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杨慎行又想到一个问题,既然其他武器也会增加突破难度,可问题是灵甲之间有与武者等级一样的九个级别划分力量,可武器没有啊。
还是说,所谓的修炼到某种程度,并不是单纯的等级。
“就是你想的那样,”申炀仿佛知道杨慎行想得是什么。
“每一副灵甲,都分不同种类,拥有各种特性,那你知道,灵甲是从何起源,又从何发展到如今的吗?”
杨慎行回忆起曾经教科书上看到的,只记得是远古时期,人类刚刚出现武者的时候,一开始从穿戴盔甲战斗,渐渐演变成武道灵甲。
“具体的起源,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如今早已不得而知,但据研究,最大的可能,灵甲的诞生,与‘道’有关。”
这里的道,并非是道教,而是道路的意思。道的下位就是意,也可以说,武意演变到最后,就是武道。
杨慎行的脑海闪过一丝念头,有了一些明悟之意。
“武道灵甲,其实是武者用来追求武意、乃至武道的途径?”
申炀点头,心想杨慎行会自己思考,要是那种只问不想的人,他解释起来要费劲太多了。
“没错,是这种关系,但顺序错了。应该是如果武者能领悟武意,又恰好跟你的灵甲特性相符,等到武意圆满,会增加武意化道的概率。
当然,这个过程无比艰难,因为武道本身就是传说中的境界,如今能领悟武意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天才。反正如今明面上的强者,没有一个人能做到那一步。”
明面上没有,那背地中呢?
看申炀语气不像做伪,如果武道只存在于传说之中,那一个以事实说话的教授,并不会如此笃定。
但既然是背地中,肯定是知道也不能随便说,申炀不说,杨慎行就不再追问。
但不得不说,申炀关于灵甲起源的推论,非常合情合理。
今天的收获已经很大,知道了灵宫的作用巨大,灵甲更深层次的作用,这让杨慎行坚定了接下来的路。
虽然因为灵甲的原因,以后杨慎行突破超凡必然会有一些难度,可现在后悔也没用。
再说,杨慎行也不后悔,血魄铁卒是他唯一的亲人所留,且伴随了杨慎行高中时的每一场战斗,意义非同凡响。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杨慎行只能顺其自然。
不过现在担心这些,未免有些杞人忧天,杨慎行才二品,先将现阶段修炼好才是真的。
“虽然现在外界没有借助武意成功化道的例子,但古时候却是有例子的。
化道的最后一步,就是你的武意与灵甲融合,形成一枚‘道果’,何时等它开花结果,便真正拥有了武道之力。”
申炀这番话,其实已经涉及到了隐秘,能说到这里,已经是他看杨慎行顺眼的原因。
道果……杨慎暗暗记下,虽然离那一步还很远,但提前知道总没坏处。
还有,想到自己的杀戮刀意,可能当初能在二品就修炼出刀意雏形,跟血魄铁卒也不无关系?
杨慎行思考,虽然谁是武意的修炼只能靠自己,可血魄铁卒长年累月的影响,也确实改变了自己?
不过,现在想这些已经不重要,杨慎行更注重的,是如何将刀意雏形,化作真正的杀戮刀意。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杨慎行已经清楚地知道,所谓武意的作用,就是让自己的力量附带上某种特性,让力量质量更高。
比如同等级的两个武者,哪怕所学武技都一样,可有武意加持的一方,他的力量中就带着武意,哪怕同样的攻击,有武意的一方也更强。
有没有武意,可以说是决定武者胜负的关键因素,尽管能拥有武意的在武者中十不存一。
可问题是杨慎行对刀意雏形的修炼,已经寸步难行。
因为这不像是境界,只需要修炼,不同武意是需要不同感悟的。
杀戮刀意,很明显就需要不断杀戮。
问题是夏国境内根本不可能有大的杀戮发生,至于去边境战场,杨慎行又想等到三品之后再说。
而且,大二时,还有西境军区与京武等武大组建的联合训练营,杨慎行已经预订了位置。
所以暂时只能如此,先将其他武技修炼好,用大一剩下一个学期,将身上的学分、金钱转化为实力,而后去联合训练营学习。
等到大三,就是杨慎行上战场的时候。
去是肯定要去的,随着修为提高,留在学校,杨慎行连自己的修炼资源可能都凑不齐,而且战场上不仅能磨练自身,还是修炼杀戮刀意的最好场所。
唉,一切都需要实力啊,二品还是差一些,一般京武学生上战场的时机,最早也是初入三品。
道过谢,杨慎行告别申教授。
临走前,老先生还说:“以后有问题可以来问我,对了,你有没有兴趣参与实验?我们正好……”
申炀带队的实验室正在进行灵宫的研究,这是一个长期课题,不过在研究到双灵宫时陷入瓶颈。
主要就是缺少实例,双灵宫虽然算不上难得一见,可也极其罕见,最重要的是就算找到了,人家也未必会同意。
杨慎行婉拒了,虽然人家害他的概率不大,但他也不想让自己暴露在实验器材之下。
走之前,杨慎行忍不住腹诽,难道申教授是打着让我参加实验的想法,才告诉我那么多的?
当然,这只是开玩笑,正如申炀所说,他们缺少实例。
杨慎行就不信全夏国还找不出几个双灵宫的来,但为什么现在还没人配合?还不是其他人也拒绝了。
但这也说明申炀他们不是蛮横不讲理的,否则用一些小手段,总能找到目标,就算事情败露,也可以用为夏国做贡献搪塞。
但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恰恰就说明了人家还算讲理,所以杨慎行倒也不担心被惦记上。
今天了解的新知识很多,还都是没有在外界流传的顶级知识。
不过杨慎行也没有因此做出改变,依然是该如何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