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大国师 > 第五十七章 王夫人再去衣

红楼大国师 第五十七章 王夫人再去衣

作者:地铺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14:36:13 来源:小说旗

刘桂生脸色一变,呵斥道:“忠靖侯谋逆之初,就曾与保龄侯商议,因惧朝廷纲纪,其未参与其中,却也未向有司首告,且举荐了军中世交武鸣赫,罪行昭昭,岂是你一言可以抹杀?”

刘桂生虽有大权,却不可能滥用,法纪不可废弛,何况随意许诺减刑,岂非自轻之举?

王夫人见他脸色严厉,更加慌乱,呐呐不敢出声,倒是王熙凤续道:“国师明鉴,我等绝不敢妄求免罪,只望免死,也全了我等亲戚情分。”

刘桂生笑道:“如此,倒不是不能考虑,不过,你们也需稍作惩戒,以免日后随意关说,轻贱朝廷公器。罢了,就打一百鞭。”

昭月此时已从无双手中接过马鞭,让无双关上门,扬了扬手中马鞭道:“如何?这会子后悔还来得及。”

王夫人想到贾母的重托,无论如何不敢反悔逃离,却也说不出情愿领受的话。

正当刘桂生有些不耐烦,想挥手让她们离开时,王熙凤却陪笑道:“公主说哪里话,既是来了,哪有反悔之理,国师赏几鞭也是拳拳爱护之心,我们岂是不明事理之愚妇?”

王熙凤认为王夫人让她跟着,便是让她说这些话,免得到门口了却差临门一脚。

昭月一听,再无顾忌,伸手一抓,把二人的亵裤都扯了,裙摆翻上去。

刘桂生仿佛看到四座曲线柔和的雪山,发出阵阵颤动,好像地震般,让人很担心发生雪崩。

不一会儿,似乎听到某种不可描述的声音,却见王熙凤一只手死命捂住自己的嘴巴,忍得青筋浮现。

只有王熙凤自己知道,她已经狂潮涌动了,前所未有之感觉不断冲击,她这会儿生怕自己晕过去。

好不容易行刑结束,王熙凤软倒在地,王夫人抖着手穿上裤裙,却听国师道:“保龄侯抄家除爵是免不了的,保住一条命就是造化,依本座看今后便在月桂港服役,洒扫剪枝,以役抵刑。”

刘桂生厚道,没把保龄侯夫妇发配边疆与披甲人为奴,当然,也是因为他担心以贾府的手眼,保龄侯很快会脱罪,被贾府养起来。

倒是放到国师眼皮底下,他们不敢造次,还能推广社区服务的概念,以社区服务折抵刑期。

“此外,他们的侄女史湘云,送养济院学塾寄宿读书吧!”史湘云此时不过五、六岁,本就父母早亡,又遭此无妄之灾,可谓身世坎坷,刘桂生随手拉拔一下,也算对得起“熟人”。

王夫人与王熙凤二人不知国师如何知道史湘云,或是天机推演也未可知,无论如何,也是云儿的造化。

春阳街上,一辆豪华马车正往荣宁街赶,车上正是王夫人与凤辣子,两人的姿势都很别扭,也都尴尬地一声不吭。

还是凤辣子打破沉默:“依我看,太太倒不必觉得没脸,国师这是把咱们当自己人,就像自家的孩儿,子侄,不听话,打下屁股也是常有的,值得什么。”

王夫人听了她的歪理,却没反驳,竟觉得颇有道理,把那尴尬倒减了不少:“怪道老太太天天夸你,原是你见事明白,那些不相干的,连国师人都见不得,又岂能让国师屈尊援手?”

王夫人说着,越来越觉得有理,自此尴尬尽去,竟觉得光荣起来,到荣国府角门下了车,神情自矜地去回了老太太,老太太大大松了一口气,颇为高兴,结果比她预想的好,狠狠夸奖了一番。

乾清宫西暖阁。

刘桂生今日又进宫面圣,跟隆安帝谈谈养济院的经营情况,毕竟隆安帝也有干股,同时也商议一下北静王一案的量刑。

如今进宫,刘桂生都不带养生粥了,都是他熬制好后,先与昭月享用,剩下的让昭月带进宫,毕竟是兄妹,多走动走动没坏处。

不想刚一开口,隆安帝却没心思听刘桂生说话,而是脸色兴奋地道:“刘卿来得正是时候,朕正想告诉你喜讯,昨日皇后与懿妃竟同时有了身孕,哈哈,朕很快就有嫡子了。”

隆安帝现在仗着身体好,恩泽广布,到处留种以广子嗣,有时甚至夜御三女、四女,反正也没人管他,如此倾力耕耘,终有收获。

此前惠妃也怀了一个,不想竟流产了,倒让他很是担心一阵,如今却又连中两元,怎不让隆安帝兴奋?

