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楼大国师 > 第八十一章 贾敏黛玉

红楼大国师 第八十一章 贾敏黛玉

作者:地铺稀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14:36:13 来源:小说旗

刘桂生哪里不知道他们心里所想?其实他在金陵整顿官场已经非常克制,水至清则无鱼,他只处理特别恶劣的,其他的无非让他们退地补赋,再有便是追索亏空。

所以王锡章、丰泰皆涉险过关,官位保住了,他们都上任不久,那些腌臜事牵涉不深,刘桂生没有吹毛求疵。

“王经略不必客气,钦差持节时日有限,只可蜻蜓点水,金陵庶务,仍需仰赖诸君努力,以待政通人和,万民欣悦之日。”

刘桂生勉励了一番,其他人也不敢再留,遂扬帆启航。

两个多月,大案一个接一个,还提出了胥吏革新规划,可谓马不停蹄,此时倚窗远眺,倒是难得的闲暇。

无双在雕花酸枝木窗前,泡了一杯普洱茶,放在花梨木树根茶桌上。刘桂生喝了不少茶,还是最喜欢普洱,特别是熟普,醇厚温润,很合他的脾胃。

无双坐在刘桂生旁边,给他剥了橙子,不免挨挨蹭蹭,她本是不堪挞伐,一般不主动招惹刘桂生,不过自从有了红莲,让她没什么上场机会,因红莲素质强悍,能独自承受刘桂生的进攻,久了便让无双有些吃味。

这会儿红莲进空间修炼,按她的说法,在虚空中修炼事半功倍,因此常主动要求进入虚空。

无双见红莲不在,起了些旖旎心思,贴着刘桂生坐着,说着温言软语,如兰似麝的气息轻抚着刘桂生的耳垂,让刘桂生也起了别样心思。

看着无双莹白如玉的脸上透出的一抹酡红,刘桂生自然明白怎么回事,想不到乖巧贴心的丫鬟无双也很会嘛!

刘桂生一把抓住无双的手,无双媚眼如丝看了看他,另一只手反而把刘桂生的手也盖住,拉到胸前,丝滑温软的感觉让刘桂生动了火,他起身,一把将无双压在桌子上,无双娇呼一声,底下一凉,那两瓣雪丘展现在光天化日……

好在江岸宽阔,无人看得清舷窗内的旖旎风光。

这次无双倒是坚忍得很,咬牙没有求饶,却差点昏死过去,一整天躺床上休养恢复。

船队不到两日就抵达扬州,林如海与扬州知府陈玄俭一起在东关古渡码头迎接钦差。

翟士稆先上岸布置一下仪仗警戒,刘桂生随后踏上码头,与林如海和陈玄俭见礼寒暄。

林如海头戴进贤冠,身穿天蓝湖绸直缀,面容清矍,剑眉星目,山羊短须,是一个儒雅风流的中年帅哥。

陈玄俭虽不像林如海这般仪容出众,却也文质彬彬。

“国师远来辛苦,舟车劳顿,下官与陈府尊今晚在天香园备下薄宴,为国师接风洗尘。”

林如海虽为列侯之后,却是正途进士出身,内心对刘桂生这种方士幸进之辈不感冒,但国师毕竟是朝廷钦差,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刘桂生拱手道:“盐政与府尊费心了,本座今晚一定到场。”

对于两淮盐政,他心中有些想法,正想与林如海商议一番。

傍晚,刘桂生穿一身月白蜀锦常服,头绾乌纱髻,轻车简从来到天香园。

此处小桥流水,假山鱼池,亭台楼阁,花木扶疏,既有苏州园林的雅致,又有京师原来的厚重开阔。

席设醉翁亭,轩敞壮丽,以松木为柱,花梨木为盖,楠木为梁,雕刻瑞兽珍禽,奇花异草,亭下水池上莲叶田田,荷花盛开,微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

刘桂生到时,林如海、陈玄俭,还有淮扬兵备道卢远志、府学教谕叶昌和,还有几个师爷均已到场。

虽然本地盐商很想进来露脸,但林如海有分寸,不想与盐商过分亲近,以免落下话柄。

园中并无其他客人,不知道是不是被盐运司包场,还是会所性质,只接熟客订单。

众人寒暄落座,先上了些冷盘,虾籽卤香菇、水晶肴肉、咸鸭蛋、什锦酱菜。

卢远志先介绍了一下本地的淮扬菜系,如数家珍,看来是大周版的吃货,不过饭桌上讲菜系倒是应景,再喝点扬州琼花酒,气氛也起来了。

酒过三巡,刘桂生问道:“两淮盐商一年缴多少盐课?”

林如海连忙正色道:“回国师,如今每年盐课入库六百万两,倒是比乾康朝时高了不少。”

刘桂生不置可否,继续问道:“盐场提货价格几何?市面上有多少文一斤售卖?”

