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大国师 > 第五十章 格局重组

红楼大国师 第五十章 格局重组

作者:地铺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14:36:13 来源:小说旗

隆安帝终于平静下来:“不无道理,不过,朕已执掌朝纲半年,宁寿宫已无法掣肘。”

刘桂生笑道:“陛下虽神器在握,然阳奉阴违者如过江之鲫,政令不出京师,考成法迄今不能推行全国,田亩清丈也仅完成畿辅之地,可知占据要职者多首鼠两端之辈?”

隆安帝又被勾起火气:“朕岂不知此辈宵小泛滥?然国家自有法度,不可无故汰换?”

“陛下英明,所以,北静王之乱,正是腾笼换鸟之机。且陛下挟平叛之威,正可大刀阔斧,优胜劣汰,培植心腹重臣。”

隆安帝眼前一亮,果然危中有机,祸福相依,点头道:“刘卿所言不无道理。”转头又发愁道:“可惜我朝八股取士,中式者精通义理,却无实务之能,清丈、治黄、治淮,皆束手无策,举步维艰。”

刘桂生听了,很想说可以找我养济院学塾要人,但想想,不必无端引起猜忌,遂献策道:“清丈、治黄等实务,均涉几何、物理等格物之学,若能在科考中加列格物,士子选官后,当可快速上手,不至贻误政事。”

隆安帝一听,眼前一亮,沉吟道:“卿首倡格物之学,朕闲暇之余亦曾涉猎,探究万物运行之理,阐发儒学天理之微,可谓相辅相成,此煌煌大道也,嗯,此事可交礼部详议。”

两人又商量了一下此次有功之臣的封赏,半年两次叛乱,隆安帝不安全感加剧,铁了心把京营牢牢掌握,他决定派沐风任京营节度使,侍卫亲军掌司陈子越升任侍卫亲军统领。

护军营指挥使高耀祖护驾有功,升护军营都督,封益亭侯,原都督廖胜外任山西总兵。

宁寿宫卫戍营都督王炳义任京营司马,孙绍祖外放辽东总兵,宁寿宫卫戍营副指挥使张隆升任都督。

对于宁寿宫这位,隆安帝颇不放心,他希望刘卿一不做二不休,干净利落了结,但他立志成为一代圣主,这种话说不出口,自然指望刘卿能揣摩上意。

可惜这位号称参悟天道的国师,却参不透“上意”。

不过,隆安帝也派了淮王府旧人,仪卫司典仗陆安之子陆浩任宁寿宫卫戍营副都督,替隆安帝看牢了。

体面也顾不得了。

龙禁尉指挥使罗玉录被撤职,昨晚上龙禁尉中了调虎离山计,跟那些高来高去的江湖豪客兜圈子,白白浪费宝贵的救驾时间。按刘桂生的推荐,翟士稆当上副指挥使,署理指挥使之职。

北静王一案再兴大狱,刑罚轻重,牵涉范围都有讲究,两人深感三法司缺少体己人,决定在审案前指定一些“法官”,刘桂生乘机推荐左佥都御史郑广为都御史,监察御史沈昱为大理寺少卿,还有当年那个帮忙出朝报的龚怀安龚翰林,也推他做了刑部右侍郎。

其他空出来的位置,隆安帝也安排了一些心腹。

另外,昨日的义民也给隆安帝留下深刻印象,他提拔吴昀为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小五、闷三儿等人也皆有封赏。

……

今天的朝报直到巳时三刻才发出,将昨晚北静王叛乱经过详细叙述一番,突出了北静王、忠靖侯等人无君无父、不忠不义、鹰视狼顾、两面三刀、擅动刀兵、残民以逞的暴行,赞扬了平叛将士忠君爱民、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的品质,以及隆安帝与国师沉着冷静、英勇、机智的平叛行动,显示当今圣上英明神武,国师洞烛机先,君臣相得,盛世可期。

除了平叛经过,朝报也揭了几个重犯的老底,北静王首当其冲,此人背地里强取豪夺,表面却乐善好施,以民之膏血装点续命,又结交江湖匪类,为其暴行提供庇护,令人目眦欲裂。

朝报还翻出其好男风之旧闻,且非攻乃受,古道失禁非止一次云云。

忠靖侯史鼎早年乃京城四纨绔之一,日日只知眠花宿柳,声色犬马,曾因争风吃醋打死蜀东富商,却不了了之。其子史岩松有乃父之风,强取豪夺,逼死保定知府之侄,被审计署投入大牢。

