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秋浦歌十七首·其五》李白

《秋浦歌·其五》李白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赏析

这是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的第五首,描绘了秋浦白猿活泼灵动的姿态,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闲适、欢快的氛围,与李白其他诗中流露的愁绪不同,是其在秋浦期间心境轻松的写照。下面是逐句解析:

-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点明地点为秋浦,描述这里有许多白猿,它们跳跃腾挪时,身姿轻盈敏捷,好似雪花在空中飞舞,生动展现出白猿充满活力的群像 ,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进一步刻画白猿的细节,写猿猴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幼崽,到了夜晚,来到水边,一边饮水,一边戏弄着水中月亮的倒影 。“牵引”一词体现出猿猴母子间的亲昵,“饮弄水中月”则将白猿天真活泼的习性展露无遗,充满生活情趣。

结合其坎坷身世,更能体会到简洁语言背后蕴含的深沉感慨,具有言简意赅、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 政治环境: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十年。天宝十二载(753),他北游幽蓟,亲眼见到安禄山势力坐大,而朝廷对此却未加遏制,有养痈为患之势,李白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来到秋浦。

- 个人经历:李白一生渴望入仕以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但却仕途坎坷。离开长安后的十年里,他虽有与杜甫携手同游梁、宋的快意时光,但总体上四海为家、漂泊不定,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内心充满无奈与忧愤。

- 地域特色: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当地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李白来到此地,被秋浦的山水及其中的白猿等自然景象所吸引,触发了创作灵感。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政治环境与忧国之思

- 当时安禄山势力坐大,国家潜在危机四伏,李白心系国家安危却无能为力。这种政治背景使他在诗中虽未直接写政治,但内心的忧国之情会不自觉地融入对秋浦景色等的描写中,使诗歌有一种深沉的忧患底色。

个人经历与身世之叹

- 李白仕途坎坷,漂泊半生,理想难酬。在秋浦的他,面对白猿等自然景象,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如“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白猿的自由超腾与自己的困境形成对比,更显自己的落魄与无奈,借景抒发身世之悲。

地域特色与自然之爱

- 秋浦独特的自然景观给李白带来心灵的慰藉。他对秋浦的山水、白猿等充满喜爱,“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生动地描绘了白猿的可爱与灵动,在对自然的赞美中,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的烦恼,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也在一定程度上借自然之美来排遣内心的郁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