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商海惊龙 > 第92章 江月长明

商海惊龙 第92章 江月长明

作者:行道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2 01:19:16 来源:小说旗

秋分后的梧州城飘着桂花,西江水在暮色里泛着琥珀色,将骑楼城的飞檐倒映成浮动的茶船。老茶窖前的空地上,新立的“茶船古道碑”披着红绸,碑身刻着沈青禾手绘的侨批图案,字迹间填着六堡茶末与西江泥沙,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茶祭仪式在戌时初刻开始。陈叔领着小旭等年轻茶农,抬着新制的六堡茶砖走向江边。茶砖用棕榈叶裹着,叶尖系着侨批残页折成的纸船,船帆上的“归”字,是用南洋老华侨寄来的峇迪蜡染布写成。“阿爷说,茶祭要请西江的水神,”小旭望着江面,手中的茶灯映着他晒成古铜色的脸,“还要请南洋的风,把茶香捎给漂在异乡的魂。”

陆九渊站在碑前,看沈青禾将陈阿婆的老茶篓悬在碑顶。竹篾在江风中轻晃,篓底漏下的茶末落在碑脚的瓷碗里,与西江潮水混合,竟在碗面显形出当年红头船的航路图。“这篓子跟了陈家五代人,”他摸着碑身的凿痕,“现在成了连接两岸的脐带。”

茶祭的铜壶在火塘上咕嘟作响,煮的是融合了三十年陈茶与新制槟榔香的老六堡。茶汤入碗时,红浓的液体里漂着细小的蜡染布碎屑,在月光下像撒了把南洋的星辰。侨胞后代陈先生捧着碗,忽然看见汤面浮现出祖父在吧生埠茶摊的剪影,老人向他举起茶盏,盏沿的茶渍与碑顶老茶篓的篾纹完全重合。

“小旭,该把茶砖送进新窖了。”陈叔的旱烟杆指向江边新修的玻璃茶窖,透明的墙体里,百年老砖与现代工艺并肩而立,窖底的西江泥沙上,母树根系正沿着侨批拓片的纹路生长。年轻茶农们赤足踩进窖泥,脚底的纹路与砖面的刻痕严丝合缝,像在完成一场跨越百年的契约。

沈青禾忽然指着江面惊呼:“茶船!”只见月光下,不知何时漂来十余盏茶灯,灯船用六堡茶篓扎成,船身的篾纹在水波中舒展,竟与百年前茶船古道的航标完全一致。更妙的是,每盏灯船的茶渍在江面画出轨迹,最终聚成“苍梧茶魂”四个水痕,笔画间流淌着西江的潮与南洋的风。

“老辈人说,茶船古道的魂住在江心里,”陈叔望着灯船,眼里映着跳动的茶灯,“现在看来,魂就在每片茶叶的褶皱里,在每个茶篓的篾纹间,在南洋侨胞寄回来的每封侨批中。”他忽然指向新窖的玻璃幕墙,年轻茶农的身影与老茶工的剪影在幕墙上重叠,竟分不清哪道是现实,哪道是时光的投影。

是夜,西江的潮水漫过新碑的基座,将茶祭的残茶冲入江中。陆九渊望着随波而去的茶末,忽然梦见自己化作一片六堡茶叶,在茶船的货舱里听着潮声,在老茶窖的青砖间吸收水汽,最终在某个清晨,随着茶香飘向南洋,飘向每个捧着茶盏的人手中——那里有骑楼城的飞檐,有西江的月光,有侨胞们未说完的乡愁。

当第一颗晨星爬上骑楼尖顶,小旭在新窖的日志本上写下:“今日送茶砖入窖,见窖壁青苔显形‘江月长明’四字。陈叔说,这是西江给六堡茶的印章,只要江水不干,茶香就不会断。”他合上本子,指尖触到纸页间夹着的侨批残页,上面的“故乡”二字,在茶窖的潮气中,竟慢慢晕染成六堡茶汤的颜色。

从此,梧州的江边多了座会呼吸的茶窖。玻璃幕墙上,茶船灯影与骑楼月光永恒交织;窖内的青砖上,新刻的茶工掌印与百年前的刻痕相互重叠。而每当西江的潮水漫过碑脚,总能看见茶灯顺流而下,载着六堡茶的陈香、侨批的故事、茶农的掌温,漂向大海,漂向远方——就像百年前的茶船,就像永远流淌的西江,六堡茶的传奇,在时光与水的长河里,永远明亮,永远鲜活,永远,江月长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