兵们边杀边喊“回家”“报仇”,声音含混不清,却让听见的人眼眶发酸。

陈狗剩躲在粮草车里,透过缝隙看见姚广孝站在中军帐前,手里握着串骷髅头念珠,大声念着经文,可阴兵们根本不理他,径直往帐里冲。千钧一发之际,燕王带着亲卫杀了出来,他骑的乌骓马踏过阴兵时,地上留下焦黑蹄印——原来姚广孝早在燕王甲胄刻了往生咒,每道咒文都用燕军弟兄的血混着朱砂写成。

燕王挥刀砍倒几个阴兵,突然勒住马缰绳,高声喊道:“弟兄们!你们跟着本王起兵,为的是清君侧、安天下!如今大业未成,若困在这坟堆里做孤魂野鬼,九泉之下如何见列祖列宗?待天下平定,本王必建忠烈祠,让你们的英名世代传颂!”

阴兵们的动作顿了顿。最前面的,正是陈狗剩在白沟河见过的王二哥,他胸口插着的半截箭还在滴血,却转身对身后阴兵摆摆手。一时间,乱葬岗响起低低的啜泣,像秋风吹过麦田。阴兵们一个接一个跪下,有的化作青烟消散,有的则变成一堆破旧的兵器,刀柄上还刻着弟兄们的名字。陈狗剩看见王二哥冲他笑了笑,那笑容终于不再僵硬,带着解脱的释然,随后便如晨雾般消失,只留下他熟悉的那半块玉佩,完好无损地躺在草地上。

天亮后,济南城的围解了。铁铉站在城楼上,看着燕军撤退的队伍,大概不知道,昨夜那一场混战,比任何攻城器械都可怕——自己人杀自己人,才是最让人胆寒的。陈狗剩骑在马上回望济南城,城墙上的太祖画像被晨雾笼罩,画像上的朱元璋仿佛也在皱眉,眼角的皱纹里,似乎藏着无数冤魂的影子。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打到浦子口。长江近在眼前,过了江就是应天府,可南军最后一道防线固若金汤。盛庸带着二十万水师,战船绵延百里,桅杆如林,把江面封得严严实实,连江鸟都难以飞过。

更诡异的是,连续三夜,江面上出现鬼市。一到子时,无数灯笼亮起,红的、白的、蓝的,挂在桅杆上随风摇曳,能听见有人叫卖“酒来——”“炊饼——”,可划船凑近,船上都是穿前朝盔甲的士兵,甲板上摆着骷髅头当货物,有的骷髅头眼窝里还插着金钗,显然是从墓里盗来的陪葬品。有弟兄贪杯,划船过去买酒,第二天尸体漂在江面,嘴角还沾着黑色液体,手里攥着半块发霉的炊饼,饼上印着个骷髅头印记。

姚广孝这次没急着做饭,反而带着几个亲随去了江边龙王庙。庙内神像缺胳膊少腿,龙王的龙角断了一支,掉在供桌上,旁边摆着几个破碗,里面装着发黑的米饭,饭上爬着几条蛆虫。僧人摸着神像裂痕,对陈狗剩说:“这是陈友谅的旧部,当年鄱阳湖之战,残兵逃到此处,被朱元璋水师追上,全被砍了头,尸体扔进江里喂鱼。他们的魂灵困在江底,怨气不散,便成了这鬼市。”

“他们为啥帮南军?”陈狗剩望着江面,月光下,隐约可见水下有黑影晃动,像在排列战阵。

“怨气啊。”姚广孝转头,眼睛映着江面波光,“陈友谅的士兵被剥皮揎草,悬在城墙上示众,魂灵不得安宁,见不得朱家的人过江。就像被打断脊梁的狼,躲在暗处,专等仇人落单。”

正说着,庙外传来喧哗。几个弟兄押着个老渔民进来,老汉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腰间却挂着块刻着鱼纹的玉牌,玉牌上的鱼眼处嵌着红珠,此刻正滴溜溜转。“大人饶命!””老汉扑通跪下,“小老儿是鬼市的引路人,他们说只要我带燕军入套,就放我儿子的魂灵投胎……”

姚广孝捡起玉牌,突然轻笑:“原来是元兵的水鬼令。当年伯颜南下,在长江淹死的蒙古士兵,魂魄被水妖困了百年,这令牌能控水鬼。”他转身对陈狗剩说:“去准备三百盏河灯,用上好的桐油浸过,灯面上写上咱们战死弟兄的名字,子时放到江里。”

子时的江面平静如镜,倒映着满天星斗。陈狗剩和弟兄们蹲在岸边,将河灯放入水中,火光连成一片,顺流而下,像条燃烧的巨龙。鬼市的灯笼突然全灭了,黑暗中传来争吵声,有个粗哑的声音骂道:“朱家的和尚,你坏了规矩!竟敢用生魂灯破我鬼市!”