建极殿大学士卢琼,自诩理学名臣,清廉刚正,实则贪财好色,年过六旬仍纳两名及笄娇女为妾,亦曾扣晋商盐引五十万斤索贿,更曾售卖一些转运使、巡盐御史之职。

都察院都御史高阳,为人虚伪峻刻,其女遭夫婿殴打后逃脱,为闾巷恶少所污,高阳逼女自尽,而其早年进京赶考,为山贼所获,屈身事贼,执子侄礼,寻机逃脱。

……

这些奇闻异事,权贵秘辛,极大满足了京师百姓的八卦欲,而朝报跟随各地格物分社的设立,开设分销渠道,影响逐渐遍及大周天下。

与此同时,另一件炸裂之事正在内阁讨论。

“史公,科举自有定制,儒学乃大周根基,岂可擅动?”顾延儒有些急切。

“未动圣人之学,只是加考格物。”史朝恩老神在在。他算看明白了,跟国师作对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好下场。

丁修口不择言道:“史公何苦自欺欺人,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今邪说横行,若再入科考,则儒学式微,道统动摇,你我皆千古罪人矣!”

史朝恩脸色冷下来,淡淡道:“文远以存亡绝续为己任,仆不及矣,卢润乾珠玉在前,文远何不效瓦釜之鸣?”

丁修、顾延儒一听,立即沉默不语。

史朝恩自顾自说道:“春闱在即,今科定是不成了,就定下科吧!仆以为,格物不与五经同考,不参与排名,而列为资格考,格物试合格,方可参加科考。”

顾延儒、丁修一听,眼前一亮,这倒是对科考更易最低之法,如今形势比人强,若强项硬顶,恐怕破坏更大。

若被列入北静王同党……,想想这两日京师公卿但凡与北静王、忠靖侯有染,无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就打了个寒战,这么多年,自己也收了不少孝敬,算了,先过这关再说。

于是,两人应道:“此诚老成谋国之见,史公英明。”

史朝恩扫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至于考试范围,就以养济院学塾所编《格物通识》为准。”

顾、丁二人本能地反感,但天下间也只有养济院编过格物之卷册,只得作罢。

……

这几日北静王一案持续发酵,公卿大夫,勋贵武臣惶惶不可终日,为了不被牵连到,他们使尽浑身解数。

这本来是周坤的好机会,不收个十万二十万两都不好意思,但他现在自身难保,只得闭门谢客,当起了鹌鹑。

其他高官贵戚更不敢插手此案,事情太大,皇上又在气头上,没人敢触这个霉头。

所以,众人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国师。

不过国师府一样大门紧闭,倒不是刘桂生害怕,而是懒得应酬,如今他威权日盛,也没必要曲意拉拢谁。

有人就把主意打到刘桂生的身边人,安顺、献奴都有人巴结,他们也赶紧躲起来。

不过被打扰最多的不是他们,而是小月。

小月与国师相识于微末,可谓相濡以沫,关系非同一般,否则国师也不会把所有账目都交给小月。

如今国师断阳重生,已经娶了昭月公主,尚未纳妾,小月几乎肯定是国师的如夫人,因此,很多人希望有机会向小月陈情。

小月如今住在养济院住宅区,刘桂生给每个知事以上的高管分配了府邸,这些府邸建在一处,用围墙围起来,形成小区,有保安保护。

太多请托之人,令保安不胜其烦,甚至有太常寺少卿、京兆府推官这样的高爵显位的正室夫人、太夫人来找小月。

小月哭笑不得,她当初与小桂子在一起,只是互相怜惜,倒无旖旎暧昧之意。

如今人人都将自己视为国师禁脔,倒让自己起了心思,每每向小桂子汇报,总想被他留宿,但小桂子从不开口,让她患得患失,胡乱猜测,莫非是公主善妒?

……

养济院总部。

昭月最近接待的关说斡旋之人更多,这会儿吉安侯夫人莫秋思就小心在坐在昭月面前的圆凳上,抽泣着说着情:“忠靖侯那天杀的多次来拉拢,当家的并未答应,那日灌了些马尿,一时昏了头,抢到跟前看热闹,绝无谋逆之意,我们陆家乃开国勋贵,与天家原是一体,岂能做那无君无父之事?”

昭月冷笑道:“既是拉拢过,因何不出首告发?北静王乱起,不说协助平叛,反投身贼营,为逆贼撑腰……”

莫秋思见骗不过昭月,痛哭失声,府上已经被监禁,今日好不容易骗过守卫出门,若公主不肯帮忙,陆家、莫家都将万劫不复。

她呜咽道:“万望国师、公主念在陆家涉案不深,祖上追随太祖,百战余生,放我陆家一条生路,我陆家做牛做马,报答国师与公主恩情。”

昭月不置可否,挥手让她离开,莫秋思还想再说什么,昭月脸一沉,莫秋思无奈,哭哭啼啼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