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古风七十二首·其十八》李白

《古风·其十八》李白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

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

入门上高堂,列鼎会众宾。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仇。

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赏析

描绘春日繁华,感慨时光人事变迁

-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诗的开篇描绘天津(指洛阳天津桥一带)三月,千万门户旁桃李盛开的繁华景象。但这些花朵早晨还是令人怜惜的娇艳之花,傍晚就随东流水逝去。借桃花李花的迅速凋零,感慨时光易逝,美好事物转瞬即逝。

-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以流水不断相继流淌,比喻古今时光的延续,而桥上游玩的人也年年更替,进一步强调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情,引发对生命短暂和世间变化的思考。

刻画权贵朝会与享乐场景

-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描绘清晨鸡鸣,天色将晓,公侯们纷纷入朝拜见皇帝。直到月落西上阳宫,余晖洒在半座城楼上,早朝结束,他们衣冠华丽,光彩照人,骑马驰向皇州各处。他们骑着装饰华丽的骏马,意气风发,旁若无人,行人纷纷躲避。这一段生动展现了权贵们上朝时的威风和得意,讽刺了他们的骄纵。

- “入门上高堂,列鼎会众宾。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描写权贵们回到家中,大摆宴席,山珍海味罗列,众多宾客汇聚。在香风之中,有赵地美女翩翩起舞,伴随着齐地的歌声和清亮的管乐。庭院里有七十对紫鸳鸯,成双成对地在幽静处嬉戏。他们日夜争着享乐,自以为可以这样度过千秋万代。此段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权贵们生活的奢靡与放纵,沉迷享乐而毫无忧患意识。

借典故警示,提出归隐之选

-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仇。”诗人指出自古以来,功成名就后不及时隐退的人,大多会招来灾祸。以李斯临刑前叹息想再牵黄犬出猎而不可得,以及石崇因宠姬绿珠而招来杀身之祸为例,警示权贵们居安应思危,不可贪恋权位和财富。

- “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与前文形成对比,提出像范蠡(鸱夷子)那样,功成身退,散发乘舟,遨游江湖,才是明智之举。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归隐自适生活的推崇,批判了权贵们贪恋权势财富而不知急流勇退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描绘洛阳春日景象、权贵的生活场景,揭示了荣华富贵的短暂无常和权贵们的骄奢,借历史典故发出警示,体现了李白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归宿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讽喻意味。

创作背景

晚年心境与人生反思

此诗创作于李白晚年,经历了政治上的多次挫折(如长安被逐、流放夜郎等)后,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虚幻性有了更深体悟。诗中通过“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等意象,隐喻人生短暂与世事无常,表达了对世俗追逐的厌倦。

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批判

李白以天津桥的春日桃李起兴,对比权贵们的奢靡生活(如“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暗讽其不知功成身退的盲目。诗中借李斯(“黄犬空叹息”)、石崇(“绿珠成衅雠”)等历史人物的悲剧,警示贪恋权位的危险,体现了对唐代官场**的批判。

道家思想与归隐向往

李白深受黄老思想影响,诗末以范蠡(“鸱夷子”)泛舟归隐的典故收束,表达了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贯穿其晚年作品,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具体场景触发

诗中“天津三月时”点明洛阳天津桥的春日景象,李白可能在此地目睹贵族的奢华与自然的荣枯,触发对人生的哲思。洛阳作为唐代东都,曾是权贵云集之地,诗人通过自然与人事的对比,深化了对历史循环与生命意义的思考。

综上,此诗既是李白个人命运的缩影,也是对唐代社会矛盾的折射,展现了诗人从入世到出世的思想转变。

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

创作背景使李白在诗中完成了从个人失意到历史批判、从现实愤慨到精神超脱的情感递进。晚年的沧桑、历史的洞察、哲学的思考与场景的触发共同熔铸出复杂的情感光谱,既包含对时代的冷峻审视,也蕴含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深情探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