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商海惊龙 > 第46章 茶市浮沉

商海惊龙 第46章 茶市浮沉

作者:行道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1 20:52:58 来源:小说旗

清明后第七日,星村茶市像被春风揉醒的蜂巢,青石板路上挤满了挑茶篓的汉子、挎竹篮的茶娘,还有穿长衫的茶商。陆九渊刚转过福德祠,鼻尖便撞上成团的茶香——新焙的肉桂带着桂皮的辛辣,老枞水仙裹着青苔的绵柔,混杂着炭火的焦香,在晨雾里织成张无形的网,连檐角垂下的蛛网都凝着细小的茶末。

茶寮前的空地上,老茶农吴伯正蹲在青石板上筛茶。竹筛在他手里上下翻飞,青褐色的茶叶在筛孔间跳跃,漏下的碎末积成浅滩,像谁把武夷山的岩屑碾碎了铺在地上。“伯公,您这筛的是慧苑坑的老枞吧?”沈青禾凑过去,见筛底的茶叶叶缘红得透亮,叶背还沾着星点白霜,“瞧这‘蛤蟆背’,炭火焙得正好,茶汤准保带着粽叶香。”

吴伯抬头笑,缺了门牙的嘴里呵出白气:“沈小姐好眼力!昨儿刚下焙笼,连灶王爷都来闻香呢。”他粗糙的手掌抹过茶篓,篓沿的篾片上还留着新鲜的绿痕,“今早过秤时,茶商说我这茶‘岩韵不足’,嘿,他懂个雀儿!岩韵藏在茶汤里,得像品诗似的慢咽,哪是牛饮的人能尝出的?”

茶市中央的评茶棚里,铜铃铛叮当作响。穿黑马褂的茶商捏着盖碗,对着天光看汤色:“这牛栏坑的肉桂,汤色偏橙不偏红,怕是焙火过了头。”话音未落,旁边戴瓜皮帽的老茶客哼了声:“您老怕是喝惯了外山茶,真正的牛栏坑肉桂,火香里藏着股子岩石的冷冽,就像山涧的水刚化了冰,带着股子清锐劲儿。”

陆九渊站在棚边,看柳如是正伏在石桌上作画。她笔下的茶商神态各异:有的凑着茶碗吸气,眉毛皱成岩缝;有的捻着茶叶眯眼,指尖沾着点绿;最妙的是那个穿洋装的买办,鼻梁上架着的眼镜片上蒙着茶雾,倒像是被武夷的茶香熏醉了。“柳小姐这画,该叫《茶市百相图》。”他轻声说,目光落在画角处的小楷:“一市茶香半市人,半是岩骨半是魂。”

日头爬过马头墙时,茶市忽然起了骚动。几个穿灰布衫的外乡客抬着木箱闯入,箱盖掀开,露出整齐码放的茶罐,标签上歪歪扭扭写着“正山大红袍”。老茶农们围过去嗅闻,立刻炸开了锅:“这茶香浮在表面,像抹了层糖霜,哪有岩茶的筋骨?”“瞧瞧这叶底,红边都糊成一片,分明是急火焙坏的!”

沈青禾捏着茶罐冷笑,忽然想起去年设计的区块链溯源码。她从袖中取出个铜制的“岩茶印”,往茶商递来的包装纸上一盖,朱红的印泥里竟嵌着极细的茶末——那是用各坑涧的茶叶碎末合制的防伪印记,“您这茶若真是正山所出,敢不敢让我们扫扫篓底的火印?”

外乡客们支支吾吾时,吴伯忽然捧着自家茶篓挤进来:“各位尝尝我的老枞水仙!”他斟茶的手势带着山民的粗犷,茶汤在粗瓷碗里荡出漩涡,桂皮香混着苔藓味扑面而来。茶客们啜饮后纷纷点头,有位老者竟从袖中摸出个旧茶盏:“这味道,让我想起五十年前在慧苑坑喝的茶,那时的茶农啊,指甲缝里的绿能染透三张宣纸。”

暮色漫进茶市时,陆九渊看见吴伯坐在石阶上,慢慢擦拭着茶篓。篓沿的绿痕在夕照里泛着微光,像极了三坑岩壁上的茶苔。“伯公,您说这茶市年年热闹,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他递过一盏凉茶,茶汤里漂着片完整的茶叶,叶背的“蛤蟆背”清晰可见。

吴伯接过茶盏,仰脖饮尽:“变的是茶商的花样,不变的是茶树的根脉。您看这篓子,还是我爷爷用慧苑坑的毛竹编的,编篾时他说,‘茶篓要吸够山气,才能装得下岩韵’。”他粗糙的手指划过篾纹,那些被茶汁浸透的纹路,竟与岩壁上的石纹有几分相似,“不管外头的世界怎么转,咱武夷山的茶,根扎在岩缝里,魂藏在炭火中,变不了。”

茶市渐渐散了,挑茶篓的汉子们哼着茶歌往山里去,竹篓晃出的茶末落在青石板上,像给山路撒了把碎金。陆九渊望着他们的背影,忽然明白,这茶市上的浮沉,原是岩茶与人间的又一场对话——茶树用山骨茶香诉说着岁月,茶人用指尖的绿印守护着传承,而所有的喧嚣与纷争,终将沉淀成茶汤里那缕绕梁不去的岩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