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州民间志 > 清朝那些事44《憨子婿》

九州民间志 清朝那些事44《憨子婿》

作者:一分零二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1:34:16 来源:小说旗

---

江南贡院的青砖墙上爬满青苔,八月的日头毒辣辣地晒着檐角蹲坐的嘲风石兽。赵守拙攥着发皱的号牌挤在人群里,后颈的汗珠顺着脊梁滑进粗布直裰。前头已有考生被衙役拦下,那生得獐头鼠目的老书吏捏着胡子冷笑:\"耳垂过厚者,主愚钝。\"话音未落,竹板子便抽在那书生膝弯。

赵守拙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圆润的耳垂。自打十五岁考童生起,这双招风耳就害他吃了不少苦头。那年主考官当着满堂学子说他\"形如田舍翁\",要不是恩师力保,怕是连个秀才功名都捞不着。此刻轮到他验身,果然见那书吏眯着眼上下打量:\"天庭虽阔,地阁却圆,这等面相也敢来应试?\"

\"学生...\"赵守拙刚要开口,忽听得身后有人嗤笑。他不用回头都知道是岳父张员外,那身绛紫团花绸衫在灰扑扑的考生堆里扎眼得很。老员外摇着洒金折扇,故意扬着嗓门:\"我家贤婿可是文曲星下凡,昨儿个还梦见魁星踢斗呢!\"

这话引得周遭哄笑。赵守拙耳根发烫,攥着考篮的手指节泛白。蕙娘连夜缝的护身符硌在掌心,绣着歪歪扭扭的\"蟾宫折桂\"。他想起临行前妻子往他荷包里塞桂花糕的模样,青布裙裾扫过门槛时沾了晨露。

考场内号舍狭如鸽笼,赵守拙蜷在条凳上研墨。隔壁传来窸窣声,斜眼瞥见个白净书生正往袖口抄小抄。他慌忙低头,笔尖的墨汁滴在宣纸上洇开一朵乌云。策论题是\"君子喻于义\",他写着写着便想起上月收留的那个乞儿——那孩子偷了蕙娘的银簪子,被发现时饿得啃墙根土块。蕙娘非但没报官,反给他包了两块枣泥糕。

放榜那日,赵守拙的名字照旧不在榜上。张员外站在榜文前笑得胡须乱颤:\"我说贤婿啊,你这文章莫不是用脚趾头写的?\"看热闹的人群里爆出窃笑,卖炊饼的王瘸子都跟着咧开缺牙的嘴。赵守拙盯着青石板上自己模糊的倒影,恍惚间听见蕙娘在耳畔轻语:\"守拙,咱们回家。\"

腊月里运河结了薄冰,赵守拙蹲在码头扛麻包。粗麻绳勒进肩头,咸腥的汗水和着寒风往领口里钻。忽听得身后马蹄急响,一匹惊马拖着翻倒的货箱横冲直撞。他扔下麻包扑上去拽缰绳,被拖出十几步远,棉鞋底在青石板上磨得见了棉絮。等众人制住疯马,才发现货箱里滚出个浑身是血的锦衣公子。

\"快请大夫!\"赵守拙扯下腰带扎住那人汩汩冒血的腿。血水渗进他指缝,温温热热像那年蕙娘难产时浸透床褥的猩红。人群中有眼尖的惊呼:\"这不是新来的陈学政吗?\"赵守拙愣神的当口,怀里的伤者忽然抓住他衣袖,染血的手指在雪地上画出个古怪符号。

三更天蕙娘来送姜汤时,赵守拙正对着油灯发怔。案头摆着陈大人硬塞给他的《四书辑要》,泛黄的扉页盖着朱红官印。蕙娘的手指抚过书页边缘的蛀洞,忽然\"咦\"了一声。只见夹层里掉出张泛黄的纸,竟是某年秋闱的考题密卷。赵守拙手一抖,姜汤泼湿了半幅衣袖。

次年春闱放榜,赵守拙的名字赫然在列。张员外备了八抬大轿候在门前,赵守拙却绕道从角门进了屋。蕙娘在灶间揉面,面粉扑簌簌落满裙裾。他伸手替妻子抿好散落的鬓发,瞥见妆台上搁着当初典当的银簪——簪头镶嵌的珍珠换成廉价的贝壳,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晕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