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丽人行》杜甫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丽人行》杜甫

作者:墨灵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9:10:10 来源:小说旗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赏析

开篇描绘春日游宴场景:诗的开篇点明时令是三月三日上巳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边众多丽人出游。“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细腻地刻画了丽人们姿态浓艳、神情高雅、容貌秀丽且身材匀称的特点,展现出她们的高贵气质。“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通过对华丽服饰的描写,用孔雀、麒麟等图案的金绣银绣,凸显其服饰的精美绝伦,映衬出人物的富贵身份。

逐步揭示权贵奢华生活:“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指出这些丽人中有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她们凭借皇亲国戚的身份享受特权。接着描绘她们宴饮的奢华场面,“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用翠绿的炊具烹制驼峰,用水晶盘盛着鲜鱼,食材与餐具都极为考究。“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生动地表现出她们面对珍馐佳肴已厌食的状态,而厨师们仍忙碌地精心切割,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生活的奢靡。“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写宦官们飞马送御膳,进一步强调其受宠程度和生活的奢华无度。

刻画权臣形象并暗示讽刺:“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写杨国忠大模大样地来到宴会上。“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此句运用隐喻手法,以杨花覆苹暗示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暧昧关系(古人有杨花入水化为浮萍的说法,暗示二者关联),青鸟传红巾象征他们之间的私密往来。结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直接点明杨国忠权势熏天,警告人们不要靠近以免惹其发怒,讽刺意味十足,将全诗对权贵的批判推向**。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手法,通过描绘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场景,深刻地揭露了唐玄宗时期统治阶层的骄奢淫逸,对权贵的腐朽生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体现了杜甫诗歌关注社会现实、批判时政的特点。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丽人行》,与唐玄宗时期特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紧密相关。

政治背景:杨氏兄妹的得宠与弄权

杨贵妃受宠引发裙带关系:唐玄宗后期,杨贵妃凭借美貌与才情深得玄宗宠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的家族因此权势滔天。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虢国夫人、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她们凭借与杨贵妃的关系,频繁出入宫廷,享受着极高的尊荣与特权。杨国忠作为杨贵妃的堂兄,也因这层关系平步青云,从一个市井无赖迅速崛起成为朝中权臣,身兼多职,掌握着国家的重要权力。

杨氏兄妹的骄奢与专权:杨氏兄妹倚仗皇帝的恩宠,生活极度奢华,行事嚣张跋扈。他们在长安城中大兴土木,建造豪华的府邸,其府邸的规模和装饰甚至超过了一些王公贵族。在政治上,杨国忠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干预朝政,导致朝廷政治日益**。这种因外戚得宠而引发的政治乱象,引起了许多正直之士的不满,杜甫便是其中之一。他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到了杨氏兄妹的专权对国家政治的危害,决心通过诗歌予以揭露。

社会背景:奢靡之风盛行

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唐玄宗统治后期,社会经济在前期繁荣的基础上,表面上依旧呈现出富足的景象。然而,这种繁荣之下,统治阶层的生活却愈发奢靡。贵族、官僚们竞相攀比,追求物质享受,宴会、出游等活动极尽奢华之能事。上巳节(三月三日)到长安水边游玩宴乐成为一种风尚,达官显贵们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财富与地位。《丽人行》中所描绘的丽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享用着山珍海味,正是当时上层社会奢靡生活的真实写照。

社会风气的败坏:统治阶层的奢靡之风逐渐蔓延至整个社会,使得社会风气日益败坏。人们不再以节俭、勤劳为美德,而是追求虚荣和享乐。这种不良风气不仅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也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稳定造成了潜在威胁。杜甫看到了这种社会风气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他希望通过《丽人行》这首诗,揭示社会的弊病,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杜甫创作《丽人行》的特定政治与社会背景,深刻影响了诗歌情感表达,使其情感丰富且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

政治背景的影响

对权贵骄奢的批判:杨氏兄妹因杨贵妃受宠而权势熏天,生活骄奢至极。杜甫目睹杨国忠等权贵凭借裙带关系弄权,以及他们在政治上的**行为,内心充满愤慨。诗中对杨氏姐妹华丽服饰、奢华宴饮的细致描写,如“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不仅展现其生活奢靡,更表达对他们这种不顾国家、百姓,只知贪图享乐行为的批判。通过对杨国忠“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的描述,直接批判其权势膨胀、飞扬跋扈,讽刺唐朝政治被此类权贵弄得乌烟瘴气。

对政治**的忧虑:杨氏兄妹专权导致朝廷政治**,杜甫深知这种状况对国家的危害。诗中虽未直接阐述政治局势,但通过对杨氏兄妹骄奢生活的刻画,暗示政治**。他们的行为是政治**的外在表现,杜甫以敏锐政治眼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表达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担心唐朝因这种**而陷入更深危机。

社会背景的影响

对奢靡风气的讽刺:当时上层社会奢靡之风盛行,人们追求虚荣享乐。杜甫对这种不良社会风气极为不满,《丽人行》中描绘的丽人们曲江春游场景,如“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展现贵族们在奢靡风气影响下,将大量财富用于服饰等奢侈消费。杜甫通过对这些细节描写,讽刺整个社会沉迷于奢靡享乐,忘却国家根本,批判这种风气对社会价值观的扭曲。

对社会风气败坏的痛心:奢靡之风蔓延使社会风气败坏,杜甫痛心于社会风气的转变。曾经的勤劳节俭美德被抛弃,人们道德水准下降。诗中通过描绘权贵们骄奢淫逸生活,反映社会风气问题,表达对社会风气堕落的痛心。他期望通过诗歌揭示问题,引起人们警觉,呼吁回归正确社会风气,恢复社会的健康发展。

《丽人行》因创作背景,情感充满对权贵和不良社会风气批判,同时饱含对国家命运忧虑、对社会风气败坏痛心,全面展现杜甫对社会现实深刻洞察与责任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