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百忧集行》杜甫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百忧集行》杜甫

作者:墨灵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9:10:10 来源:小说旗

《百忧集行》 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赏析

结构与层次

- 少年的欢乐:开篇回忆十五岁时,心境还像孩童般天真,身体健壮得如同小黄牛,活泼好动,八月庭院里梨枣成熟时,一天能上树千百回。这几句以欢快的笔调描绘少年时期无忧无虑、充满活力的生活,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

- 中年的忧苦:“即今倏忽已五十” 笔锋一转,写如今转眼间已到五十岁,身体大不如前,坐卧多而行立少。为了生计,还要勉强陪笑应酬主人,可悲地看到自己的生活中百忧交集。这部分直接抒发了诗人中年时期在生活与精神上承受的沉重压力。

- 家庭的困境:最后几句描绘回到家中,依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老妻看到自己的愁苦面容,与自己同样悲伤。不懂事的孩子不知父子间应有的礼节,在门东哭闹着要饭吃。从家庭场景进一步渲染生活的艰难,将 “百忧” 具象化。

情感表达

- 时光流逝的感慨:从少年的活力无限到中年的衰老疲惫,诗人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岁月无情,曾经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

- 生活困苦的悲叹:“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深刻体现了诗人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强颜欢笑迎合他人,却满心悲苦,生活中忧愁众多。家徒四壁、孩子索饭等细节,进一步强化了生活贫困带来的悲哀。

- 复杂的人生辛酸:诗歌将个人的经历、家庭的困境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传达出一种在困境中挣扎的复杂辛酸之情,不仅是个人的苦难,更是那个动荡时代无数人生活的写照。

艺术特色

- 对比鲜明:诗中少年与中年的状态形成强烈反差,少年的欢乐活泼与中年的愁苦衰老,突出了人生境遇的巨大变化,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细节描写生动:“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通过孩子不懂事哭闹要饭这一细节,生动展现出家庭的贫困和生活的窘迫,以小见大,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 语言质朴自然:杜甫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叙事抒情,如话家常,却真实感人,毫无雕琢痕迹,让读者深切体会到诗人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痛苦。

《百忧集行》通过今昔对比,以少年的欢乐与中年的愁苦形成强烈反差,真实地反映了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生活的艰难处境。诗歌不仅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对自己一生坎坷经历的悲叹,还深刻展现了他在贫困生活中,面对家庭困境的无奈与痛苦,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杜甫创作《百忧集行》时,正处于人生的困苦时期,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具体创作背景如下:

- 社会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社会陷入长期动荡。叛军肆虐,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尽管此时安史之乱已接近尾声,但社会疮痍满目,尚未恢复元气。持续的战乱不仅让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也使得社会秩序紊乱,知识分子的生活与理想追求均受到极大冲击。杜甫身处这样的时代,目睹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内心充满忧虑。

- 个人经历:杜甫一生仕途坎坷,虽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安史之乱期间,他更是历经磨难,为躲避战乱四处漂泊。到创作此诗时,杜甫暂居成都草堂。尽管在友人帮助下有了安身之处,然而生活依旧艰难,基本的物质生活都难以保障。长期的流亡生活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使他身心俱疲。

- 家庭状况: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杜甫的家庭同样面临困境。《百忧集行》中“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描述了家中一贫如洗,妻子与自己一样满面愁容,孩子因饥饿不懂礼节哭闹要饭的场景,家庭的贫困和生活压力进一步加剧了他内心的忧愁。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杜甫《百忧集行》的创作背景深刻影响了其情感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增添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慨

- 社会背景影响: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国家历经战火,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这种背景使杜甫的诗不仅是个人感慨,更融入对国家命运、人民苦难的深切忧虑。如诗中虽未直接描述战乱场景,但“百忧集”三字背后,隐含着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人民痛苦的同情,让诗歌情感具有深厚社会内涵。

强化个人身世的悲叹

- 个人经历影响:杜甫一生渴望入仕报国,却仕途坎坷,到五十岁仍未实现理想。长期漂泊、贫困交加,使他在诗中回忆年少活力,对比当下衰老困苦,如“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这种强烈反差饱含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悲哀,创作背景加深了这种身世之叹的沉痛。

凸显家庭困境的辛酸

- 家庭状况影响:当时杜甫家庭贫困,“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描绘出家中一贫如洗,妻儿受苦的场景。创作背景中家庭的艰难处境,使诗中对家庭困境的描述充满辛酸,不仅是物质匮乏的无奈,更有对妻儿愧疚及无法给予安稳生活的痛苦。

呈现复杂交织的情感

- 综合影响:社会、个人、家庭等多层面背景,让《百忧集行》情感复杂交织。既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又有个人身世的悲叹和家庭困境的辛酸。这些情感相互交融,形成强烈情感张力,全面展现杜甫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复杂心境,使诗歌情感表达丰富且深刻,具有强大感染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