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商海惊龙 > 第90章 陈香显圣

商海惊龙 第90章 陈香显圣

作者:行道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2 01:19:16 来源:小说旗

霜降后的梧州难得放晴,骑楼城的飞檐在夕阳下投出长长的影,将麻石街切成明暗相间的琴键。陆九渊站在“同兴号”老茶栈的天井里,看沈青禾用棉纸包着三十年的老六堡,茶砖表面的“茶霜”在暮光中泛着微光,像撒了把南洋的海盐。

“这砖还是陈阿婆的阿爷当年埋下的,”沈青禾的指尖划过砖面的侨批印记,“藏在茶船货舱的暗格里,跟着红头船漂过马六甲海峡。”她说话时,西江水汽从雕花漏窗漫进来,与茶砖的陈香缠绕,竟在空气中织出细密的光网,像极了侨批里提到的“故乡月的影子”。

茶寮的炭炉发出“噼啪”轻响,陈叔正用西江江心水烹茶。陶壶是从老茶窖里挖出的清末旧物,壶身的窑变釉色在火光中显形出船锚图案,与当年沉没的茶船遗物别无二致。“三十年的茶得用粗陶煮,”老人的旱烟杆敲着炉边的老茶篓,“就像南洋的老华侨,得用乡愁来煨。”

茶汤入盏的刹那,整间茶寮被红浓的光映成琥珀。沈青禾捧着盏,见汤面浮着层油润的“茶脂”,在热气中聚成骑楼城的轮廓,飞檐处的铃铛声,竟与记忆中侨批里提到的“货船到港的汽笛”奇妙应和。“快看!”她忽然低呼,茶汤表面的雾气渐渐显形,竟出现了身着峇迪衫的华人身影。

茶客陈先生颤抖着接过茶盏,镜片上蒙着水汽:“那是我祖父!”他指着茶汤中的画面:戴瓜皮帽的老人坐在吧生埠的茶摊前,面前摆着刻有“六堡”二字的茶海,身后的樟木箱上,正是陈阿婆的老茶篓。老人舀起茶汤的手势,与陈叔此刻的动作分毫不差,仿佛时光在茶汤里打了个温柔的结。

陆九渊望着茶汤中的南洋街景:骑楼底下,华人孩童追着卖粿条的推车,墙角的老茶栈外挂着“同兴号”的茶旗,与梧州老铺的匾额遥相呼应。茶汤里的祖父忽然转身,衣摆间露出的,正是六堡茶砖的棱角,砖面的“茶霜”在南洋的烈日下,竟比故乡的月光更亮。

“阿公说,在热带喝老六堡,”陈先生的声音梗在喉间,“茶汤能解暑气,更能解乡愁。”他忽然想起童年时,祖父用茶船残板做的茶几,板面上的水渍永远是六堡茶汤的形状,“现在才懂,那不是水渍,是阿公没说出口的,对西江的思念。”

陆九渊轻啜茶汤,陈香在舌尖炸开的瞬间,竟尝到了海盐的微涩与木薯的甜——那是南洋水土与故乡茶香在时光里的交融。他望着茶汤中渐渐淡去的身影,忽然明白,六堡茶的陈香原是座桥,此岸是梧州的骑楼、西江的潮水,彼岸是南洋的椰林、侨胞的乡愁,而茶汤,正是连接两岸的,永不干涸的河。

“黑茶的陈香,”他望向天井上方的星空,星子落在茶汤里,竟成了侨批上的句点,“是时光熬出的乡愁。当年茶船载着六堡茶下南洋,茶叶在货舱里听着海浪,把侨胞的乡音、故土的水汽,都酿成了这口陈香。”

茶寮的油灯忽然爆起灯花,茶汤中的南洋街景化作点点金箔,融入红浓的汤水里。陈先生捧着空盏,指尖抚过盏沿的茶渍,那圈深褐的印记,竟与祖父临终前握在手心的茶砖棱角完全吻合。他忽然笑了,眼里闪着泪光:“原来阿公说的‘茶里有故乡’,是真的。”

是夜,西江的船笛声穿过骑楼城,陆九渊站在茶栈门口,看沈青禾将老六堡的茶渣埋进花坛。泥土里,茶渣与侨批残页、西江泥沙混在一起,竟在月光下显形出“归”字的笔画——那是黑茶的陈香,在时光里写下的,关于乡愁最动人的注脚。

从此,每当有南洋侨胞回到梧州,“同兴号”的老茶寮总会煨着三十年的老六堡。茶汤入盏时,总能看见祖辈的身影在水汽中徘徊,骑楼与椰林在汤面重叠,而陆九渊的话,也成了茶客们口耳相传的秘语:“黑茶的陈香,是乡愁沉淀的结晶,是无论走多远,都能顺着茶香,回到故土的,时光的脐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