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商海惊龙 > 第55章 茶魂永续

商海惊龙 第55章 茶魂永续

作者:行道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2 01:19:16 来源:小说旗

惊蛰后十日,凤凰山的雾岚刚褪成薄纱,乌岽村的茶寮便飘出了头茬单丛的清香。陆九渊踩着带露的青石板路过晾青架,见新采的“桂花香”茶青在竹筛上舒展,叶片边缘的锯齿挂着水珠,像凤凰鸟羽翎上的露珠,在晨光里碎成点点金箔。

老钟伯的制茶坊里,炭火正旺。老人握着茶帚清扫炒锅,铁锅里的焦痕呈螺旋状,那是他五十年炒茶生涯留下的“年轮”。“阿福,记着喽,”他向蹲在一旁的年轻茶农招手,“单株单制最忌混了茶青,就像人有生辰八字,每棵茶树的脾气都写在叶片上。”阿福点头,指尖抚过面前的水筛,筛面残留的茶汁已染出深褐的印子,像幅未干的水墨画。

沈青禾抱着《凤凰单丛百香图》轴卷进来,画轴边缘还沾着昨夜赶工的墨渍。“老钟伯,您看这‘姜花香’的花蕊,我特意留了半笔飞白,像不像采茶时惊起的山鹧翅膀?”老人凑过去细看,浑浊的老眼忽然亮起来:“妙!这留白里藏着山风,藏着茶青在筛面打滚的劲儿,比真花还活泛。”

茶寮外的晒场,柳如是正在教几个村姑辨识茶青。她手中的铜制茶则敲着青石案,发出清越的声响:“‘蜜兰香’叶尾微卷如雀舌,‘鸭屎香’叶面泛着银灰霜,记住这些,便记住了每棵茶树的模样。”村姑们低头细瞧,指尖轻轻摩挲叶片,像在抚摸老友的手掌。

晌午时分,山风送来远处茶王赛的锣鼓声。阿福忽然想起去年陆九渊夺冠的场景,茶汤里的百鸟朝凤仿佛还在眼前。“伯公,现在外头都用二维码记茶源,咱们这单株单制的老法子,会不会……”他话未说完,老钟伯已用茶针敲了敲他的额头:“傻小子,二维码能记住树龄产地,能记住我炒这锅茶时,炭火烧了几成?能记住你柳姐姐画里的山风?”

老人转身从火塘边提起煨着的陶罐,罐里是陈放三年的“宋种”茶膏。茶汤入口,陈香中竟带着新茶的清锐,像把三年的月光与今日的晨露一同熬煮。“单株单制的魂,不在手艺多精巧,在茶人心里那杆秤。”老钟伯望着窗外的茶园,新抽的芽苞在雾中若隐若现,“你看那些茶树,长在岩缝里的偏要争口气,生在沃土上的反倒失了劲道——茶如人,人如茶,全在个‘真’字。”

暮色漫进茶寮时,阿福忽然捧着筛子跑进来:“伯公,您看这‘杏仁香’的叶底!”水筛里的叶片在灯火下舒展,叶缘的红边竟自然勾勒出凤凰展翅的轮廓,与去年茶王赛的茶汤异象暗合。老钟伯笑了,缺了门牙的嘴里呵出白气:“瞧见没?茶树自己会说话,只要你用心听。”

沈青禾在画夹上速写下这幕,笔尖划过老钟伯笑纹深刻的脸,划过阿福眼中的光亮,划过水筛里舒展的叶底。她忽然明白,凤凰单丛的传奇从不是古树的专利,而是每个茶人蹲在炭炉前的深夜,是每片叶子在水筛里翻滚的轨迹,是茶香与山风相遇时,那声轻轻的叹息。

子夜,陆九渊独自登上乌岽峰。山月如盘,照着百年宋种的虬曲枝干,树腰的红绸虽已褪色,却仍在风中摇晃,像茶农们世代相传的誓言。他摸着树皮上的刀疤,想起五百年前护树的茶农,想起老钟伯掌心的烫疤,想起阿福指甲上的新绿——原来茶魂的永续,从来不是靠某个人、某株树,而是靠这满山的茶树与茶人,在时光里彼此照拂,彼此成就。

下山时,茶寮的灯火仍在跳动。老钟伯的咳嗽声混着炒茶的“沙沙”声传来,阿福的山歌在山谷里回荡,调子是新学的,却带着老辈人的韵味:“一丛一制一辈人,半是茶香半是魂,莫说山高路远长,茶魂永续在掌心……”

晨雾初起时,陆九渊看见阿福正在给新制的茶罐贴标。他没有用华丽的名号,只工工整整写着:“凤凰单丛,单株单制,辛丑年惊蛰,阿福制于乌岽村。”罐身的墨迹未干,便被茶香浸得发润,像长出了细细的绒毛,那是时光给茶人盖的印章,是凤凰山上的茶魂,在年轻掌心重新扎根的印记。

从此,每当有人问起凤凰单丛的妙处,陆九渊便会想起那个惊蛰的清晨:老钟伯眼中的火光,阿福指尖的新绿,还有漫山茶树在雾中舒展的模样。他知道,只要还有茶人愿意为每株茶树弯腰,为每片叶子守夜,凤凰单丛的茶香,就会像乌岽峰的云雾般,永远缭绕在人间,永远鲜活在茶汤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