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大国师 > 第七十五章 胥吏变革

红楼大国师 第七十五章 胥吏变革

作者:地铺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14:36:13 来源:小说旗

刘桂生练了几手,也打熟了,越来越顺手,这时,张超也终于制服了草上蛇,他毕竟行伍出身,又得龙禁尉教官指点,自己也争气,对付这种地痞还是够的。

外头心如刀割,窝囊如死蛇般的汤保儿听到动静,如垂死般醒过来,颤着身子挪进门一看,自家婆娘在墙角缩着身子揪着撕破的褂子,皮赖子等人却被一下下打耳光,毫无还手之力。

刘桂生打累了,住了手,皮奉山还在疯狂手舞足蹈来格挡。

刘桂生冷然对张超道:“此三人糟践民女,张超,阉了他们。”

皮奉山最先反应过来,肿着脸厉声喝道:“谁敢?俺三人皆有官身,知县是俺表哥……,你敢……爷必杀汝……啊……”

张超可不听他废话,一刀就割了,接着是薛耗子和草上蛇,这些邪徒适才都去了裤子,倒是方便。

随着尖锐的惨叫声,三人都痛晕过去。刘桂生吩咐张超等人道:“将他们绑了,通知翟士稆,一起送县衙。”

又转头对汤保儿道:“你二人跟着做个人证,莫担心,本座乃朝廷钦差,必为尔等做主。”

汤保儿与秀娘见他如此果决,对这些县衙老爷视如蝼蚁,不由信了几分,震惊之余,又感到莫名的快意,对刘桂生等人磕头如捣蒜。

等待龙禁尉的间隙,刘桂生等人匆匆吃着干粮,等翟士稆交接后,还要去龙洋镇抓捕这些为非作歹的胥吏。

当日在洪泽一带听闻濠州胥吏无法无天,鱼肉百姓,甚至借输纳之机胁迫农户,淫人妻女,无恶不作,当即怒气勃发,临时改了路线,拐到此处来惩贼肃贪。

在濠州盘桓数日,终日奔劳,又地处偏僻乡野,吃不上精洁美食,只胡乱就着葫芦里的清水吃着杂粮煎饼。

虽是辛劳,但随从属员无人敢叫苦,因为国师吃住都与他们一起,解衣推食,无任何优待。

有时张超等人也想不通,国师地位何等尊崇,只需一声令下,何人敢置喙,又何须跟着他们行走草野之间,风餐露宿?

刘桂生倒不觉得有什么辛苦。他在前世为了外拓接商业项目,通宵做方案,按甲方要求一改再改,也是经常吃汉堡,跟如今也没差多少。

不过也正因刘桂生朴实高效,同时手面够大,审计署与养济院人员一向作风扎实勤恳,无人敢懈怠浮华。

吃完干粮,翟士稆也到了,他命手下将皮奉山等人简单敷下药,绑在驮马上,又叫上汤保儿和秀娘,一起送往县衙。

刘桂生等人则前往巡视龙洋镇。龙洋镇的情景更是令人大跌眼镜,十余胥吏对着几个婆娘不分昼夜胡天胡地,而门外有庄稼汉子含羞忍辱,面色赤红,甚至无声啜泣。

当然,也有家人顾及颜面,不敢出现,令那些农妇更觉悲凉。

刘桂生不管人多人少,仍然是一样处置,直接让张超把这些腌臜泼才阉了,不在意多几个废人。

当然有人反抗,不过有红莲在,这些人不过送菜而已,面对这些恶形恶状的壮汉,红莲如穿花蝴蝶,玉手轻抚,虽葛衣袄裙,却仪态万方,看似轻柔,实则狠辣,瞬间让那些市井渣滓如遭电击,痛苦倒地。

刘桂生与翟士稆汇合,带着全副钦差仪仗,进入濠州城。

濠州县令卢存忠三日前就接待过翟士稆,查验过钦差关防,接着就陆续看到三班衙役、书吏、典吏一个个被拆了零件往大牢送,心中便有些惊慌失措。

他是个老实人,并未想过盘剥欺压百姓,只是无御下之威,诸般事务又确实要仰赖这些油滑老吏,在被手下世袭胥吏联手整了个难堪后,也就撂开手,多年来不想管也不敢管,被他们蒙蔽内外,只知道填词作诗。