姚广孝站在船头,手里举着盏八角琉璃灯,灯芯是红色的,像滴着血,灯身刻满梵文,每个字都在发光:“各位都是前朝的弟兄,被水妖困在此处不得超生。我今日带了三百个往生咒,只要助燕军过江,便可借这灯芯之火,去轮回转世——你们难道想在这江底,再困上百年?”

江面掀起波浪,无数黑影从水里冒出来。他们盔甲上长着水草,头发里缠着铁链,有的脸上还挂着水藻,却排成整齐队列,向姚广孝抱拳。最前面的将领,盔甲上刻着“汉”字,正是陈友谅的汉军旗号,他一挥手,江面上的雾突然散去,露出一条清澈水道,连江底的鹅卵石都看得清清楚楚,水流声中,隐约传来解脱的叹息。

“开船!”燕王令下,百艘战船齐发。陈狗剩坐在船头,看见水鬼们在船两侧游动,他们的手推着船底,却不沾水花,每张脸上都带着笑意,那笑容里有释然,也有对来生的期盼。路过鬼市时,那些骷髅摊位已消失,只剩下零星灯笼在远处飘,像坠落的星星,渐渐融入晨光。

盛庸的水师没料到燕军会突然出现。当他们的战船驶来,水鬼们从水下冒出,抓住敌船船舵,扯断锚索。南军士兵惊叫着跳水,却被水鬼们托着往岸边漂——姚广孝早与水鬼约定,只阻路,不伤人。陈狗剩看见一个水鬼托着个南军士兵,那士兵吓得浑身发抖,水鬼却轻轻拍他后背,像在安慰受惊的孩子。

天亮时,燕军踏上江南土地。应天府城门大开,谷王朱橞举着降旗等候。陈狗剩进城时,路过秦淮河,看见河面上漂着几盏熄灭的河灯,上面的名字被水浸得模糊,却有一朵小白花漂在旁边,花瓣上还凝着露水,像是谁给这些亡魂的送行礼物。

永乐年间,陈狗剩退伍回到通州,用军饷买了两亩薄田,娶了邻村死了男人的王嫂子。日子过得平淡,却常梦见战场,梦见王二哥,梦见那些在阴雾中穿行的身影。每年清明,他都会去涿州,给王二哥上坟,尽管那里只有个空坟包,碑上刻着“燕军义士王君之墓”,是他央求村里先生写的。

有一年清明,他正在坟前祭酒,碰到个云游和尚,竟认得他:“施主可是当年白沟河的陈旗牌?”

陈狗剩吓了一跳,和尚却笑了:“姚少师圆寂前,曾说起过你。那些阴兵,本是天地怨气所化,借兵如借债,终究要还的。”他从怀里掏出半块玉佩,正是王二哥当年的那块,玉佩上的血渍已褪,刻着的“平安”二字清晰可见,“这是从阴曹地府带回来的,他说,多谢你当年想帮他带信,可惜……他已投胎去了,托我把这个给你。”

陈狗剩摸着温润的玉佩,突然想起白沟河的阴雾、济南城的磷火、浦子口的鬼市,还有姚广孝说的“因果”。原来这世间最可怕的不是鬼兵,而是人心底的执念——燕王想登大位,建文帝想保江山,可苦的是他们这些把血洒在战场上的小卒,是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只能化作磷火在坟头飘荡的亡魂。

老槐树的年轮又多了一圈。陈狗剩摸着佩刀上的“忠勇”二字,突然笑了。忠勇?不过是刻在刀把子上的字罢了。真正的忠勇,是让跟着自己的弟兄都能活着回家,可这世上,又有几个将军懂得这个道理?

风吹过槐树,叶子沙沙响。恍惚间,陈狗剩又看见王二哥在阴雾里冲他笑,他的身后,是无数个看不清面容的弟兄,他们排着队,慢慢走向远方的霞光。那里没有战争,没有阴兵,只有家乡的炊烟,在夕阳里轻轻摇晃,像母亲唤儿回家的手,温柔而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