他对刘卿越来越满意,刘卿不仅治好了自己的暗疾,还让自己夜夜体验人间极乐。更有天家的内承运库银子多得用不完,刘卿隔几月就几万、十几万地交卸银两。

与刘卿交谈也颇为舒心,就像——朋友,在治国之路上共同前进的朋友,有了刘卿,压力减轻不少。

裕王之乱、北静王之乱,关键时刻也是刘卿扭转乾坤。

所以,有了喜讯,他第一时间就想与刘卿分享。

刘桂生立即表示恭喜,接着道:“如今京师妖氛即将肃清,不过我大周幅员辽阔,灵气之复任重道远,为保皇嗣平安,巡按地方,廓清宇内亦当务之急。”

隆安帝一愣:“刘卿是想出京?”

刘桂生点头道:“待蒸汽机运行成功,臣愿替陛下巡抚四海,以检视隆安新政成效,拾遗补阙。”

自隆安帝推行考成法,清丈田地,追索逋赋,科举加考格物,加之支持国师养济院各项目,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气象,有好事者称之为隆安新政,或隆安变法,后审计署朝报引用了这一提法,此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隆安帝有些不舍,不过此时婴幼儿夭折率出奇地高,即便天家也不可避免,刘卿所言不无道理,遂道:“去看看也好,只是要早日回京,与朕说说出巡所见,让朕也跟着看看这大周天下。还有那养生粥不能断,可放在冰鉴里,再用棉被包着,装上赤兔马车,走驿站快马送回。”

养生粥是隆安帝最关心的。

刘桂生听到驿站二字,献策道:“陛下,驿站耗资巨大,只运公文、贡品、饷银未免浪费,如今商贸活跃,运输却难,不如让驿站代运商货,一则利民利商,二则增益国用,岂非两全其美?”

隆安帝听了,眼前一亮:“国师真乃朕之子房,朕立即让兵部拟个条陈上来。哈哈,朕大开财源,除了太祖之时,国用从未如此充裕过。”

转头又道:“可惜刘卿出京,朕却不能时时与刘卿促膝谈心,共体朕之欣悦。”

刘桂生蛊惑道:“陛下,臣先出京巡视一番,今后陛下也可出巡,共赏江山秀色,体察四海民情,岂可久困宫墙之内?”

隆安帝一听,茫然道:“这……,自古圣天子垂拱而治,出巡徒耗民力,乃荒嬉之举,恐遗后世之羞,更有始皇崩于平原津故事……。”

刘桂生笑道:“圣天子本就不拘一格,既有垂拱而治之君,亦有御驾亲征之主,岂可一概而论?何况,若养济院的蒸汽机车试验成功,百里之途,旦夕可至,又何需消耗民力?”

隆安帝本来安心待在宫内,没其他想法,这会儿被刘桂生勾起远游之念,竟如春草般疯长。

激动道:“可是像诸葛之木牛流马?若此物成真,朕云游四海之日不远,哈哈,朕既奄有四海,岂能困于宫墙?刘卿好好去做,有不开眼的,朕替你教训。”

接着,二人又谈论了一下北静王一案主犯的处置。

刘桂生一直觉得株连九族牵连过广,凌迟之刑过于酷虐,有心进行限制,建言道:“刑杀过甚有干天和,不若诛九族改诛三族,仅限主犯,主犯家眷中,妇孺不必处死,可流放或服役。如此上应天意,下顺民心,使万民皆体陛下深仁厚泽。”

隆安帝觉得这样不解恨:“为何留存妇孺?如此劣根恶种,不除岂非宽纵?如何平民愤?”

刘桂生无奈道:“陛下,历来生齿日繁乃盛世之兆,人丁可劳作纳税,女眷更可生丁,此皆陛下子民也。”

从功利角度说服吧!把这些罪民当做财产,财产损毁总不忍心。

隆安帝果然意动:“倒也有理,只是未免失之过宽。”

刘桂生暗暗叹口气,只好使出杀招:“不如将罪宦女眷嫁与边军鳏寡者。绝域边陲黄沙蔽天,地无所出,民无所依,边军驻守国门,因战废疾、无妻无子者不知凡几,陛下若赏个罪妇,既可示恩,又可实边,岂非两全其美?”

其实嫁给这种人、生活在那种地方不比死了好多少,刘桂生不知道那些罪妇会不会更恨他,只能寄希望于日后修了铁路有所改善吧!

隆安帝听了,脸色好些。

于是定下主犯北静王、忠靖侯均斩首,吴孝良、武鸣赫、巩遇吉、郭富、杨绾凌迟。女眷嫁与边军鳏寡废畸者实边,子嗣、家奴及九族株连者均流放澳洲。

北静王、忠靖侯等所蓄之江湖匪类亦斩首,有牵连之朝廷重臣如卢琼、冯平裔、卢子仪、高阳、张弼、陆亨连同家眷、三族株连者均流放澳洲。

其余重犯及家眷流放澳洲,轻犯依情节轻重服徭役三到十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