这些滑吏有些手段,考成诸项目标皆能完成,他就更加放任了,即便隐约听闻有不堪情事,也只是充耳不闻。

未曾想已经到了恶贯满盈之境地。

接下来几天,刘桂生坐镇县衙,筹备公审无良胥吏案,他让龙禁尉到每个乡村张贴告示,将钦差公审一事广而告之,并鼓励乡民到县衙首告,如若查实,必双倍赔偿损失。

并且特别说明,这些胥吏已因奸淫被钦差国师大人去了势。

这句加上是刘桂生特地吩咐的,那些胥吏得势已久,乡民在积威之下可能畏缩不前,只有让他们知道钦差彻底站在他们一边,他们才可能站出来。

刘桂生组织公审不单单为了惩恶扬善,同时也为了打击土豪劣绅,重新划分土地,追缴逋赋。

当然,对于胥吏,他也有了彻底变革的想法。绝大多数草民一辈子见不到大官,他们只能接触到胥吏,对他们而言,胥吏就是官府。故胥吏之害更甚于主官。

胥吏虽是贱籍,却掌握权力,又因为世袭,故而可以世代经营积累,互相勾兑,早已形成庞大坚固的关系网,而且无任期限制,其地方影响力远胜主官。

这些人不清理,再好的政策都要大打折扣,不过,清理并非一味斩杀,必须恩威并重。

首先是废除贱籍,列入民户,同时废除世袭,统一通过吏员试招募,童生即可报考。

事实上科举考试的难度是地狱级别,即使是秀才也近乎百里挑一,而童生作为有一定文化,却无法进入士绅序列的群体,数量庞大,却少有用武之地,胥吏这种必须具备文化水平的工作却对他们关上大门,造成巨大浪费。

废除贱籍,给童生开辟一个通道,同时对胥吏这个群体注入流动性,避免世袭带来的利益固化和盘根错节的抱团关系网。

其次是大幅提高胥吏待遇,高薪未必养廉,但低薪一定不可能廉。大周胥吏收入极低,几乎不可能养家糊口,有些岗位甚至算徭役,自带干粮上班,不捞钱不可能。

刘桂生打算给他们不低于一两的月俸,按层级增加。并且按工作表现发放一定数额奖金。

第三,提供升迁机会。大周胥吏没有升迁机会,岗位世袭,基本干到死,又是贱籍他们不会珍惜这种工作,也不会在乎声誉,多半沦为无耻下流逐利之徒。

若能升迁,比如衙役升为书吏,书吏升为各房典吏,甚至可以升为佐贰官。并且,县衙胥吏可升迁到府衙,甚至布政使司。如此,他们才会珍惜胥吏职位。

当然,主官的位置需要给科举正途保留,以免遭遇巨大阻力,酿成轩然大波。

提高待遇的同时加强监管。监管职责交给御史台是不成的,他们人力物力有限,又都是科举正途出身,眼高手低,岂能细致监察州县小吏的狗苟蝇营?只有审计署有资源有决心。

审计署接受草民对胥吏的投诉,被投诉的胥吏立即停发奖金,若查实被冤枉,事后奖金补发;若查证属实,依律处理,罚俸、降职、撤职、开除、刑罚,个人原因造成投诉人损失,双倍赔偿。

若半年内累计被投诉三次,无条件停职接受调查。

……

心中不断构思胥吏变革之法,同时也在共同审理胥吏残民案。

自从告示贴满各乡村,草野小民听闻大量胥吏已投入监牢,遂陆续赶赴县衙首告,卷宗逐渐堆满案头,而且告发者越来越多,简直铺天盖地。

卢存忠见这架势已经六神无主,这是要将本县胥吏连根拔起啊,其中牵连之大,可谓史无前例,国师一定要搞这么大吗?卢县令一向是求安稳的性子,如今的情势让他如坐针毡。

不过刘桂生并非没有准备,他早已命翟士稆带钦差令牌调凤阳卫兵马坐镇。

刘桂生虽坐在主审位置上,但极少开口,只是为了震慑宵小,真正的主审是傅名山。

傅名山长期带黑衣衙役、护田组对抗五成兵马司、州县衙门,对胥吏残民之术知之甚详,常能抽丝剥茧,切中肯綮。

卢存忠虽是县令,却只能当个哑巴,偶尔回答一下傅名山的询问,也多半知之甚少,只好当个背景板罢了。但他心里知道,此事过后,自己颟顸无能、纵属逞凶的考评不可避免,不被投入大牢就谢天谢地,这官肯定当到头了。

随着庭审推进,濠州胥吏几乎被一网打尽,甚至牵涉凤阳府和江南布政使司,刘桂生不管涉及何人,一概发出拘票,带上公堂讯问调查。

同时,刘桂生将考虑成熟的胥吏革新奏疏发往京师大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