林如海道:“盐场出盐五文一斤,市面价约二十五文。”

刘桂生冷笑道:“果然是垄断官商好赚钱,五倍之利,又无风险,如此生意,古往今来皆难求得。”

林如海不知道该说什么,盐务自古便是暴利,盐铁专卖也是祖宗成法,他已经尽量打击私盐,避免盐课流失,自问与前任比不差什么。

只能硬着头皮附和道:“国师所言极是,盐利高企,导致私盐泛滥。”

卢远志插嘴道:“盐政所言甚是,扬州卫军盐巡所费年年增长,去岁竟有五十万两之巨。”

“盐利掌于豪富之家,万千小民无由分润,却承盐利之重,自然有悍勇亡命之徒火中取栗。”

众人一听,缄口不言,暗忖国师莫不是要向盐商动手?细想也不奇怪,国师历来不惮得罪高门大户,扶黎庶,抑豪强。盐商累世富贵,不知低调惜福,时有斗富之举,恐怕早已成国师眼中钉。

众人各怀心事结束了饭局。

次日,刘桂生直接到巡盐御史衙门走访。

林如海一听门子通报,吓一跳,国师怎的不声不响就来了,昨晚接风却也没说起过,想归想,不敢怠慢,立即出迎。

刘桂生正在欣赏盐政衙门口那对绥德匠人雕刻的花岗岩石狮子,母狮脚旁的小狮憨态可掬,公狮脚下的绣球也雕刻得纤毫毕现。

雕花垂拱下的抱鼓石应该是大理石雕成,上有瑞兽祥云,花鸟虫鱼,皆惟妙惟肖。

他难得有这样的兴致关注这个时代的建筑细节,这是一种旅行者心态,他都快忘了自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正在此时,林如海急匆匆迎出大门,行礼道:“不知钦差驾临,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刘桂生笑道:“不必多礼。”,抬腿跨过门槛。

两人到后宅花厅落座,下人刚奉上茶,刘桂生就递给林如海一卷高丽纸,林如海疑惑地看了看刘桂生,刘桂生点点头,林如海打开泥封,却是一份“票盐法则例草案”。

林如海心中一震,迫不及待往下看去,越看越心惊,取消总商专卖,废除盐引,盐商自行向场灶买盐,取得盐票,缴纳盐课,售盐不再分区………

如此法实施,盐价必然腰斩,盐课暴增,私盐之弊将大为减轻,只是总商受此重挫,不可能不悍然反击,朝野必将掀起轩然大波。

他不禁瞥了一眼国师,此人虽非正途出身,却实有惊世之才,难得的是胆略、魄力皆具,天降国师,实为百姓之福。

不过,想到此举将引发的风潮,还是让他头疼不已,特别是爱妻缠绵病榻,更需养静,经不得俗务搅扰。

“盐使若觉得此法可行,不若与本座一同上奏,颁行新法,为我大周刷新盐政,增广税源。”

改良盐政,有压力,也有天大的功劳,同时,也是一种招揽,就看林如海接不接了。

林如海知道以国师在陛下心中的分量,票盐法施行几乎板上钉钉,此为谋国之大功,只是盐商必将反噬,国师树大根深,自不惧宵小,自己却着实不敢孟浪。

他一时有些委决不下。

正在愣神的功夫,内院管事嬷嬷突然急匆匆赶来,看见刘桂生,略微一顿,马上着急地对林如海说道:“老爷,不好了,夫人咯血昏死过去了……”

林如海一听,腾地站起,就要赶往内院,又想起国师尚在,不禁有些犹疑。

刘桂生突然想到,此时黛玉之母贾敏尚在人世,病重的应是此女,甚至所得病症恐怕与林黛玉差不多,遂问道:“尊夫人可是经常咳嗽气喘,面红目肿?”

林如海一愣,连忙答道:“国师料事如神,正是此症。”

刘桂生主动说道:“本座参悟天道,亦涉岐黄之术,盐使如若不弃,可否带本座入内室一观?”

林如海现在已知道国师是个有本事的,听他这一说,心中暗喜,忙道:“不敢不敢,那就有劳国师了。”

刘桂生跟着林如海往内院走,盐署官邸不大,却也有亭台假山,小桥流水,颇为安静雅致。

只是此时却感觉有些凄清,有丫鬟急匆匆走着,看到林如海和刘桂生,连忙施礼。

进了内室,刘桂生闻到浓烈的中药味,窗户都关着,让人感觉闷热窒息。

刘桂生不动声色,走向林夫人榻前,榻旁站立一个垂髫幼女,身穿白绸竹叶竖领偏襟中衣,下身是梅花仕女襦裙,眼如秋水深潭,却闪动着灵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虽年龄尚小,弱不胜衣,但那种风流娇弱却隐约可见。

林黛玉见父亲突然带了个外男进来,心里一惊,又想起最近国师巡视淮扬——莫非国师也是杏林妙手。

激动之下,连忙施礼:“见过国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