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商海惊龙 > 第22章 种植之境

商海惊龙 第22章 种植之境

作者:行道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1 15:02:09 来源:小说旗

君山岛的春总带着股子水润的柔。清明前几日,湖面上的雾还没散净,陆九渊踩着青石板路往茶田去,鞋尖沾着的晨露混着泥土香,像是被揉碎的新茶泡在了湖水里。远远望去,一垄垄茶树顺着岛势蜿蜒,叶片上凝着的雾珠往下滚,把整座山都衬得绿油油、亮晶晶的,倒像是哪位姑娘把绿丝绦系在了洞庭湖边。

行到“柳林嘴”时,忽听得前头传来“簌簌”声。原是位老茶农蹲在茶树间,手里攥着把竹锄,正往土缝里埋些深褐色的东西。陆九渊凑近了看,见是晒干的茶梗,梗上还沾着星星点点的白毫,像是给泥土别了串旧年的茶花。“伯爷,这是……”他蹲下身,指尖划过湿润的表土,发现土层里竟埋着不少这样的茶梗,横七竖八的,却透着股子自然的秩序。

老茶农抬头,额上的皱纹像茶树的枝桠般交错,笑起来时露出缺了门牙的牙床:“后生仔没见过吧?咱君山人种茶,讲究个‘轮回’。”他用锄柄敲了敲泥土,“去年的茶梗、枯叶,都得埋回地里,等它们烂成泥,就成了今年茶树的奶水。”说话间,一只花母鸡从茶树丛里钻出来,爪子扒拉着土,竟啄起半片茶梗,“您瞧,连畜生都知道这是好东西。”

陆九渊伸手摸了摸埋着茶梗的土,松软得像发酵的面团,里头还缠着些白色的须根——那是去年的茶树根在呼吸。远处的柳树林传来蝉鸣,柳枝垂到湖面上,把湖水搅出一圈圈绿纹。他忽然想起太姥山的老钟,也是这样守着母树,让草木在土地里自生自灭,原来天下的茶人,心里都装着同一个道理。

“伯爷,这法子传了多少代了?”他捡起一片去年的枯叶,叶背的白毫虽已褪成浅黄,却还留着淡淡的茶香。老茶农往手心里呵了口气,像是在暖着什么宝贝:“记不清了,只晓得我阿爷的阿爷那会儿,就说‘茶是土的孩子,土是茶的娘’。早年湖里涨大水,把岛上的土冲了层皮,多亏老辈人把晒干的茶梗全埋下去,第二年茶树竟比往年长得还旺。”

说话间,山风裹着湖腥味吹来,茶田里的茶树轻轻摇晃,新抽的芽尖碰着埋在土里的旧茶梗,发出细碎的响声,像是隔代的茶在说体己话。陆九渊看见老茶农的竹篓底铺着层碎茶末,混着些贝壳碎屑——那是洞庭湖边特有的养料,贝壳的钙质混着茶梗的腐殖质,把土地喂得又松又软。

“您看这土,”老茶农挖起一捧,让阳光照进土粒间的缝隙,“里头藏着多少茶的魂灵。去年的叶子落了,变成今年的肥;今年的茶梗埋了,又养着明年的芽。就像湖里的水,涨了又落,落了又涨,都是轮回。”他忽然指着远处的岳阳楼,飞檐在雾里若隐若现,“范仲淹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咱茶人不懂那些大道理,只知道把茶梗埋进土里,就是对土地的忧,对茶树的忧。”

暮色漫进茶田时,老茶农收拾起竹锄,篓底的碎茶末撒在田埂上,引来了几只麻雀。陆九渊蹲在原地,看见新长出的茶芽底下,去年的茶梗已冒出些白色的菌丝,像是土地在慢慢消化这些旧时光。他忽然明白,君山银针的妙处,原不在芽头多肥、白毫多密,而在这一垄垄茶田里,藏着的生死轮回——茶养土,土养茶,人在中间,不过是个传话的。

归途中经过柳林,露水从柳叶上滴落,打在埋着茶梗的土堆上,发出“嗒嗒”声。陆九渊想起沈从文写过的:“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此刻的君山岛,茶农们用茶梗造的,却是个温暖的囚笼,让茶树与土地彼此囚禁,却又彼此滋养,生出这天下独有的银针茶。

夜宿岛上,听着洞庭湖水拍打着岸石,陆九渊摸了摸枕边的茶梗——那是老茶农送他的,说带回去埋在花盆里,能养出“会讲故事的土”。月光透过窗纸,照在茶梗的断面上,竟能看见细密的导管,像是土地与茶树之间的血管。他忽然笑了,觉得这小小的茶梗,原是天地写在泥土里的诗,等着懂它的人来读,来续写下一章。

正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每块泥土都藏着人的体温,君山岛的茶田亦如是。那些埋在土下的陈年茶梗,那些在茶田间弯腰的身影,那些关于轮回的古老话语,终究会化作新茶的鲜香,在某个清晨的茶杯里,重新展开关于土地、关于时光的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