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腹黑女将重生,与痴情王爷闪婚了 > 第192章 日后还是莫要随意招惹的好

骆青松与庄文雅之事,本就是庄国公与庄老太太撮合。

后来历经波折,喜事要在西南办,他亦是得到了消息。

自己的掌上宝未能在京都完婚,庄国公心中虽有遗憾,却也明白其中曲折,终究同意了此等安排。

只是这荣国公提及此事,必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嗯,文雅与青松之事,我自是晓得应允的。”

庄国公冷声回应。

“要不怎么说您庄国公思虑周全呢。”

“荣国公何意?”

荣国公见状又走近一步。

“这忠勇侯何人,那是与当今圣上情谊深厚之人。如此一来,你们庄家的尊荣这又要牢靠不少咯。”

庄国公气恼不已,莫不是景帝在前,他便要给荣国公两拳。

如此怒骂道,“你这老匹夫,似个长舌妇一般乱叫什么舌根子。”

“哎呦,莫恼莫恼,我这是在夸你呢,你怎么还听不出好赖话呢。”荣国公连忙上前求饶。

“呵!”

庄国公也不理会,继续向前走去。

眼看着他“不识好歹”,荣国公心中暗骂,面上却不显,又跟了两步。

“老哥哥,你瞧这庄家有喜,我便来给你添个双喜临门如何?”

“......”

庄国公继续不理会,只给了荣国公一记白眼。

“哎,你别着急走啊。你瞧你那外孙女自幼失了娘,这么多年跟着忠勇侯在边关,亦是没了规矩,这回来婚嫁都难。正巧我那外孙,亦是个善解人意、包容大度的好儿郎。若是他们成了,我们两家亲上加亲,你庄家喜上加喜,岂不快哉?”

忠勇侯对这个老丈人的孝敬,那京都城都是知晓的。

荣国公瞧着骆青松与景帝一同,不好走近,便心生一计,在庄国公身上下功夫。

“你——”

一听这话,庄国公气得吹胡子瞪眼,捏紧拳头便要给他一拳。

转而瞥见另一旁隔山观虎斗的宁国公,他放下了拳头,也学起荣国公那欠揍的样子。

“怎么,你堂堂荣国公竟是消息这般滞后?莫不知你那猴急光腚的外孙儿已经跟骆家二姑娘私定终身了?”

说完,庄国公一想,又觉得言语有失,补了一句。

“对了,我那好女婿虽也姓骆,却只认自家儿女。其他几房可与他没有半点关系。你的好外孙若要求娶骆家大房姑娘,怕是要跟那个国子监学录商议。”

这话与之前宁国公所言异曲同工,怼得荣国公面红耳赤,更是气闷。

“你——罢了。”

他却也不敢多言,只怕纠缠下去,景帝会深探那是何意。

孰不知,这普天之下,又有何事能瞒得过景帝的?

骆青松耳力过人,自然听到了后面的风波。

之前拿他打趣,他若是理会,便显得小家子气了。

可如今老丈人的话说到了这里,他也有了机会。

骆青松转过身来,对着庄国公行了一礼,才看向百官。

“没错,老丈人所言便是我之所想。我骆青松在西南九年,忠勇侯府之事,除过对老母的赡养,其余之人、之事,本侯未曾有半分联系。”

话音刚落,百官中便有人不乐意,多数窃窃私语,也有个别按耐不住。

“忠勇侯,你这话太过于无情,难道你那两兄弟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与你没有半分关系?”

说这话的,便是之前与骆青海交好的一位正五品文官。

骆青海那样的小官,他平日里怎会看得上眼。

还不是因着想巴结骆青海这一品大员的兄弟,这才时常约着喝个花酒,沆瀣一气。

如今,这骆青松是不认账了?

“家中兄弟便是一母同胞,亦是父母给的命,与我只是亲眷而非家眷。先父临终前便有言,骆家子先有国后有家。因而骆家三子要先在外各司其职,互不牵连,之后再关门谈兄弟之情。”

很多人瞬间便明白了这意思。

骆青松不在京都这九年,他的三弟骆青云从未对外提及一句兄长,自然没有逾矩。

倒是他的兄长骆青海处处提及,可他骆青松亦是不认的。

“那你兄弟背着你贪财,你难道没花他一分钱?”

那文官不死心,又问一句。

这句话惹着景帝转过来轻笑一声。

“贪财?谁贪了财啊?”

这声轻笑甚是渗人,那文官腿肚子一软,便跪在了地上。

“陛、陛下,臣只是打个比方。”

“若是背着我贪了财,那便不是我兄弟。至于花钱?呵,你觉得我忠勇侯需要花兄弟的钱吗?”

骆青松一声冷哼,亦不管那人的心思,又转过头对着景帝行了一礼。

“陛下,臣九年离家,家中资产怕是难免有疏漏。因而臣恳请陛下派御史前往家中,协助臣清查家产。待核算清楚,臣也好管管家务。”

景帝心中腹诽:这是要清算,又怕老太太阻挠,让朕做这个坏人呢。

但他面上不显,只冷声吩咐。

“御史便免了,福公公,你这几日得空便去一趟。忠勇侯自是朕万分信任之爱卿,但毕竟府中九年不理,就怕这众口铄金,再惹了口舌。”

“臣谢陛下明察。”

骆青松面色淡然,十分磊落的又行了一礼。

却说景帝似是忆起了何事,双手负于身后,踱步片刻,这才抬首而言。

“你适才提及骆老,倒令朕忆起他临终遣人自查,以清白之身辞世之事。‘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此言甚是诚然。自他老人家离世,朝堂似是已有多年未行此等清查之举了?”

此言一出,骆青松亦是心下暗忖:这是将他刚才甩出去的锅又甩了回来。

借先父之名,行权术之实,真乃四两拨千斤的高手哦。

老狐狸!

景帝看似漫不经心一语,却令百官纷纷垂首,不敢再发一言。

众人中,已有不少后背发凉,冷汗涔涔而下。

水清则无鱼,但若景帝不欲养此鱼,捉之杀之岂非易如反掌?

众人更是在心中暗自思量:难道这便是二人刚才在殿中商议的大事?

此刻不少官员都开始怨恨起刚才那引起口舌的五品文官。

莫不是他,又何以找来这无端之祸?!

景帝佯作无意,扫视一圈,心下冷笑。

这敲山震虎之效不错!

良久,他方又缓缓开口。

“今边疆战事方平,朝堂诸事繁杂,正缺人手。朕观此清查之事,便先由百官自查而起。若有漏洞,尽早上奏补齐便可,亦不用担责。待诸事平稳,朕再命御史逐一查访,若有不贷,自会严惩。”

听闻此言,百官皆在心中有了思量,暗自松了口气。

旋即便齐刷刷跪倒一片。

“陛下圣明,臣等谨遵圣谕,自查家产,定不负陛下隆恩。”

此刻百官心中也是明了,骆青松这个御史大夫之子,果然如他父亲一般,是块硬石头。

日后还是莫要随意招惹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