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 《回乡偶书二首》贺知章

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 《回乡偶书二首》贺知章

作者:墨灵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8 19:10:10 来源:小说旗

《回乡偶书·其一》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其二》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诗句赏析

其一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人年少时离开家乡,年老才返回,“少小”与“老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时光流逝之久。“乡音无改”表明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口音未变,而“鬓毛衰”则描绘了自己衰老的形象,通过对比,更添岁月沧桑之感。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村里的儿童看到诗人,不认识他,笑着询问他从哪里来。这一问,看似天真无邪,却让诗人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自己已然成为故乡的“客”,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陌生感与孤独感。

情感表达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久别回乡的所见所闻,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回到故乡,本是熟悉的地方,却因岁月变迁,自己容颜老去,与故乡产生了一种疏离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艺术特色

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以平实的话语生动地描绘出生活场景和人物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引发共鸣。

其二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诗人开篇直言离别家乡时间已久,“岁月多”奠定了一种时光悠长的基调。“近来人事半消磨”则进一步感慨家乡的人事变化,许多人和事都已消逝或改变,可能包含着亲人离世、故友离散等诸多具体的变化,诗人将这些复杂的情感浓缩在这一句中,表达出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的目光从人事转向自然,门前的镜湖水在春风吹拂下,依旧泛起和从前一样的波纹。“惟有”强调了镜湖水是众多变化中的不变,以湖水的永恒不变反衬人事的变迁,使“人事半消磨”的感慨更显深沉。

情感表达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回乡后与亲朋交谈中了解到的人事变化,以及门前镜湖不变的水波,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人在面对家乡的巨大变化时,心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无奈,而镜湖水则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是他与故乡过去的联系。

艺术特色

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以平实的话语深刻地表达出复杂的情感,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人事半消磨”与“春风不改旧时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变化与不变的差异,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贺知章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在这样的环境下,文化氛围浓厚,文人热衷于科举入仕,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踏上仕途。

- 个人经历: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久别回乡,他发现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熟悉的人都已离世或容颜老去,而门前的镜湖水却依旧在春风中泛起和从前一样的波纹,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创作背景的影响

久别官场归乡的个人经历

- 增添沧桑之感:贺知章年少离乡,为官数十载后告老还乡,已至耄耋之年。漫长的时间跨度让他在诗中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深深感慨,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少小”与“老大”的对比,尽显人生的沧桑变化。

- 引发身份之叹:久别家乡,归来时家乡的儿童已不认识他,“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种陌生感使他意识到自己已成为故乡的“客”,曾经熟悉的故乡变得有些陌生,从而产生了一种身份认同的困惑与淡淡的惆怅。

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

- 强化人事无常之悲:当时唐朝虽总体繁荣,但社会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贺知章回乡后看到“近来人事半消磨”,亲故凋零、人事变迁,这既符合他个人的经历感受,也是时代变化在故乡的投射,加深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悲哀与无奈。

- 凸显对故乡的眷恋:在社会变迁、人事皆非的大环境下,“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乡的湖水成为不变的存在,它象征着故乡永恒的一面。这种不变与周围人事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