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公心有,但裴斐绝对还有私心。
他见几人被自己的夸赞吓到,觉得刚刚自己确实将几个年轻人捧的太高了。
不过他是不会收回自己的话打脸的,而且要说看好,这几个最强不过三品,就有胆子往五品战场凑的年轻人,确实很不错。
尤其是杨慎行,因为童年,以及那个已经离世的老人杨德全的原因,裴斐的关注要稍多一些。
无疑,他是很优秀的,而且裴斐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总觉得这个孩子最后可能不弱于自己。
当然,夸赞的话没继续说,裴斐回到刚才的话题。
“当然,除了想多方面培养年轻人,我也有私心不怕你们知道。
万一,以后你们毕业了想参军,那之前有过交集的西境军区或是西北军区,是否会成为你们的第一选择?”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条件差不多,那去一个有感情基础的地方,似乎是第一选择。
裴斐无比坦荡,是,我就是想让你们在历练的时候,与我西境加深感情,让你们有从军这个想法时,最先想到的是我。
“而且,我虽然被很多次称为不称职的都督,但最近也算用了心,想到一个方案。”
说了这么多打基础,裴斐这才暴露最终目的。
“庞青元,你是执法部的人,应该有一些权利吧?”
说罢,还没等庞青元回答,裴斐便无比自信地继续道:
“当然,就算是只有这几个小家伙在这儿,我也会说出这件事,相信学校知道后,一定会同意的。”
“裴师兄请讲。”
庞青元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他毫不担心对方虚张声势。
裴斐虽然自称不称职,但如果谁敢说,一个能从夏国万千武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八品武者的人,心思简单,那估计会被笑死。
所谓的不称职,也只是因为裴斐的时间大部分都在修炼上,对权力方面确实是很看的开。
“我呢,最近琢磨出来个联合训练营,需要京武、两个军区参与进来。老爷子,你也听听,反正我觉得很不错。”
一旁洗耳恭听的童关,闻言更加好奇。
他倒想看看,这个平日里很少插手地方事务的大都督,有什么好点子。
“我还是那句话,京武的教学能力强不强?很强,但说实话,因为我也是京武出来的,所有武大最后培养的,几乎都是一些独行侠。”
这是事实,武大招收的学生就都是天才,不可能像军中那样训练。
他们讲究的,是事在人为,和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资源、知识我都教了,最后做到什么程度,全看自己。
如果自己懈怠,基本没人督促。这一点,与军中那讲究纪律与团结的风格不同。
但武大出来的,除非后续参军多年,否则最多最多,里面学生接触的也就是三五人的合作,大部分都是独行侠。
但你也不能说军中的方法是错的,历来从军中走出来的铁血强者也不在少数。
而裴斐,就是想结合这二者的优点,培养一些既有个人实力,又有军中教育出来的思想;作风的精英。
听起来,有些像军校,军校成立的初衷,便是培养军中自己的强者,那些学生平日受到的教育便是军事化管理。
但军校也是大学,四年生涯是跑不了的,而且不是说一毕业就算完,后续在军中仍然需要锻炼一些时间。
成长周期太长,而且军校毕业后,基本所有人都选择参军。
但裴斐一开始的目的,是通过训练营,让其中的学生哪怕无心留在军中,但以后不管是从商、从政、还是当散修、亦或者留在学校。
这些人也能具有军人的品质,最起码,不太需要担心这些人,再出现那种当叛徒的事。
好吧,还是也裴斐出身武大又参军,看不惯普通环境成长起来的人。
当然,他这个目的是好的,如果成了,说不得二十年后,夏国的中流砥柱,便会是虽然没有参军,但具有军人品质的中流砥柱。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太远,不过这个设想很不错。
不出所料,童关连连称赞,庞青元也是很感兴趣。
就连五个年轻人,因为裴斐没有刻意避开他们,听后也觉得很好。
而训练营具体的运行方式,裴斐也有了大概计划。
虽说军中新人,武道天赋优秀,能在武大优秀线之上的人比较少,但偌大一个军区,还是能拿出来几个的。
按照裴斐的设想,是以这些人,加上京武派遣而来的学生,共同组建一个特殊军营。
地点就在军区内,日常训练计划等,都由军区牵头,加上京武的老师从旁协助。
至于期间修炼所需以及一切吃穿用度,军区会全权负责。
裴斐也是下了血本,按他所说,期间所有的花销,军区将拿出一个非常优厚的条件。
而教学与训练方式,也会被灌输全部心血,以求全力培养这些年轻人。
而且在这期间,这些人将全部名义上属于军人,一旦派遣任务,要无条件执行。
当然,事后的例行奖励、出色人员的额外收获,全部都有,不会有一丝一毫地拖欠或是减少。
而且这些经历,会被如实写进档案中,以后这些人哪怕不不选择留在军中,也能保留个志愿兵证件,享受所有好处。
总的来说,裴斐诚意满满,而且训练营办好了,确实也是双赢的事。
不过,庞青元却没脑袋一热答应。
不说他本身不能主宰这种大事,就说这其中的具体条件,比如京武派去的学生,最后离开时是以学生身份还是军人身份等事宜,就必须要有个准确章程。
不过本着重视的态度,庞青元当场联系了执法部的部长,一位六品修为,大了他几届的学姐。
学姐听后,也意识到事关重大,所以当场汇报学校。
听说,对于训练营的成立,上到肖校长和仇校长,下到武三平等各大院长,也在那边开了个会。
他们几乎一致同意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