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州民间志 > 清朝那些事33 鬼打墙的故事

九州民间志 清朝那些事33 鬼打墙的故事

作者:一分零二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1:34:16 来源:小说旗

道光二十一年的秋夜,月光像块发霉的银锭悬在树梢。柳文启裹紧补丁摞补丁的棉袍,望着眼前这座荒废的驿站直打哆嗦。院墙上的青苔在月光下泛着幽绿,门楣上\"太平驿\"三个鎏金大字早已斑驳,只剩\"太\"字的一横还倔强地翘着。

\"这位相公,根深肉厚的,怎不进来歇脚?\"莺啼般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柳文启猛地转身,只见个白衣女子立在老槐树下,裙裾被夜风吹得飘飘忽忽。他记得方才分明看过,这方圆三里连个柴垛都没有。

女子提着盏素纱灯笼,烛火透过绢面映出团暗红的光晕。柳文启嗅到股若有若无的腥甜,像是陈年的血渍混着檀香。\"奴家是这驿丞的女儿。\"女子抬起灯笼,柳文启这才看清她的面容——眉如远黛,唇似点朱,偏生面色青白得骇人,脖颈间缠着圈淡紫淤痕。

堂屋里的烛台突然自燃,窜起三尺高的绿焰。柳文启再回头时,槐树下已空无一人。风里传来细碎的铃铛声,檐角铁马叮当作响,他分明看见每片铜叶都在逆风旋转。正厅的八仙桌上摆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葱花翠生生浮在汤面上。

\"吱呀——\"东厢房门无风自开。柳文启攥着汗湿的《论语》,硬着头皮往里挪步。月光透过破窗棂在地上织出蛛网似的影,墙角堆着几口漆皮剥落的樟木箱。他刚要伸手,箱盖突然弹开,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套孩童的衣裳,从襁褓到总角,尺寸依次递增。

\"咯咯咯...\"银铃般的笑声在梁间游走。柳文启抬头望去,横梁上垂着数十条红绸,每条都系着枚铜钱。最末那条红绸突然断裂,铜钱\"当啷\"砸在地砖上,滴溜溜转着圈滚到床底。他弯腰去捡,却摸到团冰凉的物事——是只绣着金线鲤鱼的虎头鞋,鞋帮上沾着黑褐色的污渍。

西墙的铜镜蓦地泛起涟漪,镜中映出的竟是白日景象:驿卒们捧着朱漆食盒穿梭,马厩里拴着十几匹枣红马。有个穿官服的人背对铜镜端坐,突然伸手扯下自己的发髻,整张头皮连着发丝\"唰\"地脱落,露出森森白骨。

柳文启踉跄后退,撞翻了案上的烛台。火苗舔舐帐幔的刹那,所有景象如退潮般消散。他发现自己仍站在驿站门口,月牙才将将爬过柳梢。更鼓声从极远处飘来,梆梆梆敲了三记。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沙哑的嗓音惊得他魂飞魄散。方才空荡荡的柜台后,此刻坐着个独眼老者,焦黄的指甲正拨弄着黑檀算盘。柳文启注意到他右手小指戴着枚翡翠扳指,戒面刻着古怪的符咒。

老者忽然咧嘴笑了,露出满口黑牙:\"戌时三刻入驿,寅时正刻离魂。公子可要算算还剩几个时辰?\"话音未落,檐角的铜铃齐声暴响,柳文启怀中的《论语》哗啦啦自动翻页,停在\"子不语怪力乱神\"那行,朱砂批注的\"不语\"二字竟在渗出血珠。

后院井口传来木桶碰撞声。柳文启鬼使神差地走过去,只见井绳自行上下摇动,清冽的井水泛着淡淡腥气。他掬了捧水正要喝,忽见水面浮出张肿胀发白的人脸——正是方才的白衣女子!水珠顺着指缝滴落,在青砖上溅出朵朵红梅。

正房的门窗突然全部洞开,十二盏红灯笼次第亮起。每盏灯下都立着个孩童,最大的不过中角,最小的尚在襁褓。他们手拉着手围着柳文启转圈,童谣声忽远忽近:\"月婆婆,敲更锣,井里姐姐要人陪...\"

柳文启的棉袍已被冷汗浸透。他摸到腰间玉佩,想起离乡时老道赠的偈语:\"遇红则止,见铜则返。\"咬破指尖将血珠抹在玉佩上,碧色玉面突然浮现出北斗七星。孩童们尖叫着退散,灯笼里的烛火变成幽蓝的鬼火。

铜镜再次泛起涟漪,这次映出三十年前的惨案:驿丞发现妻子与过路官员私通,盛怒之下勒死妻女,又将十二个子女推入古井。血水漫出井口的刹那,驿丞突然转头看向镜外,那只独眼里淌出黑血:\"下一个...就是你...\"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柳文启在驿道旁醒来,衣裳沾满露水与香灰。路过的行商说,太平驿早在嘉庆年间就毁于大火,废墟里挖出十三具焦尸,其中一具骸骨的手骨上,戴着枚刻着镇魂咒的翡翠扳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